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资源安全一、单选题1.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 我国地大物博,可尽情享用② 开发与节约资源③ 在保护资源的条件下开发利用资源④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在使用⑤ 进行国际合作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⑤ C.① ③ ④ ⑤ D.② ③ ④ ⑤2.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相比,其优点有( )①发热量较高②分布广泛、均匀③探明储量很大④便于开采、运输和使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我国加强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国家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某些月份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某中资企业采矿区及所在区域。完成下面小题。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地的是( )A.甲B.乙C.丙D.丁5.下列月份中,含锆重砂矿物在海岸带高潮线以上大量沉积最有可能是( )A.2月B.5月C.7月D.10月6.我国锆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锆资源分布不均②开采难度较大③运输距离长④对外依存度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下表为2010~2020年我国部分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矿产资源 2010年对外依存度(%) 2020年对外依存度(%)石油 55.6 72.4铁矿石 62.5 80.3铜 70.2 85.6铝土矿 50.1 67.97.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增长率最大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B.铁矿石C.铜D.铝土矿8.材料中反映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影响是( )A.增强了国内资源供应的稳定性B.增加了资源供应渠道C.增加了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D.促进了国际资源合作我国是铝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但铝资源高度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企业联合国内外采矿、冶炼、物流、基建等企业进行铝土矿海外投资,构建“生产+物流+基建”的合作模式。下图为铝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铝产业布局模式不合理的是( )A.氧化铝生产企业—沿海港口B.电解铝企业—大型水电站C.铝制品企业—消费市场D.再生铝企业—铝土矿区10.我国海外投资铝土矿采取“生产+物流+基建”的合作模式能够( )A.限制海外资本对铝矿投资B.保障铝土矿供应链的稳定性C.促进铝矿进口渠道多元化D.提高铝土矿资源的质量钨是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关键原材料,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下表示意全球主要的钨矿进出口大国。读表,完成下面小题。类型 举例进口 中国、美国、越南、荷兰、奥地利……出口 美国、卢旺达、俄罗斯、玻利维亚……11.我国成为钨矿进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发展快②科技水平高③进口成本低④国内储备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为保障我国钨矿资源安全,建议( )①加大勘探力度②加强战略储备③减少进口规模④加收出口关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稀土是一组非常稀有、开采难度大、用途极其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能极大提升材料性能。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超90%的精炼稀土供应来自中国。2025年4月4日起,我国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左图为全球各国及地区稀土资源需求占比示意图,右图为全球各国稀土资源产量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从全球稀土资源供需角度看,中国在稀土产业发展中需重点关注( )A.保障稀土稳定供应,优化稀土价值B.限制稀土出口,保障国内自身需求C.提高稀土开采技术,增加产量占比D.扩大稀土开采规模,增加外汇收入14.我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稀土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B.提高国际市场稀土价格,扩大市场份额C.保障资源安全,促进高端产业发展D.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避免制裁中国钨矿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第一。巴库塔钨矿是“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单体钨矿山之一。下表是中国湖北省大冶市北泉湾钨矿和哈萨克斯坦巴库塔钨矿基本情况一览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项目名称 储量 埋藏情况 伴生矿产 开采情况巴库塔钨矿 31.1万-50万吨 地表开采 无典型伴生矿产 已开采北泉湾钨矿 10万余吨 地下开采 伴生钢、铁、金等 未开采15.相较于北泉湾钨矿,巴库塔钨矿在开采方面的优势是( )A.储存量更大,开采成本低B.自然条件好,水资源充足C.已商业开采,技术更先进D.伴生矿产少,有利于加工16.参与巴库塔钨矿开发,对我国资源供需的重要意义在于( )A.弥补我国市场需求缺口B.提升我国钨矿的自给率C.增加我国钨矿的保有量D.提升我国钨矿资源禀赋铝土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矿物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铝土矿的需求不断增加。下图为2012~2020年我国铝土矿自给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2012~2020年,我国铝土矿( )A.进口依赖程度提高B.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C.自给率逐年地下降D.可开采年限总体延长18.针对我国铝土矿自给率变化状况,最合理的应对措施是( )A.减少使用量B.增加出口量C.扩大开采量D.开发替代品石墨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矿产,它在国防、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石墨中低端产品市场供应上占绝对优势,但石墨高端应用产品需要高价进口。近期,我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部分石墨初级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完成下面小题。19.我国石墨高端应用产品需要高价进口,主要原因是该类产品的生产受制于( )A.