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奥运冠军AI拟声“被带货”在AI时代,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这些知名的运动员全都“中招”。他们“推销土鸡蛋”被Al工具一键生成,搭配上他们的画面镜头利用粉丝对运动员的喜爱,迅速就可以“起号带贷”。你认为这种行为会有何影响?这些AI技术滥用的乱象,对我们的生活而言,可能让虚假信息趁虚而入,比如伪造的求助信息、不实的消费评价,误导我们的判断甚至造成财产损失;而对公众人物来说,AI换脸、仿声不仅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名誉权,那些被恶意篡改的内容还可能扭曲公众对他们的认知,干扰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引发不必要的舆论风波。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 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网络空间中的突出乱象,通过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有效遏制了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提升了网络空间的信息质量,为广大网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阅读教材P19——22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环节一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环节二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现在,人们有空就看手机、玩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人之间相互陪伴、交流的时间都变少了。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时间。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1)判断:奶奶和爸爸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2)理由: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有利也有弊。互联网带来了便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同时,如果不能合理使用互联网,会引发沉迷于网络、忽视现实社会正常的人际交往等问题。(3)总结: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全面地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趋利避害,做网络的主人。P19生活观察:合理利用网络奶奶的观点看到了孩子沉迷于网络疏远了亲情,看到了网络的弊,但没看到网络的利爸爸的观点看到了互联网让信息交流、在线学习便捷高效的优势,看到了网络的利,但没有看到网络的弊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个人隐私泄露;数据垄断与算法操控;网络暴力;虚假信息泛滥;人际关系疏离……小军的一天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1、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没有学会“信息节食”,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什么是媒介素养?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媒介素养含义: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内容: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P19相关链接:媒介素养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是否浏览?是否合适?是否正确?是否有用?媒 介。。。。(1)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20探究与分享:网络带来的困扰1、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因沉迷于网络而耽误锻炼、阅读、写作业。2、你是否有过类似时刻,这说明了什么?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3、长时间沉迷网络会导致什么?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容易网络成瘾,从而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P20相关链接:网瘾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网瘾1、含义: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2、表现: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3、危害: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戒除网瘾?1、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2、合理安排一日的学习和娱乐计划,并请家人和老师严格监督执行。3、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例如:运动、阅读等。“信息节食”: 通过主动控制和管理信息摄入量,避免信息过载的生活方式,核心在于筛选高质量信息并提升使用效率。 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睡前的 “兴趣陷阱”小宇喜欢篮球,睡前总习惯刷体育新闻。算法推荐给他的全是 NBA 赛事、球星集锦,他刷得津津有味,常常看到深夜。有天爸爸和他聊起最近的航天发射新闻,他却一脸茫然:“还有这事儿?我从没刷到过。”爸爸叹气:“你手机里全是篮球,其他重要信息都被挡住啦。”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长此以往,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算法会根据每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推送个人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会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信息茧房”:是用户在网络上被“定制化”信息包围的状态。算法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点击偏好等,量身定制出一个信息流,使用户只能接触到自己想看的信息,久而久之,用户就如同被封闭在了“茧”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1)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①原因: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②做法A、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B、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拒绝“信息茧房”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网络信息我来辨网传吃盐可以抗癌和防辐射独家内幕,2035世界末日足不出户,2天轻松赚8千XXX明星那么瘦肯定是吸毒了小道消息,XXX明星疑似出轨小明的家族群聊里大家最近转发一些帖子某某动物园虐待大熊猫1、如果是你刷到这些帖子,你会转发吗?为什么?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这给你什么启示?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生活中的虚假、不良信息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这些虚假、不良信息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破坏人际关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扰乱公共秩序。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①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成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③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夸大其词的内容往往不可靠。⑤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辩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P21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青少年要提高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在生活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让谣言止于智者,做负责任的网络生活参与者。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1)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①原因: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②做法A、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B、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拒绝“信息茧房”(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①原因: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做法: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2025年3月10日,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使用软件中的AI智慧生成功能,编造“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思考:有人说我有言论自由权,所以在网络上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对此你怎么看?(1)判断:他的观点是错误的。(2)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3)总结: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要做到: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1)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①原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做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P22探究与分享:网络爱心接力,寻找走失职工1、材料说明了什么?网络为普通公众奉献爱心、参与公益事业提供了便捷的平台。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网络公益捐款、“与爱同行”公益直播、网络寻亲(为缘寻找、为爱坚守)……3、谈谈你参加网络公益活动的感受。(1)网络公益活动的开展,使我认识到了网络力量的强大。(2)通过参加这些网络公益活动,传播了网络正能量,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从而使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3)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正确使用网络,积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二、营造清朗空间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网络改变了社会生活,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做法(1)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学会选择网络信息(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①原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做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5)传播网络正能量环节三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表示,网络暴力不仅侵害他人尊严、名誉和隐私,也严重污染社会风气,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清朗网络空间,青少年要( )①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②提高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③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增强法治意识,敢于与网络不法行为作斗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信息时代,一条无中生有的信息,一次不经意的玩笑,经过网络“放大镜”就可以短时间掀起“惊涛骇浪”。对此,网民应该( )A.参与网络生活,不加辨析转发网络信息 B.加强网络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环境C.大力宣传网络文明,减少使用网络 D.提高媒介素养,自觉遵守网络规则DD3、2025年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以《真相来了:这些都是谣言》为题,报道了四起典型网络谣言案件。网络谣言会影响当事人的信誉,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公共利益。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 )①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网络监督和管理工作 ②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4、《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最新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自律能力有限,只有25%的中学生可以在家长不在时忍住不上网;有41.8%的中学生认为上网分走了不少的学习时间,上网仍然占据了中学生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为此,蓝皮书建议:“限制”和“赋能”并重,提高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完善青少年模式;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网络依赖、数字鸿沟、未成年网红等问题的研究治理。结合材料,运用“营造清朗空间”的知识,就未成年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①①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②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