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能源安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能源安全(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能源安全
一、单选题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下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含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产业结构
D.居民用电
2.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
B.用电大省大力开发太阳能
C.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济
D.改变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
3.“西瓜雪”是极地雪藻所含色素把雪染成粉红色的现象。雪藻耐寒性极强,只有当气温超过0℃时才会有明显生长。近些年,南极“西瓜雪”现象的频率在增加,近年来南极出现“西瓜雪”的地区与常年相比( )
A.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
C.风力较大
D.气压较高
下图是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力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两地区都没有大量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分布,其原因分别是( )
A.甲资金短缺、乙风能短缺
B.甲离市场远、乙资金短缺
C.甲常规能源丰富、乙保护生态环境
D.甲风能短缺、乙离市场远
5.西北地区大量“弃风限电”的原因( )
①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减少
②距东部市场远,长距离输电损耗较大
③风电难以保存
④风力发电量不稳定,发电量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原油进口大国,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西北中哈、东北中俄、西南中—缅及海上四大原油进口通道。下图示意2019—202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及增长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我国都要确保石油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保障国内石油产量
②加快海上油田开发
③关闭高耗能工业
④进口渠道多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底,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在甘肃瓜州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该电站沿东西方向建设了两个吸热塔和两个镜场,共有约3万块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至吸热塔,利用塔中设备吸收并储存热能,共同带动发电机发电。该项目建成后,当地可实现“风力发电(40万千瓦)+光伏发电(20万千瓦)+光热发电(10万千瓦)”为一体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下图为该光热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为提高发电效率,两个镜场中重叠部分的镜面应( )
A.上午镜面朝东,向东塔反射
B.下午镜面朝东,向西塔反射
C.上午镜面朝东,向西塔反射
D.下午镜面朝西,向东塔反射
8.该光热发电项目对当地能源供应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
A.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B.提供稳定电力供应
C.降低能源生产成本
D.提供充足清洁电力
2010年“气化西藏”工程启动,以青海涩北气田为气源地,通过管道将天然气送至格尔木压缩液化,并用大型槽车沿青藏公路运输到拉萨的天然气站,经过气化加工后送至千家万户。下图示意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进藏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9.天然气从格尔木运到拉萨采用大型槽车运输,而非管道运输,主要考虑运输的( )
A.安全性能
B.经济成本
C.时效要求
D.空间距离
10.目前西藏仅拉萨、日喀则、那曲城区实现集中供气,主要因为其他地区( )
A.替代能源充足
B.消费水平较低
C.能源用户分散
D.距离气源较远
2024年9月30日,英国关闭最后一家燃煤电站,结束了140年燃煤发电的历史。图为1920~2024年英国的电力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英国开始逐步淘汰煤电的时间大致在( )
A1970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24年
12.2005年后英国能源需求总量的变化,主要因为( )
A.产业结构调整
B.能源价格上涨
C.能源结构改变
D.节能意识提高
13.目前英国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 )
A.太阳能
B.波浪能
C.风能
D.核能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熔盐良好的传热与储能特性,通过定日镜(一种将太阳光反射到固定方向的光学装置)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利用吸热器内熔盐的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以蒸汽作为动力来发电,实现光热电的转换。下图为我国某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甘肃敦煌
B.山东济南
C.四川成都
D.广东深圳
15.推测我国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数量分布最少的一侧是( )
A.北侧
B.南侧
C.东侧
D.西侧
2023年7月11日,我国首条百万吨、百公里二氧化碳长输送管道——齐鲁石化(山东淄博)—胜利油田(山东东营)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入运营。该管道全长109km,每年可将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170万吨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的地下油藏驱油封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采用管道输送二氧化碳,有利于( )
A.提高运输效率
B.增加二氧化碳来源
C.缩短运输距离
D.提高二氧化碳品质
17.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封存,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封存安全
②提高封存效率
③提升环境效益
④增加石油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太阳辐射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目前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下图示意某太阳能电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太阳能的优点是( )
