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鲁教版七年级上次英语教学设计Unit 2 Rain or shine Section B (2c-Self Check)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授课题目 Unit 2 Rain or shine Section B (2c-Self Check) 课时课型 第 5 课时复习巩固课主题情境 人与自然 授课教师语篇研读 【What】本课语篇为 “校园天气观察项目” 整合材料,包含两部分:一是 3 名学生的一周天气观察日记(记录每日天气、温度及校园活动,如 “Monday: rainy, 18°C, PE class moved indoors”),二是班级天气报告模板(含日期、天气状况、温度范围、活动建议栏)。材料覆盖单元核心天气词汇与时态,为学生系统复习、综合运用知识提供载体。 【Why】通过 “观察 - 整理 - 报告” 的完整流程,帮助学生梳理单元所学(天气词汇、一般现在时 / 现在进行时用法、天气与活动关联表达),提升知识整合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天气、记录生活的习惯,理解天气对校园活动的实际影响,培养实用语言运用意识。 【How】语篇以 “日记 + 模板” 组合形式呈现:学生日记用 “日期 + 天气 + 活动” 的固定结构,自然复现 “rainy/sunny” 等词汇及 “we have class indoors” 等句型;班级报告模板通过留白设计(如 “______ (Date): ______ (Weather), temp ______°C, suggestion: ______”),引导学生主动填充内容,实现知识的主动调用与巩固。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完 Unit 2 核心内容,能识别基础天气词汇(rainy、sunny)并使用简单句型描述天气,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易混淆一般现在时(描述常规活动,如 “we play soccer on sunny days”)与现在进行时(描述当前状态,如 “it is raining now”);二是整理多日天气数据时,易遗漏 “温度范围”“活动建议” 等关键信息;三是少数学生难以用连贯语言串联 “天气 - 活动 - 感受”,表达略显零散。教学中需通过 “表格梳理” 和 “句型模板”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课标要求 能读懂天气观察类文本,提取一周内天气、温度、活动等关键信息。 能综合运用单元核心词汇与语法,完成简单的天气报告填写与口头分享。 能参与小组合作,整理、核对天气数据,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 能完成与天气相关的书面练习,语言基本准确,表达清晰。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梳理并掌握 Unit 2 核心知识(8 个天气词汇、2 种时态用法、3 个活动建议句型),完成 “词汇 - 时态 - 场景” 的匹配练习,用思维导图归纳单元知识框架。(学习理解) 小组合作整理班级一周天气数据(日期、天气、温度、活动),填写班级天气报告模板,能口头向同伴介绍某一天的天气与对应安排(如 “Wednesday was cloudy, temp 16-23°C, we had a picnic in the playground”)。(应用实践) 3. 结合家庭实际,记录 1-2 天的家庭天气观察(含天气、家人活动、出行建议),用英语写 50-60 词的简短报告,并向家人分享,提升语言的生活迁移能力。(迁移创新)教学重难点 重点:系统梳理 Unit 2 核心词汇(天气类、活动类)与语法(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能准确提取并整理天气数据,完成报告填写。难点:正确区分并运用两种时态描述 “常规活动” 与 “当前状态”;用连贯语言串联 “天气 - 活动 - 建议”,避免信息零散或语法错误。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天气类:rainy(下雨的)、sunny(晴朗的)、cloudy(多云的)、windy(有风的)、temperature(温度)活动类:have class indoors(室内上课)、play soccer(踢足球)、go for a walk(散步) 【核心短语】weather report(天气报告)、record the weather(记录天气)、look up the forecast(查询预报)、move indoors(转移到室内) 【核心句型】1. 时态运用:It is sunny today, so we are playing soccer on the playground.(现在进行时,描述当前)/ We usually go for a walk on windy evenings.(一般现在时,描述常规)2. 报告表达:Monday: rainy, temp 18-22°C, suggestion: take an umbrella when going out.(周一:下雨,气温 18-22℃,建议:外出带伞)3. 关联描述:Because it rained yesterday, our PE class moved indoors.