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 4 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 目标 通过夏、商、周建立的时间线索,了解三代的更替。通过国家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3.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总结王朝衰亡的共性和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认识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
教学 重点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西周分封制
教学 难点 理解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景导入 此片取材于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讲述了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 新授课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人物: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末代国君:桀 (6)经过: 2.为什么夏朝开始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了 小组回答:围墙和社会人员分工复杂体现阶级分化,国家暴力机关和国家组织机构体现出公共权力,二者视为国家产生的标志。 3.“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 “家”指的是什么 小组回答:“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指禅让制 “天下为家”指世袭制,即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当作自家的私产。 4.夏朝的巩固措施? 小组回答:①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②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夏朝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你有何发现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回答:①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②反映了夏朝时 期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 简述夏朝后期的统治状况 小组回答:戛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统治后期,各种很矛盾激化,国势走向衰微。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夏朝陷入全面统治危机。 二、商朝的统治 1.商朝的建立 (1)建立背景: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的商人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围民族,起兵攻伐,一举推翻夏朝的统治。 (2)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3)建立者:汤 (4)性质:奴隶制王朝一商朝 (5)都城:毫 (6)统治措施: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2.商朝的发展 (1)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3)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 (4)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为什么汤执政时期商朝走向强大 小组回答:效仿禹舜,以德治民;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关心人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4.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其中盘庚迁殷的影响是什么 小组回答:迁都原因:躲避自然灾害;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经济 盘庚迁殷的影响: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殷是商朝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 5.商朝的衰亡 小组回答: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 商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小组回答:酷刑严苛、税赋繁重、征伐不断,一步步失了民心,走向衰亡。 三、西周的兴衰 1.武王伐纣的背景和条件 小组回答: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的首领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吕尚、周公等人,国力开始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 2.概括牧野之战的主要内容。 小组回答:公元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人物:周武王 建国之战:牧野之战 都城:镐京 (5)经过: ①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②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族日益强盛。 ③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各路联军,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大获全胜,商朝灭亡。 ④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6)末代国君:周幽王 4.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内容: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4)义务: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遭; 5)权力: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7)作用: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5.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6.夏、商、西周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给我们哪些启示 原因:夏、商、西周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重视生产,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用人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课堂小结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末代君主桀残暴统治,结束了夏王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期间多次迁都,最为典型的是盘庚迁殷,纣残暴统治,而后西周建立,以分封制为主题统治政权,但最后也走向灭亡的道路。三朝兴衰,告诉我们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得人心者得天下。 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板 书 设 计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商朝的统治 三、西周的兴衰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