A.分布集中,开发难度小
B.发电稳定,电站选址灵活
C.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
D.开发投资少,技术要求低
19.下列地区,资源条件适宜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是( )
A.热带雨林区
B.撒哈拉沙漠
C.南极大陆
D.四川盆地
2025年3月,中国援助古巴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为古巴节省1.8万吨进口燃料。如图示意古巴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太阳能发电的优势为( )
A.占地面积小
B.环境污染少
C.开发成本低
D.稳定性较强
21.古巴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
A.岛屿众多
B.降水稀少
C.纬度较低
D.海拔较高
目前,我国已与多个原油出口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一带一路”原油出口国进口的原油占我国原油总进口量的81.6%。如图示意2010—2020年部分“一带一路”原油出口国对我国原油出口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独联体是苏联解体时由多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组织。
22.独联体国家对我国原油出口力得分均值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石油储量丰富
B.开采成本低
C.与我国关系友好
D.管道运输优势明显
23.与原油出口国共建“一带一路”对我国石油资源安全的影响是( )
A.加强国家间技术合作
B.提升对国际油价的定价权
C.保障海上石油运输安全性
D.实现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2025年4月,我国首次跨省错峰绿电交易完成。来自新疆阿勒泰(47°N,86°E)、哈密(45°N,89°E)等地区的光伏绿电,通过特高压直流技术输送到北京,有效缓解了北京每日17时开始的晚高峰用电压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新疆阿勒泰地区每日光伏发电的最高峰大约在北京时间的( )
A.9时
B.12时
C.15时
D.18时
25.“错峰绿电交易”对新疆能源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A.降低光伏建设成本
B.减少电力输送损耗
C.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
D.缓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是利用大量定日反光镜将太阳光反射至中央热能收集塔,塔内熔盐被加热后流入热熔盐罐,后将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图为我国甘肃省敦煌市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敦煌市建设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平原面积大
B.晴朗天气多
C.昼夜温差大
D.植被覆盖少
27.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不直接加热水体,而是加热盐分的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减少光污染
C.提高供电稳定性
D.减少风沙的影响
我国“西氢东送”“海氢陆送”项目已进入加速推进阶段。“西氢东送”采用“风光火储氢一体化”模式保障氢能供应稳定,“海氢陆送”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风力发电中的“弃风”问题。下图为“海氢陆送”项目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与“西氢东送”相比,“海氢陆送”( )
A.成本更低廉
B.运输更便捷
C.产量更稳定
D.制氢更低碳
29.“西氢东送”“海氢陆送”,有利于( )
A.西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B.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
C.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D.减小沿海地区生态破坏
安哥拉石油和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和重要原油出口国。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的主要原油供应国之一,两国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石油贸易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在中安能源合作领域中,安哥拉的优势是( )
①能源丰富
②技术先进
③资金充足
④劳动力廉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中国能源企业“走进”安哥拉,首先应( )
A.加强文化法规学习
B.开展员工技术培训
C.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D.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2.安哥拉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炼油化工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生产规模
B.完善基础设施
C.加速产业升级
D.增加财政收入
能源供给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取值范围为0—1,共分为5个等级。下图示意2000—2019年中国综合能源和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供给安全水平的综合度量结果,下表为能源供给安全水平评价标准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安全水平 分值 基本特征
I 0.8-1 安全状态
Ⅱ 0.6-0.8 已经出现部分不安全因素,但总体还处于基本安全状态
Ⅲ 0.4—0.6 已经出现较多不安全因素,总体已处于不安全状态
Ⅳ 0.2—0.4 不安全因素已接近或超过半数,总体已处于严重不安全状态
Ⅴ 0—0.2 不安全因素已占绝大多数,危机来临
33.2016年以后,我国供给安全水平最低的能源及其原因是( )
A.石油,对外依存度太高
B.煤炭,对外依存度太高
C.天然气,国内产量太低
D.综合能源,国内产量太低
34.2007~2015年,中国煤炭供给安全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加大勘探力度,煤炭开采量大幅增加
B.增加煤炭进口渠道,进口量增加
C.加大科技投入,煤炭利用率提高
D.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应比例减小
二、材料分析题
35.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6月29日,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竣工投产,这项工程投资125亿元,每年可向北京输送约1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市大约1/10的用电量,使得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历史上首次100%使用“绿色”电力的目标。下图为北京市2013—2018年各能源品种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折线图。

