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1.3.1 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时学过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你还记得它们的定义吗? 2CuO+C 2Cu+CO2↑,Fe2O3+3CO 2Fe+3CO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开进行的吗?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得氧物质 失氧物质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C、CO氧化反应CuO、Fe2O3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必然有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角度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升高还原降低结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的物质CO发生______反应时,相应元素化合价______。失去氧的物质Fe2O3发生______反应时,相应元素化合价______。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举个例子Fe+CuSO4===FeSO4 + CuFe → FeSO4CuSO4 → Cu化合价:0 → +2化合价:+2 → 0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一定得氧吗?还原反应一定失氧吗?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改变?我举两个例子:氯化钠、氯化氢的形成从原子结构来看,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当Na与Cl2反应时,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这样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带相反电荷的Na+ 与Cl- 相互作用就形成了NaCl(氯化钠)+112 8 1+177 8 2NaCl-e-+112 8Na++178 8 2Cl-Na+Cl-+ e-氯化钠的形成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Na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Cl2被还原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Na发生了氧化反应,Cl2发生了还原反应+112 8 1+177 8 2NaCl-e-+112 8Na++178 8 2Cl-Na+Cl-+ e-点燃2 Na + Cl2 NaCl氯化钠的形成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微观探析Na原子失去电子变成Na+Na元素化合价升高Na发生氧化反应Na元素被氧化Cl原子得到电子变成Cl-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发生还原反应Cl元素被还原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112 8 1+177 8 2NaCl-e-+112 8Na++178 8 2Cl-Na+Cl-+ e-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钠的形成氯化氢的形成,是不是跟氯化钠一样,也是电子的得失呢?+1+17HCl+17+1HClH ClH Cl+1 -1电子对偏移氢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也可获得1个电子而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在发生反应时,它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氯化氢的形成微观探析共用电子对偏离H原子H元素化合价升高H2发生氧化反应H元素被氧化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Cl元素化合价降低Cl2发生还原反应Cl元素被还原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反应中发生了电子对的偏移氯化氢的形成结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失去或偏离的反应电子得到或偏向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探究归纳】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1)特征和本质广义定义: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特征有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如何想到由得氧、失氧推广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得失的呢?推广之后有什么优点?氧化还原反应7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2)概念间关系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B.氧化还原反应前后一定有氧的得失C.实现Fe3+→Fe2+的变化过程一定是氧化反应D.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解析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Fe3+转化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化合价有升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有氧的得失。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AB解析 SnO2中Sn的化合价为+4,A错误;该反应中锡和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故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碳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SnO2中锡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为______ (填序号,下同)。(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为____;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为____。(3)属于置换反应的为____。①②⑤⑧⑥⑧③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的关系1.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是氧化还原反应;2.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是氧化还原反应;3.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是氧化还原反应;4. 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不一定一定一定不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A项,是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项,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项,是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项,是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对点训练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Na2O+H2O===2NaOHB.Cl2+2NaBr===2NaCl+Br2C.C6H12O6+6O2===6CO2+6H2OD.CaCO3+2HCl===CaCl2+H2O+CO2↑C解析 属于阴影部分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C符合题意。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那么,怎么直观地表示电子的转移呢?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单线桥1. 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同一元素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标价态画双线注得失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标出“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总数(a × b e- )箭头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一种变价元素得到2×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失去1×4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0+4+20C + 2CuOCO2↑ + 2Cu高温a 表示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原子的数目b 表示每个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单线桥双线桥法:表示反应前后 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电子转移的情况化合价降低,得到3e-×2 被还原+300+3化合价升高,失去3e-×2 被氧化①标化合价: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②连双线:箭头总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原子③注得失: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标出“失去”,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标出“得到”④算数目:得失电子总数表示:原子个数 × 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同种元素“谁变成谁”析·典型范例【例1】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 +4 0失去 2×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得到4e-,归中反应最低价最高价中间价2. 