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第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设计(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第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2a-2d)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A (2a-2d) 课时课型 第 2 课时听说读写整合课
主题情境 人与自我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本课语篇聚焦 “校园露营活动”,包含两段核心内容:Lucy 记录的愉快露营经历(如搭建帐篷、烤制棉花糖、夜间观星),以及 Mike 分享的意外插曲(帐篷漏雨、丢失手电筒,最终在同学帮助下解决问题)。语篇以 “短文 + 对话” 形式呈现,为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连贯事件提供语境。 【Why】通过露营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掌握 “描述事件发展过程” 的语言技能(如时间顺序、原因表达),同时领悟 “遇到困难时互助合作” 的意义。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提升连贯表达能力,培养积极应对问题的心态。 【How】语篇通过 “短文叙述 + 对话补充” 的结构,Lucy 的短文用 “First...Then...Finally” 梳理露营流程,融入 “set up the tent”“made marshmallows” 等动作表达;Mike 的对话以 “because” 解释感受(如 “I felt worried because I lost my flashlight”),自然融入 “leak”“help out” 等词汇,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言逻辑与用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一般过去时基础用法,能描述简单经历,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叙述连贯事件时,易遗漏 “first, then, finally” 等时间顺序词,导致逻辑混乱;二是表达 “事件与感受的关联” 时,难以准确使用 “because” 连接原因;三是部分学生对 “set-set”“make-made” 等不规则动词过去式仍易混淆。教学中需通过具象化工具(如时间轴)和分层任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课标要求 能听懂含时间顺序的简短语篇,提取事件发展的关键步骤与人物感受。 能运用一般过去时,结合时间顺序词描述完整事件,并用 “because” 说明原因。 能参与小组讨论,清晰分享个人经历,基本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表达连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准确识别并运用 5 个新的不规则动词过去式(set-set, make-made, break-broke, find-found, help-helped),掌握 3 个时间顺序词(first, then, finally)的用法,能完成 “动词 - 过去式 - 场景” 的匹配练习。(学习理解) 从 2a 短文和 2b 对话中,提取 Lucy 与 Mike 露营的事件流程(准备 - 过程 - 结果)及感受原因,填写时间轴表格,并与同伴用核心句型模拟对话。(应用实践) 3. 结合自身经历,用英语描述一次 “有困难但解决了” 的难忘事件,包含时间顺序和原因说明(如 “First I forgot my keys, then my mom helped me, so I wasn’t late”),并在小组内展示。(迁移创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时间顺序词(first, then, finally)的运用,能提取语篇中事件发展的关键步骤;准确使用 “because” 连接事件与感受,巩固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难点:在连贯叙述中自然融入时间顺序词与原因表达,避免逻辑断层;准确运用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描述复杂事件过程。
核心语言 【核心词汇】camping(露营)、tent(帐篷)、marshmallow(棉花糖)、flashlight(手电筒)、leak(漏雨)、help out(帮忙)、worried(担心的)、pleased(高兴的) 【核心句型】1. Time order: First, we set up our tents. Then, we made marshmallows over the fire. Finally, we watched the stars.(时间顺序:首先,我们搭起帐篷。然后,我们在火上烤棉花糖。最后,我们看星星。)2. Reason expression: Mike felt worried because he lost his flashlight.(原因表达:迈克很担心,因为他丢了手电筒。)3. Experience sharing: I had a great day because my friends helped me when I was in trouble.(经历分享:我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因为我遇到困难时朋友们帮了我。)
教学工具 PPT(含露营场景图、时间轴模板、不规则动词卡片)、语篇短文打印稿、音频播放器、小组任务单
教学策略 语篇分析法、时间轴梳理法、分层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art1:情景导入(3min) 1. 教师展示一组校园露营照片(搭帐篷、烤棉花糖),提问:“Have you ever joined a camping activity What did you do there ”2. 播放 15 秒露营场景音频(含 “set up tent”“laugh” 等声音),引导学生猜测活动:“What can you hear Guess what they are doing.” 1. 观察图片,用简单英语分享露营经历(如 “I went camping last year.”)。2. 听音频猜活动,说出关键词(如 “tent”“cook”)。 以生活化的露营场景激活兴趣,通过 “图片 + 音频” 调动多感官,自然引出本课主题,唤醒已有词汇储备。
效果评价:师评 + 自评。教师观察学生能否主动关联自身经历;学生自评是否能准确说出 2 个以上露营相关词汇,教师针对性补充。