原料供应B.生产成本C.市场需求D.加工技术20.对石墨初级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后,可能促使我国该行业( )A.产品国际价格降低B.产业转型升级加快C.高端产品进口增加D.跨国贸易摩擦减少揭阳市惠来县积极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2025年,全国第一个在规划设计阶段纳入海上风电大部件运输要素的深水码头——揭阳港前詹通用码头(一期)正式开港。依托该港形成的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吸引众多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如图示意惠来县海上风电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惠来县发展海上风电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A.陆上交通发达,设备运输便捷B.能源需求旺盛,国家政策扶持C.位于滨海地带,风力资源丰富D.促进产业集聚,带动经济发展22.惠来县“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模式,对保障我国能源和粮食安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减少远洋捕捞强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增加水产品,减轻耕地资源压力D.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缓解全球气候变暖2023年,我国地质勘探团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下某断裂带发现了超大型高纯石英矿,探明储量达千万吨级,矿石SiO2纯度超过9.99%。高纯石英是制造半导体芯片。光伏发电板的核心材料,此前我国80%以上依赖进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本次发现的高纯石英矿( )A.是可再生资源B.可完全满足国内需求C.提取难度较高D.属于战略性矿产资源24.从该区域矿产保护性开发考虑,应该( )A.配套建生态保护区,修复脆弱环境B.就近矿区布局石英精深加工产业链C.优先扩大露天开采规模,提高产能D.禁止矿石制品出口,维护资源安全橡胶草(下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均平贴地面生长,主要生长在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中。橡胶草根部可合成优质的天然橡胶,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提高天然橡胶产量的经济作物之一。新疆是我国橡胶草的主产区,部分地区已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完成下面小题。 25.橡胶草叶片平贴地面生长,有利于( )A.避免风沙掩埋B.增加受光面积C.获取更多水分D.抵御低温冻害26.新疆种植橡胶草可使当地自然环境( )A.供给服务功能减弱B.调节服务功能减弱C.文化服务功能增强D.支撑服务功能增强27.在新疆发展橡胶草产业有利于保障我国资源安全,主要体现为保障( )①水资源安全②生物资源安全③土地资源安全④气候资源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20世纪60年代后湖水逐渐干枯,干涸后的湖盆区盐壳广布。21世纪初,该地建成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显著提高了我国钾肥的自给率。完成下面小题。28.罗布泊钾盐矿富集的主要外力条件是( )A.河流携带盐分,在湖盆生物沉积B.地壳断裂,火山活动提供矿物质C.古湖泊长期蒸发,导致盐类积累D.地表岩石风化,释放大量钾元素29.罗布泊钾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在于( )①支撑国内粮食增质提产②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③打破国际钾盐资源垄断④推动资源的国际合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1月8日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矿储量从全球占比6%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跃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下图为2022年全球锂矿资源储量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从资源的类型来看,锂矿资源属于( )①非可再生资源②矿产资源③能源资源④农业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1.图中全球锂矿资源储量分布反映了锂矿资源( )A.储量和数量的有限性B.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C.分布空间差异大D.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32.我国锂矿资源储量全球占比排位上升,可能会( )A.提高我国锂矿运输费用B.降低世界锂矿总产量C.增加我国锂矿进口量D.降低我国工业生产成本二、材料分析题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矿产资源的储产比表示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储消比反映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及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保障程度。石油 煤炭 天然气 铁矿石 锰矿石 铜矿 锌矿 铝土矿 钨矿 稀土矿静态保障程度(年) 储产比 世界 43 228 64 141 100 27 24 189 87 1012中国 15.33 113 44.2 48.3 23.3 32.1 14.3 32.1 31.9 324储消比 中国 11.6 113 44.2 39.2 21.6 12.5 19.1 30.5 62.2 1135注:世界储产比约等于储消比。材料二:下图为工业化过程中世界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模式图。 材料三:下图为典型发达国家人均能耗与人均GDP的关系图。 (1)材料一反映我国矿产资源中保障程度最高的是哪种资源?描述我国矿产资源静态保障程度的总体特点。(2)据材料二描述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世界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的变化特点。(3)典型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后,人均能耗却保持了平稳增长,你认为这些国家在降低人均能耗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应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锡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锡矿的伴生矿物多(如铜、铅、锌、钨、硫、砷等),在开采出矿坑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选矿过程,比如筛分、洗矿、选别等。锡质地优良,被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包装、原子能及航天工业等领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锡生产国。