(因为昨天下雨,我们的体育课转到了室内)教学工具 PPT(含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天气报告模板、一周天气示例数据)、单元词汇卡片、班级天气记录表(空白)、随堂练习卷教学策略 知识梳理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整理法、范例引导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Part1:情景导入(3min) 1. 教师展示 “班级天气小管家” 招聘海报,提问:“We need a weather manager to organize our class weather report. Who can do this What do you need to know ”2. 快速提问复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at do we usually do on such days ”,引导学生回忆单元知识。 1. 观察海报,思考 “天气小管家” 需掌握的能力(如 “know weather words, write reports”),主动举手回应。2. 回答教师问题(如 “It’s sunny today. We usually have PE class outside.”),唤醒单元知识记忆。 以 “招聘” 情境激发兴趣,快速复习切入主题,明确本节课 “整理天气报告” 的核心任务,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效果评价:师评 + 自评。教师观察学生能否主动回忆天气词汇与句型;学生自评是否能准确回答 2 个以上复习问题,教师补充遗漏词汇(如 windy、temperature)。Part2:学习理解(10min) 1. 教师用 PPT 展示单元知识思维导图(左侧 “天气词汇”、中间 “时态用法”、右侧 “活动句型”),引导学生集体补充内容(如在 “天气词汇” 后添加 “cloudy”)。2. 开展 “词汇时态配对” 游戏:教师出示词汇卡片(如 “rain”),学生需说出对应形容词(rainy)及相关句型(如 “It is rainy, we stay indoors.”),并判断时态。3. 发放 2c 文本(3 名学生的天气日记),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圈出日记中的天气词汇与时态错误(如 “it rain now” 应改为 “it is raining now”)。 1. 参与思维导图补充,记录关键知识,标记易混淆点(如 “一般现在时表常规,现在进行时表当前”)。2. 积极参与游戏,举手回答词汇配对与句型构建,纠正同伴的时态错误。3. 阅读日记,圈出词汇与错误,小组内核对,提出疑问(如 “为什么日记里用‘was cloudy’?”)。 通过思维导图系统梳理单元知识,游戏强化词汇与时态关联,日记阅读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复习知识,发现并纠正错误。效果评价:小组互评 + 师评。小组内检查日记圈画的准确性;教师观察游戏参与度,针对高频错误(时态混淆)集中讲解,确保知识理解到位。Part3:应用实践(11min) 1. 分组发放 “班级一周天气空白记录表”(含日期、天气、温度、活动四列),小组合作回忆 / 查询一周天气数据(如 “上周一:cloudy,15-21℃,math class indoors”),填写表格。2. 教师提供 “班级天气报告模板”,引导小组根据表格内容,完成报告填充(如 “Date: Oct 16; Weather: cloudy; Temp: 15-21℃; Suggestion: bring a light jacket”)。3. 每组推选 1 名 “天气小管家”,向全班介绍小组整理的某一天天气报告,其他小组补充或纠错。 1. 小组分工合作(1 人记录日期、1 人回忆天气、1 人补充活动),填写表格,讨论有争议的数据(如 “上周三的温度”)。2. 根据表格内容填充报告模板,互相检查 “时态是否正确”“建议是否合理”(如 “suggestion” 栏是否写清 “bring an umbrella”)。3. 上台分享报告(如 “Oct 16 was cloudy, temp 15-21℃, we suggest bringing a light jacket”),倾听他人分享并纠错。 通过 “填表 - 填模板 - 分享” 的递进任务,让学生主动整理、运用知识,提升信息整理与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培养协作意识。效果评价:师评 + 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报告的准确性与表达流畅度;小组从 “数据完整”“语言准确” 维度互评,提出改进建议(如 “补充温度范围”)。Part4:迁移创新(11min) 1. 教师展示 “家庭天气观察” 示例(含天气、家人活动、建议,如 “Sunday: sunny, dad washed the car, mom cooked outside, suggestion: go to the park”),讲解记录要点。2. 学生独立完成 “家庭天气观察记录”:记录当天或前一天的家庭天气相关情况,用英语填写简单表格(天气、家人活动、建议)。3. 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点评 “是否完整”“语言是否准确”,教师巡视指导,选取优秀案例全班展示。 1. 观察示例,明确记录要点,提问疑惑(如 “家人活动可以写多个吗?”)。2. 