(1)说出2013—2018年北京能源消费结构特点。
张北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美誉,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是国家规划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
(2)说出张北地区主要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类型。从北京和张北两地任选其一,说明该输电工程建成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3)说出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主要的森林碳汇和碳排放国,2021年该国可再生能源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7%。交通运输业是该国主要的碳排放行业,物流配送成本高,碳排放量较大。近年该国制定碳减排“国家自主贡献”计划,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
材料二: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
(1)从资源禀赋角度,说明该国能源结构的形成与转型的原因。
3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风、光资源丰富,发展绿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我国首条西氢东输送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于北京市,管道全长400多千米,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绿色输送管道。
说明西氢东送工程的可行性,并分析该工程对北京市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A
解析:
4.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甲地位于中国风能资源50瓦/平方千米以下,风能资源较为贫乏短缺;乙地位于150—200瓦/平方千米,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但该地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当地对电能需求较小,远离我国电能需求较大的东部地区,D正确。乙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甲地离东部市场较近,B错误;甲地有常规能源,但开发无污染的风能等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乙地虽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但乙地地广人稀,风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5.答案: D
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并没有减少,①错误;西北地区距东部电力消费市场远,长距离输电损耗较大,②正确;风能转换为电能后难以保持,技术难度大,③正确;风力虽然受天气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但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④错误。故②③正确,选D。ABC错误,D正确。
6.答案: B
解析: 保障国内石油产量,可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①正确。加快海上油田开发,可以增加国内石油供应,②正确。关闭高耗能工业会影响经济发展,不是确保石油安全的正确做法,③错误。进口渠道多元化可以降低对单一进口渠道的依赖,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定日镜跟踪太阳转动,上午太阳位于偏东方天空,重叠部分的镜面需朝东,可以恰好将阳光反射至东塔,A正确、C错误。下午太阳位于偏西方天空,重叠部分的镜面需朝西,可以恰好将阳光反射至西塔,B、D错误,故选A。
8.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光热发电项目主要由“风力发电(40万千瓦)+光伏发电(20万千瓦)+光热发电(10万千瓦)”构成,其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受昼夜、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具有不稳定性,而光热电站可将白天吸收的热能储存,夜间也可以发电,从而为该能源供应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B正确。该能源供应系统提供的都是清洁能源,故没有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且该光热发电项目仅提供10万千瓦的电力,A、D错误。该光热发电项目由多部分构成,能源生产成本可能高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该项目发电相对稳定,故主要作用是提供稳定电力供应,C错误。故选B。
9.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沿线冻土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使用液化天然气槽车进行运输更为经济和方便,使得运输成本降低,B正确;管道运输更加安全,A错误;液化天然气槽车连续性较差,不能保障运输的时效,C错误;采用大型槽车运输不能缩短两地之间的空间距离,D错误。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 西藏除拉萨、日喀则、那曲城区外,其他地区多为牧区,天然气用户分散,用气量相对较小,难以集中供应天然气,C正确;消费水平较低不是是否通气的主要原因,B错误;天然气使用方便,替代能源充足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气源地位于青海,拉萨、日喀则、那曲城区距离气源也较远,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1.答案: B
解析: 开始逐步淘汰煤电的时候应是煤炭发电量经过一定的稳定期到呈持续下降趋势的转折时间,在1970年英国的煤炭发电量还保持增长,说明应该煤电还在发展,A错误;2000年英国的煤电发电量已经显著下降,说明英国已经开始淘汰煤电有一段时间,C错误;2024年9月30日,英国关闭最后一家燃煤电站,说明英国此时煤炭发电已经淘汰完成,D错误;1990年之前英国煤炭发电量大致保持增长,但在1990年之后煤炭发电量迅速减少,说明在1990年英国开始逐步淘汰煤电,B正确。故选B。
12.答案: A
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2005年后英国能源需求总量开始下降,表明英国发展第二产业发展出现停滞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衰退,这说明英国开始产业结构调整,A正确;能源价格上涨是一时的变化,不可能一直上涨到2020年之后,能源价格上涨导致2005年后英国能源需求总量下降不现实,B错误;2005年后英国的能源结构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且能源结构改变也不是能源需求量下降的原因,C错误;节能意识提高不能导致能源需求下降,D错误。故选A。
13.答案: C
解析: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且英国为岛国,四面环海,风力强劲且稳定,所以目前英国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主要为风能,C正确;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润多雨,光照较少,不适宜发展太阳能,A错误;波浪能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且发电量不稳定,主要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不应是波浪能,B错误;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D错误。故选C。
