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原子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原子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3.2原子结构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C. 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 D. 核外电子带正电
2.我国科学家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 )
A. 碳原子质量的 B. 碳 - 12 原子质量的
C.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 D. 碳 - 12 原子的实际质量
3.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7,核外电子数为 18,该粒子属于( )
A. 原子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分子
4.下列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子分层排布,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B. 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
C.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
D. 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 )
A. 2 B. 4 C. 6 D. 8
6.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9,中子数为 20,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 19 B. 20 C. 39 D. 39g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8.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
A. 原子核内没有电荷 B. 核外电子不带电
C. 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9.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D. 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
10.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粒子是( )
A. Na B. Na C. Na D. Na
11.下图是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中子 B.图中x=14
C.铁原子易得到2个电子 D.Fe原子与Fe2+质子数不同
12.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
A. 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原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 4 的原子
C. 最外层电子数为 6 的原子 D. 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原子
1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质子数 16,核外电子数 18),该粒子是( )
A. 氧原子 B. 硫原子 C. 氧离子 D. 硫离子
14.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许多元素的汉语名称,如 “硅”。硅原子的质子数为 14,则其核电荷数为( )
A. 7 B. 14 C. 28 D. 42
15.纳米铝冰是新型火箭推进剂,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中,第二层电子数为( )
A. 2 B. 8 C. 3 D. 13
二、非选择题
16.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________和核外________构成,其中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_______,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 12,中子数为 12,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__。
(4)与原子相比,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其中阳离子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请在图1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符号为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青莲院士是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他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化学学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纳米技术是在原子尺度操控物质的技术,科学家通过重组原子可制备新型材料。如将碳原予有序排列可得到金刚石,无序排列则得到石墨。
(1)材料一中, A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________(填 “比值” 或 “实际质量”)。
(2)铟元素的质子数为 49,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核电荷数为________。
(3)材料二中,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的________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________相同。
(4)重组原子制备新型材料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________(填 “发生” 或 “未发生”)改变,该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
(5)结合材料可知,化学研究的核心是在________层面操控物质,体现了物质的性质由________决定。
1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进行如下实验分析:
实验 1:钠原子(最外层 1 个电子)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氯原子(最外层 7 个电子)易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实验 2:氖原子(最外层 8 个电子)和氩原子(最外层 8 个电子)在通常情况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实验 1 中,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离子;氯原子易________电子,形成________离子。
(2)实验 2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为 2)的原子,化学性质________。
(3)由实验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________决定。
(4)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电子,形成的离子带________电荷。
(5)结合上述实验,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为什么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B 3. C 4. D 5. B 6. C 7. B 8. D 9. C 10. B 11. C 12. C 13. D 14. B 15. A
二、非选择题
16.
(1)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12;24
(4)大于
17.
S2-
18.
(1)其他原子的质量 /(碳 - 12 原子质量 ×);比值
(2)49;49
(3)排列方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未发生;化学
(5)原子(或微观);微观结构(或原子排列方式)
19.
(1)失去;阳;得到;阴
(2)8;稳定
(3)最外层电子数
(4)得到;负
(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氦为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