单线桥法: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画法标价态画单线注数目标出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只标反应物)用线桥将反应物连接起来,箭头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在线桥上注明电子转移的总数目4e-0+2C + 2CuOCO2↑ + 2Cu高温注意事项:①不需标明“得到”或“失去”的字样,只标明电子转移数目。②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2Na + Cl2 2NaCl点燃0 +10 -12e-①标化合价:标出变化了的元素化合价②连单线:箭头从反应物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③注数目:正确标出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不注明“得到”与“失去”注意:要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谁给了谁”单线桥法:表示反应过程中不同元素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二)互动探究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我国规定,在碘缺乏地区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根据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你能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吗?【探究归纳】1.双线桥法的思维模型记忆口诀:先标化合价,再看价变化;起止同元素,桥上标变化。2.单线桥法的思维模型3.两种表示方法的比较(1)双线桥法的“线桥”从反应物到产物,单线桥法的“线桥”只连反应物。(2)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物质被氧化或被还原时,用双线桥法较方便;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用单线桥法较方便。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表示的变化过程中,正确的是( )D解析 A、B项中得、失电子数目不相等,错误;C项中应得失1个电子,错误。2.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D氧化还原反应画出以下反应的单线桥MnO2Δ12e-e-【练习巩固1】1、2KClO3 == 2KCl + 3O2↑2、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氧化产物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C + O2 == CO2点燃画出以下反应的双线桥【练习巩固2】氧化产物_______ 还原产物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本节小结: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单线桥法和双线桥法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共39张PPT)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学习目标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重点)2.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重点)3.熟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抗氧化剂能在自然饮食中找到,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自然界中被称为抗氧化之王的虾青素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6000倍,是维生素E的1000倍,是β-胡萝卜素功效的100倍;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结构的特性来稳定自由基多余的电子,防止对细胞造成老化。水果含有大量的Vc,吃水果有助于健康和美容。 Vc还被添加在化妆品和食品中。Vc能够有效的防氧化、抗衰老,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课堂引入Fe2O3 + 3CO 2Fe + 3CO2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CaCO3 + 2H+= Ca2+ + H2O + CO2 ↑+100+2Zn + 2H+ = Zn2+ + H2↑0+4+3+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剂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高温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一、氧化剂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做氧化剂氧化剂 + 还原剂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做还原剂失电→升价→还原剂,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思维模型一、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电子对偏向的能力)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电子对偏离的能力)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x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失x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本身被还原反应本身被氧化失电→升价→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具有氧化性(得电子/电子对偏向的能力)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具有还原性(失电子/电子对偏离的能力)如Na-e-===Na+,Al-3e-===Al3+,Al失去电子的数目较多,但Al的还原性却比Na弱。一、氧化剂与还原剂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去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和氧化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具有________,反应时____________;氧化剂具有________,反应时____________。还原性本身被氧化氧化性本身被还原[互动探究]酒精、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均可有效灭活病毒。“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液(见下图)【问题讨论】问题1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用“84”消毒液灭杀病毒,利用的是NaClO的什么性质?提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84”消毒液能灭杀病毒是利用了NaClO的强氧化性。问题2 “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发生如下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你能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吗?提示 ,反应中的氧化剂是NaClO,还原剂是HCl。问题3 通过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氧化剂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剂与物质的还原性之间有何关系?提示 二者是一致的,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探究归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互关系(1)氧化剂和还原剂一定是反应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但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种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种物质。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反应SO2+2H2S===3S+2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硫元素;此例还说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物质。