14.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的发电原理是将太阳光反射到集热塔顶的吸热器上,通过熔盐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来发电,所以建设该种发电站的地区应具备丰富的太阳能,由此可知四地中,甘肃敦煌晴天最多,太阳能资源最丰富,A正确;而位于季风气候区的山东济南、四川成都和广东深圳太阳能资源与甘肃敦煌相比不甚丰富,B、C、D错误。故选A。
15.答案: B
解析: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定日镜要求把太阳光反射到中心的聚光吸热塔,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天中的太阳大多位于偏南方向,因此南侧的定日镜把阳光反射到聚光吸热塔相对很难,因此南侧定日镜数量分布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 A
解析: 二氧化碳属于气体,采用管道运输,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二氧化碳来源与运输方式无关;采用管道运输不能缩短运输距离,也不能提高二氧化碳的品质。故A选项正确。
17.答案: D
解析: 二氧化碳属于惰性气体,储存方式对其安全影响小,①错误;采用以气驱油的方式并没有提高封存效率,但可以增加石油产量,同时起到固碳作用,提升环境效益,②错误,③④正确。故D选项正确。
18.答案: C
解析: 太阳辐射能广泛地分布于地球表面,无污染,可再生,C正确;太阳辐射能密度比较小,且受到季节、昼夜、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不稳定,增大了开发利用的难度,A错误;开发需要较大的投资和技术,D错误;太阳能电站适宜布局在太阳辐射丰富的地方,选址不灵活,B错误。
19.答案: B
解析: 热带雨林区终年多雨,晴天少,太阳辐射少,A错误;南极大陆纬度高,极昼期太阳辐射弱且有漫长的极夜,C错误;四川盆地多云雾,大气削弱作用强,D错误。这些地方均不适宜建太阳能电站。撒哈拉沙漠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适宜建太阳能电站,B正确。故选B。
20.答案: B
解析:
21.答案: C
解析:
22.答案: D
解析:
23.答案: D
解析:
24.答案: C
解析: 光伏发电的最高峰出现在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即当地地方时的正午(12时),此时太阳辐射最强,发电量最大。新疆阿勒泰地区经度约为85°E,属于东六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东八区比东六区早2小时(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当地地方时正午(12时)时,北京时间=12时+2小时=14时,最接近选项中的15时。因此答案为C。
25.答案: D
解析: “错峰绿电交易”中的“绿电”指新能源电力(如光伏、风电等),其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易出现“发电高峰与用电高峰不匹配”的问题,导致新能源电力无法及时消耗(即“消纳难题”)。
<!-- EXPLAINRESERVESTR -->A:降低光伏建设成本:交易模式不直接影响建设成本,排除;
B:减少电力输送损耗:“错峰”主要调节时间分配而非输送过程,排除;
C: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此字段与土地利用无关且表述不准确应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排除;
D:缓解新能源消纳难题:通过错峰调配,将新能源电力匹配不同时段需求,有效解决“发用电时间错配”导致的消纳问题,符合题意。
因此答案为D。
26.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甘肃敦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主要优势,B正确;
<!-- EXPLAINRESERVESTR -->平原面积大有利于建设光伏发电站,但敦煌市平原面积较小,平原面积大并不是其主要优势,A错误;
昼夜温差大会加快夜间熔盐罐热量流失速度,不利于高效利用太阳能,C错误;
植被覆盖度少对建设光伏发电站影响不大,D错误;
故选B。
27.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熔岩罐最高温度可达几百摄氏度,远高于水的沸点,利用熔岩缓慢持续释放热量的特点,可以在夜间没有太阳光照的时候,也能加热水体发电,实现供电稳定性,C正确;
<!-- EXPLAINRESERVESTR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比传统直接加热水体的发电方式投资更多,A错误;
这种发电方式并不会减少光污染,也不会减少风沙活动产生的影响,BD错误;
故选C。
28.答案: D
解析: “西氢东送”和“海氢陆送”两个项目都采用利用风能或光能制造氢气,用管道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两个项目成本相差不大,都使用管道运输,A、B错误;风能发电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而“西氢东送”除了有风能发电,还有太阳能和火电作为补充,因此“海氢陆送”的产量不如“西氢东送”稳定,C错误;因为“西氢东送”过程中利用了火电,因此碳排放更高,“海氢陆送”更低碳,D正确。故选D。
29.答案: C
解析: “西氢东送”“海氢陆送”输送的目的地主要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促进了东部地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A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改变能源资源短缺现状,B错误;氢气的使用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C正确;能够减小沿海地区的环境污染,但不能减小沿海地区的生态破坏,D错误;故选C。
30.答案: B
解析: 与北京等北方城市比,上海距离韩国不是最近的,A错误;上海自然风光较少,人文景观多,且自然风光非上海优势,B错误;上海成为韩国人周末度假游首选是由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高,国际化程度高,C正确;国际航班多是交通条件,而非核心吸引力,D错误。故选C。
31.答案: A
解析: ①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A错误。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但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B错误。③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吹偏东风,C正确。④地处纬度较高,此时为冬季,若有降水,应是降雪,不会是降雨,D错误。故选C。
32.答案: C
解析: M天气系统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为北半球低压(气旋),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3.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以读出,2016年以后我国供给安全水平最低的能源是石油,原因是我国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太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4.答案: C
