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新课导入-葡萄牙里斯本“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地理大发现纪念碑【读图】观察图片,你认为这座雕塑反映了什么?(提示:雕塑的形状、人物等)知识拓展: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雕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以亨利王子为代表的葡萄牙人对航海人的执着,同时这里也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课标: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九上·第15课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材料1: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材料2: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摘编自[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0,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材料3: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先后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周一良、吴于谨《世界通史》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道知识拓展:“新航路开辟特指15世纪末至16世纪20年代西欧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开辟新航海路线的活动。”——王觉非《欧洲历史大辞典》因此新航路中的“新”其实是对于东西方交往的传统路线而言。【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0,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兴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3.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道知识小结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相关史事P71……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①地圆说流行1.客观条件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客观条件材料4:由于造船技术提高,欧洲人已能建造适于远洋航行的大型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普遍应用于航海,为欧洲人深入以往未知的海域提供了条件。——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15—16世纪葡萄牙宽身帆船②航海及造船技术的进步材料4:像葡萄牙这样一个既狭小又贫穷的国家,在欧洲邻国的欺凌下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欧洲进行领土扩展,所以向海外扩张对其来说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牙面向大西洋的地理位置因此转化为商业上的优势。…………1383-1385的革命确立了阿维什王朝的统治地位,该王朝对其国内那批人数虽少但处于发展中的商业中产阶级的抱负基本上表示认同,并认识到葡萄牙对海外扩展的实力中所获得的经济上的利益。——[英]戴维·阿诺德著,闻英译《地理大发现》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葡萄牙亨利王子①皇室的支持2.主观条件平静的海面培养不出优秀的水手!!!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2.主观条件8月7日 星期二很糟糕,平塔号的船舵又出现了脱轴问题,经过修复,船继续前行,朝加那利亚群岛中的兰萨罗特岛航行。昼夜不停,航行25里格。……2月12日 星期二一夜时速至少6里,天亮为止航行了73里,即18又1/4里格。这里开始出现强烈的暴风雨和恶浪滔天的海水。元帅说幸亏快艇足够坚固,装备也足够齐全,否则早进入鱼腹了。白天情况很不妙,在危险中航行了11到12里格。——《哥伦布日记》②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二.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知识小结②航海及造船技术的进步①地圆说流行客观条件②航海家的探险精神①王室的支持主观条件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2-73,绘制路线图来归纳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提示:归纳中需包含时间、人物、路线、成果、资助国家。航海家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航行路线 成果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迪亚士葡萄牙“发现”好望角。1487—1488年迪亚士西欧—非洲(好望角)相关史事: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事出偶然。按照原计划,船队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航行,因遭到风暴袭击,船只漂向大海深处,结果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由于这个尖角是在风暴的作用下无意“发现”的,迪亚士感慨地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改称其为“好望角”。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2.达·伽马航海家 航行时间 资助 国家 航行路线 成果 葡萄牙到达印度西海岸1497—1498年葡萄牙→好望角→印度的西海岸达·伽马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3.哥伦布哥伦布(1452—1506)航海家 航行时间 资助 国家 航行路线 成果西班牙“发现”美洲1492—1493年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哥伦布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3.哥伦布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想一想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①一分为二,客观公正;②史论结合;③要将历史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4.麦哲伦航海家 航行时间 资助 国家 航行路线 成果西班牙环球航行1519—1522年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麦哲伦麦哲伦(1480—1521)三.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知识小结航海家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取得的成果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葡萄牙葡萄牙1487—1488年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南下→好望角“发现”好望角西班牙1492—1493年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发现”美洲1497—1498年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西班牙1519—1522年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欧洲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到达印度的西海岸东西四.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5: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孔祥民《世界中古史》1.对欧洲:新航路开辟以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材料6: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世界通史资料选辑》2.对世界:①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4,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四.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7:15世纪,随着欧洲的海外扩张使各地区的民族相互发生直接交往,世界历史的地区性阶段宣告结束。——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2.对世界:②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材料8:在西印度群岛,最先来的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大肆杀戮或奴役当地的土著。而奴役只不过是慢性屠杀罢了。在公认造成这种灾难性损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许是欧洲疾病不可避免的传入。印第安对这种疾病没有天然抵抗能力。 ——布卢姆《美国的历程》3.对亚非拉:欧洲国家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74,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1.(2025·兰州中考·20)辣椒原产自秘鲁,15世纪由南美洲传至欧洲,后经由海上贸易传入亚非沿海国家,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这主要得益于(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2.(2025·山东泰安中考·10)合理的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可用于论证推动新航路开辟的( )A.技术因素 B.政治因素 C.政策因素 D.思想因素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3.(2025·四川自贡中考·13)有学者认为:1492年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大交换,这里的“大交换”指“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这种交换始于( )A.郑和下西洋 B.哥伦布发现美洲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的开始时间 出发地 主要经历1497—1498年 葡萄牙 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到达卡里库特、果阿等地1502—1503年 葡萄牙 到达卡里库特等地1524年 葡萄牙 出任葡属印度总督,到达果阿,最后病逝于柯钦4.(2025·江苏扬州中考·13)下表为某航海家远洋航行概况。由此可知该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5.(2025·云南中考·22)“首次揭示南美洲南端地形及太平洋的真实规模”“促使地图绘制发生革命性变革,使世界轮廓更加清晰”。以上不同学者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评价,共同指出了此次航行( )A.推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B.促进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认知 D.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6.(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14)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C.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D.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2025·内蒙古中考·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迈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第一步。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在更大范围内,加快推动了各民族的、分散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主要原因。(1)原因:新航路打破地域隔绝,促进全球联系;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加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在1500年以前的300年间,欧洲船舶平均每艘的吨数增大四倍。1485年,葡萄牙人第一次使用星盘,航海者可以使用这一仪器辨别出自身所处的方位。此外,早在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15世纪的葡萄牙星盘(2025·湖北中考·15) 【大航海与世界联系】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欧洲人探寻新航路具备的条件。(1)造船技术进步、航海仪器应用、绘图技术发展。欧洲探险者将欧亚非大陆“旧世界”与美洲“新世界”联系起来,小麦、葡萄、马匹等动植物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上生活,1500—1800年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地区。——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考点链接-新航路开辟(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亚非大陆“旧世界”与美洲“新世界”联系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2)表现:物种交流、人口迁移。影响:丰富了各地的物种多样性、推动洲际贸易发展、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融合;给非洲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材料二课堂小结-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向东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②达·伽马到达印度。①哥伦布“发现”美洲;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向西条件:航海及造船技术进步;地圆说流行;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原因:①商品经济发达,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市场;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③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商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