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试题2024.11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2022年是“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建成六周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可观测宇宙2. 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3. 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 冰斗 B. 三角洲 C. 峰林 D. 风蚀蘑菇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4. 图示该地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侵蚀的次数共(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5. M、N两地岩石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 沉积物来源差异 B. 沉积环境差异 C. 侵蚀程度差异 D. 垂直运动差异6.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页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 B.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砂岩C.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D. 砂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330万年前,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段发育了宽广的河谷。随着鄂尔多斯地块抬升,汾渭地堑下陷,晋陕黄河段形成深邃的峡谷。距今25万年时,在外力作用下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浑河从黄河上游的干流演变为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是基于( )A. 断层活动 B. 侧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冰川作用8. 晋陕黄河形成深邃的峡谷后,谷深的南北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及成因是( )A.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落差大 B.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位于上游C.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支流多 D.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河谷狭窄9. 促成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A. 风化作用 B. 岩浆活动 C. 风沙作用 D. 溯源侵蚀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0. 根据材料推测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是(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11. 目前辽河三角洲的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根据材料推测理由可能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②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流,河流含沙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提高,减缓流域的水土流失,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④降水强度较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河漫滩型沙丘形成与河流水位关系密切,丰水期洪水淹没河漫滩,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降低,泥沙出露,经风的吹蚀、搬运、堆积形成。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河谷某河漫滩型沙丘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2. 判断图示沙丘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13. 图示③阶段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其大小代表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大小。图示意新疆地区1969-2019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月际变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4. 风蚀最强的月份是( )A. 1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15. 造成1月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全年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②积雪较厚③光照较弱④风速较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箐口天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较多流水侵蚀痕迹。天坑坑底与二王洞、三王洞相连,形成独特的天坑——洞穴系统。调查发现,当地岩层的上部多覆盖有透水性较差的页岩。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天坑发育的基本条件是( )A. 降水稀少 B. 气候寒冷 C. 上覆岩石坚固 D. 石灰岩深厚17. 甲、乙、丙三处地貌接受侵蚀的先后次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下图示意平潭岛某处海岸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形成图1景观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 C. 海浪侵蚀 D. 海浪沉积19. 图1中的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演化为图2中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完成下面小题。20. 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分选性好 B. 磨圆性好 C. 棱角分明 D. 大小均匀21. 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A. 气候逐渐变冷 B. 气候逐渐变暖 C. 气温反复升降 D. 气候持续稳定霜冻是指生长季节内因土壤表面和植株体温度降到0℃以下而引起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为了降低霜冻的危害,一些果园采用下图所示的防霜机,此装置的防霜原理主要是利用“逆温现象”,采用风机搅动气流的方式来提升果园地面温度,从而减轻霜冻的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防霜机工作的最佳时段为( )A. 2:00—6:00 B. 8:00—12:00 C. 13:00—17:00 D. 19:00—23:0023. 防霜机工作时( )A.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一般多为阴雨天气C. 架设高度越高越好 D. 使逆温层厚度变薄探空气球(氢氟气球)是研究大气层的重要工具。它携带传感器升空后,可持续将探测到的气温等数据传回地面;待升至一定高度后,将爆炸成碎片。根据不同测站探空气球传回的数据,得到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分布(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代表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25. 由图可知( )A 9-15千米大气对流运动都较强 B. 对流层顶高度与纬度呈负相关C. 0-9千米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 高层大气气温与海拔呈正相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而寻找的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以此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且又广泛分布,它便可以作为特定地层的标志。于是,地质学家能在标准地质剖面上寻找到一个特征明显、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物种首次出现的位置,将此点位作为划分地层界线的“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江山“金钉子”是浙江省第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江山市已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内停车场、科考游步道、永久标志碑、科普长廊、解说标识牌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视性、知识性,已成为江山市市民游玩的又一新去处。(1)判断构成江山“金钉子”地层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简析能够成为“金钉子”的理想地层的要求。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行山纵贯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间,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习惯上,把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下图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1)结合示意图,简要描述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材料二:太行山脉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东麓冲积扇集中成片分布,但西麓冲积扇分布很少。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2)说明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多且集中成片分布的原因。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宁夏中卫沙坡头一带流动沙丘较为活跃,当地人摸索出的治沙工程对保障包兰铁路的通畅作用极大。当地治沙用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如铺设砾石平台用的砾石、防护林带的植被等。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1)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简述流动沙丘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3)结合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简述治沙工程优势。2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试题2024.11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2022年是“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建成六周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可观测宇宙2. 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3. 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 冰斗 B. 三角洲 C. 峰林 D. 风蚀蘑菇【答案】1. D 2. D 3. C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4. 图示该地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侵蚀的次数共(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5. M、N两地岩石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A. 沉积物来源差异 B. 