解析: 2007—2015年,中国煤炭供给安全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很多措施,不断改善安全技术的装备水平,使煤炭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最终促进了煤炭供给安全水平的提高,C正确;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应比例增加,天然气的开发使用,煤炭开采量并没有大幅增加,AD错误;我国煤炭资源较丰富,进口量不会明显增加,且进口量增加,对外依赖程度提高,会使煤炭供给安全水平下降,B错误。故选C。
35.答案: (1)能源类型多样;石油所占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天然气所占比重上升明显。
(2)能源类型:太阳能、风能。对张北的影响: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或对北京的影响:提供绿色能源保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加强技术投入,开发新能源;加强区域合作,进行区域间能源调配;进口渠道多元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高效低能耗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
解析: (1)读北京市2013~2018年各能源品种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折线图可知,北京市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能源类型多样。石油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石油所占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由30%左右下降到15%以下,比重下降明显。天然气所占比重由接近10%上升到接近30%,比重上升明显。
(2)由材料“张北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素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美誉”可知,张北地区主要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类型为太阳能、风能。开发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张北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电能,向外输电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电力工程为基础,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电场发电和相关产业均需要劳动力,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电场、输电工程、相关产业等有利于道路、输电路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增加当地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输电工程建成后,可以为北京市提供绿色能源保障,增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以绿色能源为动力,促进产业的转型、优化和升级;可以增加北京市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可以从“开源”和“节流”角度分析。可加强技术投入,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行区域间能源调配,比如已实施的西气东输;可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可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高效低能耗产业,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业;可提升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减少能源消耗;可增加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优化能源结构。
36.答案: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丰富且廉价;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易受海水淹没威胁;水能、地热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可再生能源互补性强(或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少/非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多)。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需从资源禀赋角度回答该国能源结构的形成与转型的原因。据材料二图中信息可知,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储量丰富且廉价,所以在过去这些传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大,形成了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据材料二可知,印度尼西亚为群岛国家,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易受海水淹没威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其能源消费结构需要转型,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该国可再生能源的潜力逐渐被发现和重视,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降水丰沛,水能丰富。因此,可再生能源丰富,为能源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可能。且与非可再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碳排放少。
37.答案:
可行性:内蒙古清洁能源丰富,利于绿氢的制造;政府政策的支持;西氢东送管道的建设为氢气东送提供了便利的运输线路;京津冀地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
有利影响:缓解北京能源紧缺的局面;调整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等。
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风、光资源丰富,利于绿氢产业的发展;乌兰察布市规划建设的大规模绿电制绿氢项目对西氢东送的政策支持力度大;西氧东送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管道的建设为西氢东送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和线路;京津冀地区为实现“双碳”目标,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西氢东送工程为北京市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增加绿氢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绿氢的使用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