Part2:学习理解(10min) 1. 教师呈现 2a 短文(Lucy 的露营日记),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用 “△” 标出时间顺序词(first, then, finally),用 “○” 圈出动词过去式。2. 开展 “动词配对” 游戏:教师出示动词原形卡片(如 make),学生找出对应的过去式卡片(made)并搭配场景(如 “made marshmallows”)。3. 结合短文,讲解 “because” 的用法:以 “Lucy was pleased because she saw beautiful stars” 为例,拆解 “事件 + 原因” 结构。 1. 阅读短文标记关键词,小组内核对时间顺序词与动词过去式。2. 参与配对游戏,举手展示搭配结果,纠正错误(如 “break” 误配 “breaked” 时及时提醒)。3. 记录 “because” 用法示例,尝试用 “我高兴因为______” 造句。 通过语篇标记培养信息提取能力;游戏巩固不规则动词;例句拆解降低原因表达难度,为后续应用铺垫。
效果评价:小组互评 + 师评。小组内检查关键词标记准确性;教师观察游戏中动词配对正确率,针对高频错误(如 break-broke)集中讲解。
Part3:应用实践(11min) 1. 播放 2b 对话音频(Mike 与老师谈露营意外),任务 1:听第一遍找出 Mike 的两个问题(帐篷漏雨、丢手电筒);任务 2:听第二遍填写时间轴表格(时间、事件、解决办法)。2. 小组合作:根据表格内容,模拟 Mike 与老师的对话,要求融入 “first, then” 和 “because”(如 “First my tent leaked, so I was wet. Then my friends helped me fix it because they are kind.”)。3. 选取 2 组展示对话,教师引导全班关注时间词与原因表达的准确性。 1. 听音频完成任务,核对答案时说明 “如何找到关键信息”(如听到 “problem”“but” 等提示词)。2. 小组内分配角色(Mike、老师),编写对话并排练,调整语言表达。3. 观看展示,用 “√/×” 标记同伴是否正确使用目标语言。 通过分层听力任务培养抓取细节的能力;对话模拟将知识转化为语言实践;互评环节强化目标语言的运用意识。
效果评价:师评 + 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话中时间词与原因表达的自然度;小组从 “发音清晰”“逻辑连贯” 维度互评,提出改进建议。
Part4:迁移创新(11min) 1. 教师展示 “我的难忘事件” 示例:用时间轴呈现 “忘带作业→向同学借笔记→按时交作业”,并配英语描述(含 “first, because”)。2. 小组讨论:“Share a time you had a problem but solved it. Use first, then, because.”,学生在任务单上简单记录关键词(如 “forgot keys→mom brought→not late”)。3. 每个学生用 3-5 句话分享经历,小组内推选 1 人向全班展示,教师用贴纸奖励表达流畅的学生。 1. 观察示例,理解 “时间轴 + 语言” 的结合方式,补充自己的经历关键词。2. 小组内轮流分享,互相提醒使用目标语言(如 “忘记说 then 时帮忙补充”)。3. 全班展示,认真倾听并鼓掌鼓励,学习他人的表达亮点。 示例降低创作难度;小组讨论提供安全的表达环境;分享环节实现知识迁移,培养连贯表达能力。
效果评价:自评 + 师评。学生自评是否完整使用时间词与原因表达;教师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与语言的准确性,对有创意的表达(如 “finally we ate ice cream to celebrate”)特别表扬。
Part5:回顾总结(2min) 教师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核心:左侧 “语言工具”(时间顺序词、不规则动词、because 句型),右侧 “能力目标”(提取事件、模拟对话、分享经历),引导学生齐声复述关键内容。 跟随思维导图,主动说出 “今天学了 first/then,用来描述事件顺序” 等要点,补充遗漏的动词过去式。 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Part6:考点速递(5min) 1. 讲解核心考点:① 时间顺序词的辨析(first 强调开始,then 表承接,finally 表结束);② “because” 与 “so” 的区别(不可同时使用,如 “Because it rained, we stayed in” 正确,“Because it rained, so we stayed in” 错误)。2. 即时练习:用 “first, then, because” 补全句子(如 “______ I woke up late, ______ I ran to school, ______ I didn’t miss class ______ my bike was fast.”)。 1. 记录考点笔记,标记易混淆点(如 “because 和 so 不能一起用”)。2. 独立完成练习,举手分享答案,说明填写理由(如 “第一个空用 Because,因为后面是原因”)。 聚焦高频考点,结合实例辨析易混点;即时练习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应试能力。
Part7:随堂小练(3min) 发放练习卷:① 选择正确的时间顺序词(如 “______ (Then/Finally), we went home after camping.”);② 用动词过去式填空(如 “She ______ (make) a card for her friend yesterday.”);③ 用 “because” 连接句子(如 “He was happy. He got a gift. → He was happy because he got a gift.”)。 1. 限时 3 分钟独立完成,遇到疑问标记 “?”。2. 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行批改,同桌互助解答标记的疑问。 即时检测核心知识掌握情况,通过 “自评 + 互助” 解决简单问题,为教师后续辅导提供依据。
Part8:家庭作业 基础作业:1. 背诵本课 5 个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及 3 个时间顺序词;2. 用 “first, then, finally” 写 3 句话描述 “放学回家的流程”。进阶作业:写 80 词左右的短文,描述一次 “有困难但解决了” 的经历,包含原因说明。拓展作业:制作 “我的难忘一天” 时间轴海报,在每个时间点配 1 句英语描述(用一般过去时)。 记录各层级作业要求,明确 “基础作业必做,进阶 / 拓展作业选做 1 项”。 分层作业遵循 “双减” 政策,兼顾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注重语言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1. 用 “时间轴” 梳理事件,帮助学生理清逻辑,突破 “连贯叙述” 难点;2. 分层任务设计合理,基础弱的学生能完成配对练习,基础好的学生可创作短文;3. 露营主题贴近生活,学生参与热情高。 改进:1. 部分学生在短文写作中仍遗漏 “because”,下次课可增加 “句子拼接” 练习(如给出事件和原因,让学生用 because 连接);2. 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低,可采用 “轮值发言人” 制度,确保每人都有表达机会;3. 可加入露营相关的英文儿歌,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