沉积环境差异 C. 侵蚀程度差异 D. 垂直运动差异6.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页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 B.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砂岩C.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D. 砂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答案】4. C 5. C 6. A330万年前,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段发育了宽广的河谷。随着鄂尔多斯地块抬升,汾渭地堑下陷,晋陕黄河段形成深邃的峡谷。距今25万年时,在外力作用下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浑河从黄河上游的干流演变为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是基于( )A. 断层活动 B. 侧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冰川作用8. 晋陕黄河形成深邃的峡谷后,谷深的南北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及成因是( )A.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落差大 B.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位于上游C.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支流多 D.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河谷狭窄9. 促成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A. 风化作用 B. 岩浆活动 C. 风沙作用 D. 溯源侵蚀【答案】7. B 8. A 9. D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0. 根据材料推测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是(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11. 目前辽河三角洲的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根据材料推测理由可能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②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流,河流含沙量增大③植被覆盖率提高,减缓流域的水土流失,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④降水强度较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10. A 11. C河漫滩型沙丘形成与河流水位关系密切,丰水期洪水淹没河漫滩,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降低,泥沙出露,经风的吹蚀、搬运、堆积形成。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河谷某河漫滩型沙丘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2. 判断图示沙丘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13. 图示③阶段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答案】12. B 13. D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其大小代表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大小。图示意新疆地区1969-2019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月际变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4. 风蚀最强的月份是( )A. 1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15. 造成1月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全年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较低②积雪较厚③光照较弱④风速较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4. B 15. A箐口天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较多流水侵蚀痕迹。天坑坑底与二王洞、三王洞相连,形成独特的天坑——洞穴系统。调查发现,当地岩层的上部多覆盖有透水性较差的页岩。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中天坑发育的基本条件是( )A. 降水稀少 B. 气候寒冷 C. 上覆岩石坚固 D. 石灰岩深厚17. 甲、乙、丙三处地貌接受侵蚀的先后次序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答案】16. D 17. A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下图示意平潭岛某处海岸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形成图1景观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 B. 流水沉积 C. 海浪侵蚀 D. 海浪沉积19. 图1中的景观进一步演化,可能演化为图2中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答案】18. C 19. A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完成下面小题。20. 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分选性好 B. 磨圆性好 C. 棱角分明 D. 大小均匀21. 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A. 气候逐渐变冷 B. 气候逐渐变暖 C. 气温反复升降 D. 气候持续稳定【答案】20. C 21. B霜冻是指生长季节内因土壤表面和植株体温度降到0℃以下而引起植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为了降低霜冻的危害,一些果园采用下图所示的防霜机,此装置的防霜原理主要是利用“逆温现象”,采用风机搅动气流的方式来提升果园地面温度,从而减轻霜冻的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 防霜机工作的最佳时段为( )A. 2:00—6:00 B. 8:00—12:00 C. 13:00—17:00 D. 19:00—23:0023. 防霜机工作时( )A.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一般多为阴雨天气C. 架设高度越高越好 D. 使逆温层厚度变薄【答案】22. A 23. D探空气球(氢氟气球)是研究大气层的重要工具。它携带传感器升空后,可持续将探测到的气温等数据传回地面;待升至一定高度后,将爆炸成碎片。根据不同测站探空气球传回的数据,得到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分布(如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代表低纬、中纬、高纬地区年均温垂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25. 由图可知( )A 9-15千米大气对流运动都较强 B. 对流层顶高度与纬度呈负相关C. 0-9千米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 高层大气气温与海拔呈正相关【答案】24. A 25. 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金钉子”是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俗称,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而寻找的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以此作为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统一标准。一些化石物种生活在特定的地质时期,且又广泛分布,它便可以作为特定地层的标志。于是,地质学家能在标准地质剖面上寻找到一个特征明显、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物种首次出现的位置,将此点位作为划分地层界线的“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江山“金钉子”是浙江省第十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江山市已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内停车场、科考游步道、永久标志碑、科普长廊、解说标识牌等已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视性、知识性,已成为江山市市民游玩的又一新去处。(1)判断构成江山“金钉子”地层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简析能够成为“金钉子”的理想地层的要求。【答案】(1)沉积岩。理由: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层中含有化石。(2)有足够的沉积厚度;连续沉积;具备丰富多样、保存完好的化石;无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交通相对便利,易于学者对地层的研究。2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行山纵贯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间,距今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地区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习惯上,把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下图示意南太行山地质地貌典型结构。(1)结合示意图,简要描述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材料二:太行山脉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东麓冲积扇集中成片分布,但西麓冲积扇分布很少。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分布示意图。(2)说明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多且集中成片分布的原因。【答案】(1)地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继续受遭受挤压,岩层断裂,西北岩块抬升;后经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南太行山。(2)太行山东侧相对高差大,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量大,冲刷侵蚀能力强,形成众多沟谷;同时沟谷洪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太行山东麓出山口地带堆积形成冲积扇;沟谷多且距离近故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宁夏中卫沙坡头一带流动沙丘较为活跃,当地人摸索出的治沙工程对保障包兰铁路的通畅作用极大。当地治沙用的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如铺设砾石平台用的砾石、防护林带的植被等。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1)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2)简述流动沙丘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的潜在威胁。(3)结合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简述治沙工程优势。【答案】(1)风向:偏北风。理由:该地沙丘大致是南坡较陡,北坡较缓: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故该地北坡为迎风坡,主导风向为偏北风。(2)掩埋铁轨,造成列车偏离轨道;磨蚀列车车轮及铁轨,风沙会影响司机视野,威胁列车运行安全。(3)通过前沿阻沙带、固沙带、乔灌木林带等,依次设防阻沙,减轻风沙对铁路的危害;不同地段种植不同植物,既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又可以提高植物成活率;就地取材,使用当地植被、砾石等作为治沙工程材料,节约成本。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