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9月八年级数学学科适应性练习
(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共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2 小题,共 48 分)
1.八年一班的学生设计了下面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我国航天工业近十年来迅猛发展,卫星发射偏差仅有0.0000104,这个偏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104×10﹣4 B.1.04×10﹣5 C.10.4×10﹣6 D.104×10﹣7
3.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b)(﹣a﹣b) B.(﹣a+b)(b﹣a) C.(﹣a+b)(a﹣b) D.(a+b)(﹣a+b)
4.半径是r的圆的周长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r是变量,2π是常量 B.C是变量,2,r是常量
C.C是变量,π,r是常量 D.C,π是变量,2是常量
5.如图,AF∥CD,BC平分∠ACD,交AF于点B,点E在CD上,BD平分∠EBF,交CE的延长线于点D,且BD⊥BC,下列结论:①BC平分ABE;②AC∥BE;③∠BCD+∠D=90°;④∠DBF=2∠ABC;⑤S△BCE=S△ABD,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AC=∠DAC B.∠D=∠B C.AD∥BC D.AB∥CD
7.若x+2y=2,则多项式x2+2xy+2y2的值为(  )
A.2 B.4 C.6 D.8
8.如图,点E,F,G,Q,H在一条直线上,且EF=GH,我们知道按如图所作的直线l为线段FG的垂直平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是线段EH的垂直平分线 B.l是线段EQ的垂直平分线
C.l是线段FH的垂直平分线 D.EH是l的垂直平分线
第8题图 第10题图
9.已知x,y为实数,且,则x﹣y的平方根为(  )
A. B.2 C. D.±2
10.如图1,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对角线AC,BD所在直线都是其对称轴,且AC,BD相交于点E.动点P从四边形ABCD的某个顶点出发,沿图1中的线段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EP的长为y,图2是y与x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则点P的运动路径可能是(  )
A.C→B→A→E B.C→D→E→A C.A→E→C→B D.A→E→D→C
11.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给出以下结论:
①当x=0时,函数值最大;②当0<x<2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存在0<x0<1,当x=x0时,函数值为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C、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DA平分∠BDE.其中正确的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6 小题,共 24分)
13.已知2012m=a,2012n=b,则20123m+2n=   .
14.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表:由表格中y与t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   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
t(小时) 0 1 2 3
y(升) 120 112 104 96
1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其中“勾股”章有一题,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门的对角线长10尺,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如果设门的宽为x尺,根据题意,那么可列方程    .
16.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EAC+∠FCA+∠ABC=   度.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    秒钟.
18.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4,腰AB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若点D为底边BC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B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共 8 小题共 78 分)
19.(6分)计算:
(1)()﹣2+(π﹣3.14)0||; (2)(2﹣3x)(﹣3x﹣2)﹣(2x﹣1)2.
20.(6分)先化简,再求值:
已知x﹣y=1,求(x+y)(x﹣y)+(y﹣1)2﹣x(x﹣2)的值.
21.(12分)计算:
(1); (2)(3)(3);
(3); (4)6﹣23.
22.(10分)快车与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匀速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1h,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快车比慢车晚1h到达甲地,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km)与所用的时x(h)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为   km;快车的速度为   km/h;慢车的速度为   km/h;(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2)求出发几小时后,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相等;
(3)出发几小时快慢两车相距150km.
23.(10分)“a2≥0”这个结论在教学中非常有用,有时我们需要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
例如:x2+4x+5=x2+4x+4+1,
∵(x+2)2≥0,
∴(x+2)2+1≥1,
∴x2+4x+5≥1.
试利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x2﹣4x+y2+6y+13=0,求x+y的值;
(2)比较代数式A=6x2+17与B=5x2+8x的大小.
24.(10分)如图1,已知△ABC中,BC=6,AF为BC边上的高,P是BC上一动点,沿BC由B向C运动,连接AP,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设BP=x,且把x看成自变量,设△APC的面积为S,图2刻画的是S随x变化而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ABC的高AF的长为    .
(2)写出S与x的关系式    .
(3)设△ABP的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式,并求当x为何值时,△APC的面积与△ABP的面积相等?
25.(12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CD=8cm,BC=14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BP=   cm.(用t的代数式表示)
(2)当t为何值时,△ABP≌△DCP?
(3)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秒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ABC中,∠C=90°,AB=5cm,BC=3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1秒后,求△ABP的周长.
(2)问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3)另有一点Q,从点C开始,按C→B→A→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P、Q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直线PQ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