图1—3分别为我国2019—2023年的锡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变化图。 (1)说明我国把锡矿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的原因。(2)分析锡矿开采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铀矿是核电与核武器的关键战略资源,其价格受供需、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际铀价大幅波动,2025年仍维持在60~70美元/磅的高位。中国核电发展迅速,但铀矿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品质低,南方矿藏深,目前铀矿对外依存度超70%。下图为我国2021年主要铀资源进口国来源图。说出我国铀资源供应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并简述保障铀资源安全的有效措施。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有些自然资源甚至出现短缺问题,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是尽情享用,①错误。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开发与节约资源、在保护资源的条件下开发利用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在使用、进行国际合作,②③④⑤正确。故选:D。2.答案: D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试题,考查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相比的优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3.答案: D解析: 我国不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国家;没有国际合作,我国也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但有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国际合作;在环境治理方面,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D正确,ABC错误,故选D。4.答案: C解析: 利用材料信息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这一关键信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丁(中生代沉积岩);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锆砂矿,与甲相比,丙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答案: A解析: 当地位于南半球10-20°之间,属热带草原气候,1-3月为当地的湿季,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对成矿物质的侵蚀作用和砂搬运作用强,使得进入岸海水的含错重砂矿物多(含矿物来源多),飓风(旋风)、风暴潮多发,容易被波浪带入高潮线之上沉积,A正确。故选A。6.答案: D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进口来源集中,因此国内锆资源储量、产量都不高,国内供应能力低,只能以进口为主,对外依赖程度高,①④正确;<!-- EXPLAINRESERVESTR -->与开采难度关系较小,进口来源集中而不是分散,②③错误。故选D。7.答案: D解析: 增长率是增长量除以初始量,四种矿产的增长率分别是0.30、0.28、0.22、0.36,故选D。8.答案: C解析: 对外依存度的上升意味着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的波动(如价格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可能导致资源供应中断,从而威胁国家安全,故选C。9.答案: D解析:10.答案: B解析:11.答案: B解析:12.答案: A解析:13.答案: A解析:14.答案: C解析:15.答案: A解析:16.答案: B解析:17.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在图示时期整体呈下降趋势,进口依赖程度提高,A正确;<!-- EXPLAINRESERVESTR -->自给率下降不等同于产量下降,B错误;2013—2014年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明显上升,图示时期我国铝土矿自给率并非逐年下降,C错误;随着经济发展,铝土矿的需求量增长,开采量增大,而铝土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可开采年限总体缩短,D错误;故选A。18.答案: D解析: 减少使用量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A错误;<!-- EXPLAINRESERVESTR -->增加出口量会使我国的铝土矿资源更加短缺,自给率下降,B错误;盲目的扩大开采量会破坏生态环境,加速资源枯竭,C错误;开发替代品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减少对铝土矿的依赖,缓解铝土矿资源短缺造成的不利影响,D正确;故选D。19.答案: D解析: 石墨高端应用产品对提纯工艺、精密加工、复合材料制备等技术要求极高。我国石墨产业深加工环节薄弱,缺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在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依赖进口设备和专利授权,D正确。我国石墨高端应用产品需要高价进口,与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关系不大,排除ABC。故选D。20.答案: B解析: 限制初级产品出口将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需求,迫使企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高端制造领域,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转型升级,B正确。对石墨初级产品实施出口管制后,不会导致产品国际价格降低、高端产品进口增加、跨国贸易摩擦减少,排除ACD。故选B。21.答案: B解析:22.答案: C解析:23.答案: D解析:24.答案: A解析:25.答案: B解析:26.答案: D解析:27.答案: B解析:28.答案: C解析: 河流携带盐分通常形成沉积,钾盐富集需蒸发浓缩,河流携带盐分是盐分的来源之一,但“生物沉积”并非钾盐富集的主要机制(钾盐为无机矿物,生物贡献极小),故A错误;地壳断裂和火山活动属内力作用,与题干“外力条件”不符,故B错误;罗布泊为内陆湖(有进无出),河流携带的盐分不断输入湖盆;同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湖水长期蒸发导致盐分逐渐浓缩,当达到饱和时,钾盐等矿物便沉淀富集。这是盐湖型钾盐矿形成的典型外力机制,符合罗布泊的地理特征,故C正确;岩石风化释放钾元素是盐分的来源之一,但如果没有蒸发浓缩的过程(如湖泊有出口),盐分无法富集。因此,“风化释放”是前提,但蒸发积累才是富集的关键外力条件,故D错误。故选C。29.答案: B解析: 钾肥是农业增产关键,自给率提升直接支撑粮食生产,故①正确;提高利用率是技术层面,非战略核心意义,故②错误;打破国际钾盐垄断,降低对外依赖,保障资源安全,故③正确;开发本土资源,可以减少进口,可能减少国际合作需求,罗布泊钾盐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对国际资源的依赖,而非推动国际合作,故④错误。B正确,故选B。