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小部分 B.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C.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水星和火星 D.八大行星皆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2.通过对太空的探索,我们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实际的大小 B.海陆分布的全貌 C.地球是旋转的球体 D.交织成网的经纬线
3.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图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①②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如图)所示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麦哲伦率领船队从欧洲的西班牙出发首先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近350年后,人们才在亚洲与非洲大陆的中间开凿了一条航道①,成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不必绕道好望角,缩短了航程。①是( )
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河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6.“天圆地方”是古代对地球形状的最朴素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更加精确的认识。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能反映地球形状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地理课上,老师经常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图为模拟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模拟实验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球上四季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此模拟实验中的地球仪上( )
A.各条纬线等长,而经线长度不等 B.经线与纬线相互平行,构成了经纬网
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纬线与纬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9.图中四城市一天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北京 B.东京 C.雅加达 D.悉尼
张先生驱车到S市洽谈业务,行程中用到了“车载导航仪”。下图为导航仪上不同范围的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 当前汽车位置(车头朝上)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小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小 D.甲、乙两图范围内的道路长度相等
11.“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中使用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气候分布图 C.人口分布图 D.电子地图
12.“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中,汽车车头朝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主要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读五种陆地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甲点与乙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
14.从地形简图中可见,地形D和地形E的共同点是(  )
A.地表起伏小 B.地表崎岖不平 C.海拔都很高 D.海拔都很低
15.根据海拔和地表起伏特征,可以推断地形类型AD分别是(  )
A.盆地、平原 B.高原、丘陵 C.高原、山地 D.平原、山地
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16.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17.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其周围是一片大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图1为大陆的漂移示意图,图2为部分板块漂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大陆漂移说的观点,图1中①②③三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9.图中所示两大洲分别为( )
A.北美洲、亚洲 B.南美洲、非洲 C.南极洲、欧洲 D.大洋洲、亚洲
20.图2中现象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证据的是( )
A.鸵鸟有很强的飞行能力 B.海牛有较好的远涉大洋的能力
C.两大洲大陆曾连在一起 D.两大洲大陆正缓慢靠近
二、解答题
21.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目前我国已建成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卫星发射基地。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文昌的经度、纬度分别是 ,西昌位于文昌的 方向。
(2)酒泉位于 纬度(低、中、高),位于 半球(南/北)和 (东/西)半球。
(3)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所在纬线长度最长的是
(4)图中①②③④四阴影区域,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22.为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前往我国南方某地区开展实地考查,下图示意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山峰B、C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应为 千米;山峰C与D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甲乙河段大致流向是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登上山峰C进行考察,预计从M和N两条路线登山, 路线更省力,试说明理由 。
(5)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兴趣小组同学想为当地政府献策修建水库,水库的坝址应选择在图中 (甲/乙)处较合理。
23.某活动小组为了探讨“地球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学校操场上竖起一根1.5米长的木桩,观察并记录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木桩影子长短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2)读图甲,当地球运动到④位置时,日期为 前后,北半球的节气是 。当地球从④到①过程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3)图甲中,当地球运动在 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时,菏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读图乙,AB两图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图。当影子如A图所示时,则地球运动在图甲中①②③④的 位置。
24.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2日凌晨1时30分至3时30分的两小时时间内,在我国新疆境内连续发生了4次较为明显的地震,震中周边地区均有比较明显的震感。此次地震使得很多人纷纷开始思考这场地震广泛震感的原因。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展开了对地震分布规律和防震措施探究,请你帮他们完成探究内容。
探究主题:地震分布规律和防震措施
探究思路:观察现象一总结规律一分析原因一解释现象一防震措施探究材料:右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1)归纳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2)右图示意板块的 运动(张裂/碰撞挤压),红海在不断扩张,就是 板块与 板块之间在发生这种运动。
(3)地中海正在不断缩小,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4)简要分析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5)中国地震频繁,如果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学校、家中是我们熟悉的场所,选择其中一个场所并提出合理的防震措施。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D 8.C 9.D
10.A 11.D 12.D
13.B 14.B 15.D
16.D 17.A
18.C 19.B 20.C
21.(1) 110°E,20°N 西北
(2) 中 北 东
(3)文昌
(4)④
22.(1)陡崖
(2) 2 451
(3)西北流向东南
(4) M M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5)乙
23.(1)自西向东
(2) 9月23日 秋分 昼渐短,夜渐长
(3) ②③ 昼长夜短
(4) B ①
24.(1)世界火山、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2) 张裂 非洲 印度洋
(3)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4)印度尼西亚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5)学校:可躲避到较为开阔的地方,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和危险物;如果是平房,躲到教室内的课桌下、墙角处,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相对较安全;从楼上撤离时,避免拥挤、混乱,减少不应有的伤亡;来不及撤离,可躲到桌子等下面等。
家中:躲到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内墙的墙角或空间小的房间,注意切断电源,关掉煤气,准备一些防震物品:手电筒、小药箱、睡袋、食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