独立填写表格,结合家庭实际记录(如 “Monday: rainy, mom read books at home, I did homework, suggestion: don’t forget to close the windows”)。3. 小组分享,点评同伴记录(如 “‘mom read’应改为‘mom read’(过去式正确),建议很实用”),学习优秀案例。 通过 “示例 - 独立记录 - 分享” 的流程,将课堂知识迁移到家庭生活场景,提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互评环节培养批判思维。效果评价:自评 + 师评。学生自评记录是否包含 “天气、活动、建议” 三要素;教师点评优秀案例,对表达不完整的学生给予指导(如 “补充家人的具体活动”)。Part5:回顾总结(2min) 教师结合课堂生成的思维导图(补充了学生整理的天气数据与案例),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① 单元知识框架(词汇、时态、句型);② 天气报告的填写步骤;③ 家庭观察的记录方法,引导学生齐声复述关键内容。 跟随教师回顾,主动补充遗漏点(如 “天气报告要写温度范围”),在笔记本上完善个人知识框架。 通过动态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内容,强化单元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关联,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Part6:考点速递(5min) 1. 讲解单元核心考点:① 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辨析(时间标志词:usually/often vs now/at the moment,如 “We usually play soccer vs We are playing soccer now”);② 天气词汇的词性转换(rain n.→rainy adj.,wind n.→windy adj.)。2. 即时练习: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如 “We ______ (have) class indoors when it rains. / Look! It ______ (rain) outside.”);将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如 “wind→______”)。 1. 记录考点笔记,标记易混点(如 “看到 now 用现在进行时”),提问疑惑(如 “snow 的形容词是 snowy 吗?”)。2. 完成练习,举手分享答案,说明理由(如 “第一空用 have,因为 usually 表常规,用一般现在时”),纠正错误。 聚焦单元高频考点,结合实例辨析易混知识;即时练习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Part7:随堂小练(3min) 发放练习卷:① 选择正确时态(如 “It ______ (is/was) cloudy yesterday, so we ______ (stay/stayed) at home.”);② 补全天气报告句子(如 “Date: Oct 20; Weather: ______ (晴朗的), temp 18-25℃, suggestion: ______”);③ 找出句子错误并改正(如 “It is rain now. → ______”)。 1. 限时 3 分钟独立完成,遇到疑问标记 “?”。2. 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行批改,同桌互助解答标记的疑问(如 “yesterday 为什么用 was?因为是过去时间”)。 即时检测单元知识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 “自评 + 互助” 解决简单问题,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情,为后续辅导提供依据。Part8:家庭作业 基础作业:1. 背诵 Unit 2 核心词汇(天气类、活动类)及 3 个核心句型;2. 完善课堂上的家庭天气观察记录,补充至 3 天内容。进阶作业:根据完善后的观察记录,写 80 词左右的家庭天气小报告(含天气总结、家人活动、整体感受)。拓展作业:和家人合作制作 “家庭一周天气海报”,用英语标注每天的天气、活动与建议,张贴在家中。 记录各层级作业要求,明确 “基础作业必做,进阶 / 拓展作业选做 1 项”,标注完成时间(如 “基础作业明天交”)。 分层作业遵循 “双减” 政策,兼顾知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进阶)与兴趣培养(拓展),注重语言在家庭场景中的实际运用,避免机械操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优点:1. 以 “班级天气小管家” 任务贯穿课堂,实现单元知识的系统梳理与实践应用,学生参与度高;2. 分层任务(填表 - 报告 - 家庭观察)符合学生基础差异,能兼顾不同水平学生;3. 即时练习与考点速递结合,落实知识的即时巩固。 改进:1. 少数学生整理天气数据时速度较慢,下次课可提前提供 “一周天气参考数据”,帮助其快速进入任务;2. 家庭观察记录的语言指导可更细致,如提供 “家人活动常用动词(read, cook, do homework)”;3. 可增加 “天气词汇小游戏”(如猜词接龙),进一步活跃复习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