30.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锂矿本身是矿产原料,用于生产能源相关产品,是矿产资源的一种,不属于能源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类别,在人类时间尺度内无法再生,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31.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全球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美国等少数国家,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分布空间差异大,C正确,B错误;图中全球锂矿分布反映的是空间上的分布,不能反映出储量和数量的有限性特征,以及气候对其分布的影响,AD错误。故选C。32.答案: D解析: 我国锂矿储量占比排位上升后,国内的开采量会增加,对进口的依赖度会降低,国内供应更有保障,从而降低企业原料成本,有利于降低工业生产总成本,D正确;锂矿是全球稀缺的战略资源,全球市场范围广阔,我国探明储量的增加,随着我国锂矿开采量的增加,世界锂矿的产量会增加,B错误;我国锂矿储量占比排位上升后,国内的开采量会增加,可以减少我国锂矿进口量,进而降低锂矿的运输成本,AC错误。故选D。33.答案: (1)稀土矿。大部分矿产资源静态保障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进入工业化阶段:持续上升。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先略有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3)调整经济结构;采取节能措施;发展新技术等。(4)合理加大能源勘探力度;建立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实行循环经济等。解析: (1)本题考查读表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储消比反映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所以我国矿产资源中保障程度最高的资源就是储消比高达1135的稀土矿。静态保障程度可从表中看出,除了稀土矿,我国各类资源静态保障程度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抓住不同发展阶段曲线变化的特征,分阶段进行描述。由图可看出工业化阶段,人均消费量快速上升,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先略有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3)本题考查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人均能耗平稳增长应得益于降低能耗措施的实施。而降低能耗可以调整经济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将高耗能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采取节能措施,宣传节能理念;发展新技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4)本题考查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从解决能源短缺的措施方面考虑即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开源方面:合理加大能源勘探力度,不断发现新能源;实行能源多元化进口,建立能源战略储备;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节流方面: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实行循环经济等。34.答案: (1)用途广,对国民经济、国防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生产量小于消费量,对外依存度增加,有供应中断的风险;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足,新增储量较少。(2)剥离地表植被和土壤,使矿区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开采过程和尾矿处理不合理,会使伴生重金属渗入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矿石开采过程释放粉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植被破坏威胁矿区周边动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锡矿的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可能造成水资源减少和能源短缺等。解析: (1)把锡矿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中,说明锡矿是极其重要的矿产资源,锡质地优良,被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食品包装、原子能及航天工业等领域,说明锡矿用途广泛,对工业生产、高科技产业、军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锡矿生产量小于消费量,这导致锡矿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锡矿供应链不稳定,有供应中断的风险;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锡矿产量下降较为明显,说明锡矿资源勘查投入不足,新增储量较少,国内锡矿供应紧张。(2)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三方面。生态破坏:开采锡矿会破坏地表植被,也会对土壤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这会导致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加剧;植被破坏导致矿区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威胁矿区周边动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锡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且锡矿的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锡矿开采加剧矿产资源枯竭,也可能造成水资源减少和能源短缺等;环境污染:开采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大量废弃物,排放的污水中会使伴生重金属渗入地下水及土壤,造成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矿石开采过程中释放粉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35.答案:风险: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波动大;运输风险大;国内铀矿资源品质低,埋藏深,开采难度大。措施:加大勘探力度,挖掘潜在资源;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替代资源;拓宽多元化进口渠道;建立铀矿资源储备库;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管理,规避铀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解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