(2)相互关系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物质(还原剂)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必然同时有物质(氧化剂)得到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从化合价高低认识氧化性和还原性H2S S SO2 H2SO3 Na2SO3 H2SO4(浓)-2 0 +4 +4 +4 +6氧化性还原性H2SH2SO4(浓)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判断下列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性全口诀(1)常 见 的 氧 化 剂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其它 [如过氧化物] HClO Na2O2 H2O2 MnO2 等KMnO4FeCl3 KClO3HNO3H2SO4(浓)Cl2O2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较高价态元素的盐(2)常 见 的 还 原 剂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Na、Zn、Fe 等H2 C 等CO SO2 Na2SO3KI Na2S较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和盐非金属单质活泼的金属单质FeSO4如I-、Br-、Cl-、Fe2+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记忆方法:失电→升价→还原剂,氧化反应要牢记。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1.下列物质不是常见氧化剂的是( )A.FeCl3 B.KMnO4 C.Fe D.O2解析 FeCl3中铁元素为+3价,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KMnO4中锰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O2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Fe是金属单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不是常见的氧化剂。C对点练习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Fe2O3→Fe B.KClO3→KClC.H2SO4→SO2 D.NH3→NO解析 氧化剂得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过程应该是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过程,NH3→NO的转化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2价,被氧化。D对点练习3.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被氧化,CaCO3被还原C.HCN是氧化剂,CaCO3是还原剂D.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D对点练习(二)互动探究材料1 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材料2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2)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浅绿色溶液(FeCl2)。【问题讨论】问题1 材料1说明,Na2SeO3具有什么性质?你做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提示 亚硒酸钠具有还原性。活性氧有强氧化性,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因此亚硒酸钠具有还原性,与活性氧反应时,亚硒酸钠作还原剂。问题2 根据材料2判断,则在Cu、Fe、Ag中还原性最强的是什么物质?你能比较Cu2+、Fe2+、Ag+氧化性的强弱吗?提示 Fe 氧化性:Ag+>Cu2+>Fe2+。铁钉浸入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Fe+Cu2+===Fe2++Cu,则还原性:Fe>Cu;氧化性:Cu2+>Fe2+;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Cu+2Ag+===Cu2++2Ag,则还原性:Cu>Ag,氧化性:Ag+>Cu2+,从而可得还原性:Fe>Cu>Ag,氧化性:Ag+>Cu2+>Fe2+。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同一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3.不同物质与相同物质反应,根据反应的条件比较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8H2O + 5Cl2↑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O2 + 4HCl(浓) 2Cl2+2H2O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nO4>MnO2>O2反应的条件越简单,反应就越容易发生,说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4.同中元素不同物质根据化合价高低判断一般来说,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例如:氧化性:Fe3+>Fe2+,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5.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其他方法某还原剂被不同氧化剂氧化时,元素化合价升得越高,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6.根据所处环境(温度、浓度、pH)还原剂还原性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具有失电子价升高具有得电子价降低①同时存在②得失电子数相等被氧化被还原突破口1.下列微粒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Mg B.Cu2+ C.Cl- D.Fe2+解析 A项,Mg只能失去电子变为Mg2+,表现还原性;B项,Cu2+只能得到电子变为Cu+或Cu,表现氧化性;C项,Cl元素最低化合价为-1价,只能失去电子变为Cl2或ClO-等,表现还原性;D项,Fe2+既可以失去电子变为Fe3+,也可以得到电子变为Fe单质,因此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对点练习D对点练习3.已知下列反应: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1)Cl-、Br-、I-、S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Cl2与Na2S能否反应?________(填“能”或“否”)。(4)判断I2与NaBr能否共存?________(填“能”或“否”)。S2->I->Br->Cl-Cl2>Br2>I2>S能能对点练习【题后归纳】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比较的一般思路一、氧化剂和还原剂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本节小结1.概念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去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2.相互关系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同一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一)氧化剂、还原剂及其性质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物质的转化。下列转化过程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O2→O2 B.KI→I2C.Cl2→NaCl D.FeCl3→FeCl2D方法:先看价态变化→在看是否能歧化反应对点练习B对点练习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HCl。若将二者混用,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而造成危险,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O是氧化剂B.HCl表现氧化性和酸性C.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H2O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BCD13.《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K2Cr2O7在工业中用作制造火柴头的氧化剂。已知反应: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1)_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被氧化,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是氧化剂。(2)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3)在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被氧化)作用的HCl与起酸的作用的H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4)该反应中每生成3分子Cl2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__。氯K2Cr2O7Cl2HCl3∶46(共30张PPT)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节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一、价态规律及应用二、强弱规律及应用目录CONTENTS课后巩固训练四、变价规律及应用五、守恒规律及应用三、先后规律及应用一、价态规律及应用1.H2O2中的O元素的价态为 价,根据价态预测H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你预测的思路是-1价是氧元素的______价态,既可能升高为0价,也可能降低为-2;可以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预测。-1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中间2H2O2===2H2O+O2↑2.某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性KI溶液与5% H2O2溶液反应以验证H2O2性质。