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浙教版科学八(上)期中复习(第1、2章)选择题集锦(附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浙教版科学八(上)期中复习(第1、2章)选择题集锦(附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期中复习选择题培优训练(第1、2章)
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
2.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3.简易潜望镜、汽车观后镜、放大镜、照相机镜中主要的光学元件依次是(  )
A.凸面镜、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C.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4.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负折射材料。所谓“负折射”,是指当光线在界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位于法线同一侧。则当有一束光线射到负折射材料上时,正确的折射光路是(   )
A.B.C.D.
5.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a端在2倍焦距之外,则木棒所成的像(  )
A.a、b端都变细 B.a、b端都变粗
C.a端变粗、b端变细 D.a端变细,b端变粗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 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7.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错误的是(  )
A.可能是酒和凸透镜对光产生折射,出现放大的像
B.空杯时,“七仙女”的图片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小,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外,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原来在焦点上的图片移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
8.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越大
B. 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
C.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 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10.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0.7m B.0.3m C.0.4m D.0.1m
11.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玻璃砖A和半球形玻璃砖B放在报纸上,若正方体的边长和半球的半径相同,则从正上方沿图中虚线(中心线)方向往下看中心线对准的文字( )
A.A和B中看到的都比实际的高
B.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比实际的低
C.A中看到的比实际的高,B中看到的与实际的一样高
D.A和B中看到的都与实际一样高
12.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10cm<f<15cm B.15cm<f<20cm
C.20cm<f<30cm D.30cm<f<40cm
13.小明将一副眼镜放在阳光下适当位置,地面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关于该眼镜镜片和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左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右边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右边是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14.如图所示,两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现以水平拉力F拉B没有拉动,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B间有静摩擦力作用
C.B与桌面间有静摩擦力作用 D.若撤去外力F后,则A与B、B与桌面间都没有摩擦力
15.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
各书仍静止(如图)。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C.书c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D.书a受到两个摩擦力作用
16.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
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 , 则( )
A. L甲=L乙=L丙=L丁 B. L乙=L丁<L甲=L丙
C. L甲=L乙<L丙=L丁 D. L丁<L乙<L甲<L丙
17.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 A 和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A、FB,压强分别为 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18.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19.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重叠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已知甲的底面积为,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强为10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为水平向右
D.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20.如图,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2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p乙>p丙
C.p甲22.一块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而长方体木块A静止在B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21) (22)
A.A静止在B的斜面上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B的重力与桌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A的重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于B的重力
23.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A、B,在水平方向互相拉,已知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4N
B.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4N,手的拉力为 8N
C.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4N
D.弹簧测力计A 的示数为 8N,手的拉力为 8N
24.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25.科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10千米/时
B.双脚站立时,人对地面的压强约150帕
C.一本七年级下册的《科学》书的重力约2牛
D.同学们答题用的黑色签字笔长度约18分米
26.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1/6,若小军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600N的物体,那么他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多少牛的物体(  )
A.小于600N B.等于600N C.大于600N D.都有可能
27.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28.小明用正确校零(吊环在上,挂钩在下的竖直方向校零)的弹簧测力计,以如图所示方法测甲、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物体重力都是2N
B.甲物体重力是2N,乙物体重力大于2N
C.甲物体重力是2N,乙物体重力小于2N
D.甲物体重力小于2N,乙物体重力等于2N
29.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方向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内两车相对公路上某参照物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前20s内两车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情况,错误的是(  )
A.甲车在靠近,而乙车在远离 B.两车都在作变速运动
C.两车速度一直相等 D.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不变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三者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A 2.D 3.D 4.B 5.D
6.D 7.C 8.D 9.B 10.D
11.C 12.A 13.C 14.B 15.A
16.B 17.B 18.A 19.A 20.A
21.B 22.D 23.A 24.D 25.C
26.B 27.C 28.C 29.B 30.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期中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第1、2章)
参考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