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性质是__________,该实验中,证明酸性KMnO4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的现象是有______产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氧化性气体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O2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变为氧气,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使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一、价态规律及应用3.检验实验①生成的气体是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②是为了验证H2O2的________,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实验①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实验②证明H2O2具有氧化性, H2O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产生的无色气泡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氧化性溶液变蓝色一、价态规律及应用【探究归纳】1.价态高低性质规律 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二边转(1)内容: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决定该元素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如KMnO4、HNO3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如S2-、Br-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O2等)。(2)应用: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一、价态规律及应用一、价态规律及应用2.价态变化归中规律 归中且最近原则(1)含义:含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注: ⑤中不会出现H2S转化为SO2而H2SO4转化为S的情况,即(2)应用: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电子转移总数的计算。一、价态规律及应用3.价态变化歧化规律(1)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歧化反应时,某元素的中间价态 → 高价态+低价态。如:Cl2+2NaOH===NaCl+NaClO+H2O。(2)应用:判断反应物和产物中同种元素价态的高低,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4)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3+和Fe2+不反应。浓硫酸和SO2不反应。1.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Al3+、K、Fe2+ B.Cl-、Al、H2C.NO2、Na+、Br2 D.O2、SO2、FeA一、价态规律及应用2.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B.KI是还原产物C.生成4个I2时,转移7个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数目之比为1∶7C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解析 已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升高到+5价和降低到-1价,符合邻位转化规律。既然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则氯元素的化合价应既有升高,也有降低,A中氯元素化合价均降低,D中氯元素化合价均升高;B、C与题意相符,根据已知反应可知,C中NaClO不是最终产物,故B正确。B一、价态规律及应用二、强弱规律及应用1.内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氧化性是指物质⑦____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⑧_____电子的性质(或能力)。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⑨______程度,与得失电子的⑩_______无关。另外还跟反应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依据反应/价态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①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特殊:HClO> HClO2> HClO3> HClO4②同一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③不同反应:不同氧化性物质与同种还原剂反应,反应越容易,氧化剂氧化性越强。得失 难易 数目 二、强弱规律及应用(2)根据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二、强弱规律及应用(3)常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性强弱:MnO4-/H+>HClO>Cl2(O2)>ClO->H2O2>HNO3>浓H2SO4> Br2> Fe3+>I2> Cu2+ >H+↓ ↓ ↓ ↓ ↓ ↓ ↓ ↓ ↓ ↓ ↓ ↓产物 Mn2+ Cl - Cl - Cl - H2O NO2/NO SO2 Br- Fe2+ I- Cu H2 还原性强弱:S2(H2S HS-)->SO32- (SO2 H2SO3 HSO3-) > I-> Fe2+> Br-> Cl-↓ ↓ ↓ ↓ ↓ ↓ ↓产物 S SO42- SO3(无水)或SO42- I2 Fe3+ Br2 Cl2应用:判断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能否反应二、强弱规律及应用【练习】1.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 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B.氧化性:Co2O3>Cl2>Fe3+C.根据反应①一定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D.在反应③中,当有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有1 mol HCl被氧化B三、先后规律及应用1.内容(1)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I-。(2)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2.应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简记:氧化还原反应中,强者优先。1.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FeCl2、MgCl2和HCl的溶液中加入适量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A.Fe B.H2 C.Mg D.不能确定B三、先后规律及应用2.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 )A.Fe2+ B.Cu2+、Fe2+ C.Ag+、Fe2+ D.Ag+、Cu2+、Fe2+AB三、先后规律及应用四、变价规律及应用1.内容①一般为邻价转化,只有硝酸(浓硝酸生成NO2 ,稀硝酸生成NO)、高价Mn(MnO4-、MnO42-、MnO2都生成Mn2+)、高价氯(ClO4-、ClO3-、ClO2-、ClO-、Cl2都生成Cl-)②同种元素变价时,化合价不交叉,只能歧化或归中。2.应用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一种价态变多种。归中反应:多种价态变一种。歧化反应归中反应四、变价规律及应用2.某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性KI溶液与5% H2O2溶液反应以验证H2O2性质。实验①有氧气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实验②是为了验证H2O2的氧化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中的现象是溶液变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I-+H2O2+2H+ = I2+2H2O五、守恒规律及应用1.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有关系式: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3.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步骤五、守恒规律及应用五、守恒规律及应用B2.反应3NO2+H2O = 2HNO3+NO中,当有2e-转移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个数比是( )A.1∶1 B.2∶1 C.1∶2 D.3∶1BBB解析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时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B(二)先后规律及应用4.已知氧化性:Fe3+>Cu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溶液中一定无Fe3+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CAC2∶3+3解析 标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的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根据氧化剂个数×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还原剂个数×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1 氧化还原反应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pptx 1.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一上学期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pptx 1.3.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