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数学 期中考点大串讲串讲02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考场练兵典例剖析010203目录考点透视01 考点透视考点1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代数式,等式仍成立.用符号语言和量词表示上述等式的性质:(1)如果a=b,则对任意c,都有a+c=b+c;(2)如果a=b,则对任意不为零的c,都有ac=bc.考点2 方程组的解集方程组中,由两个方程的解集____________称为这个方程组的解集.状元随笔 当方程组中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时,方程组的解集可能有无穷多个元素,此时,如果将其中一些未知数看成常数,那么其他未知数往往能用这些未知数表示出来.得到的交集考点3 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称为不等式的解集.对于由若干个不等式联立得到的不等式组来说,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称为不等式组的解集.知识点二 绝对值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称为绝对值不等式.知识点三 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及中点坐标公式(1)距离公式:一般地,如果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即A(a),B(b),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2)中点坐标公式:A(a),B(b),线段AB的中点M对应的数为x,则x=________.|a-b|考点4.两个实数大小比较考点5.不等式的性质(3)可加性:a>b a+c____b+c;a>b,c>d a+c____b+d;(4)可乘性:a>b,c>0 ac____bc;a>b,c<0 acb>0,c>d>0 ac____bd;(5)可乘方性:a>b>0 an____bn(n∈N,n≥2);2.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a>b b(2)传递性:a>b,b>c a>c;考点6.一元二次不等式考点7.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考点8. 一元二次函数图象变换考点9. 一元二次函数y=a(x-h)2+k(a≠0)的性质考点10. 基本不等式 两个重要的不等式1.基本不等式2.两个重要的不等式(1)a2+b2≥________(a,b∈R),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考点1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已知x,y都是正数,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______.(2)已知x,y都是正数,如果x+y的和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________.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1)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忽略某个条件,就会出错.(2)一定要尽量避免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若必须多次使用,则一定要保证它们等号成立的条件一致(等号同时成立).提醒常用结论02 典例透析考点透视考点1 因式分解【例题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3x+2=___________;(2)x2+37x+36=___________;(3)(a-b)2+11(a-b)+28=______________;(4)4m2-12m+9=___________.解析:(1)x2-3x+2=(x-1)(x-2);(2)x2+37x+36=(x+1)(x+36);(3)(a-b)2+11(a-b)+28=[(a-b)+4][(a-b)+7]=(a-b+4)(a-b+7);(4)4m2-12m+9=(2m-3)2.(x-1)(x-2)(x+1)(x+36)(a-b+4)(a-b+7)(2m-3)2考点透视考点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例题2】如果方程-8=-的解集与方程4x-(3a+1)=6x+2a-1的解集相同,求式子a-的值.解析:解方程-8=-,去分母,得2(x-4)-48=-3(x+2),去括号,得2x-8-48=-3x-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50,系数化为1,得x=10.把x=10代入方程4x-(3a+1)=6x+2a-1,得4×10-(3a+1)=6×10+2a-1,解得a=-4.当a=-4时,a-=-4-=-.考点透视考点3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题3】用因式分解法求下列方程的解集:(1)x=x;(2)(x-3)2+2x-6=0;(3)9(2x+3)2-4(2x-5)2=0.考点透视考点3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1)x=0,即x=0,所以x1=0,x2=,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2)(x-3)2+2(x-3)=0,(x-3)(x-3+2)=0,所以x-3=0或x-1=0,所以x1=3,x2=1,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3,1}.(3)[3(2x+3)+2(2x-5)][3(2x+3)-2(2x-5)]=0,所以(10x-1)(2x+19)=0,所以10x-1=0或2x+19=0,所以x1=,x2=-.所以该方程的解集为.考点透视考点4 方程根个数的判断及应用【例题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2x+k=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k的范围.(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Δ=(-2)2-4×3k=4(1-3k).(1)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0,即4(1-3k)>0,所以k<.(2)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0,即4(1-3k)=0,所以k=.考点透视方法归纳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2=;(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考点透视考点5 直接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计算【例题5】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的两根为x1与x2,求下列各式的值:;(2)|x1-x2|.【解析】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x1x2=-2.(1)由上有=(x1+x2)2-2x1x2=-2×(-2)=.(2)因为(x1-x2)2=(x1+x2)2-4x1x2=-4×(-2)=,所以|x1-x2|==.考点6 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系数的值或范围【例题6】 (1)关于x的方程x2-(m+6)x+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x1+x2=x1x2,则m的值是( )A.-2或3 B.3 C.-2 D.-3或2(2)已知:方程2x2-(k+1)x+k+3=0的两根之差为1,则k的值为________.C-3或9考点6 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字母系数的值或范围解析:(1)∵x1+x2=m+6,x1x2=m2,x1+x2=x1x2,∴m+6=m2,解得m=3或m=-2.∵方程x2-(m+6)x+m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m+6)]2-4m2=-3m2+12m+36=0,解得m=6或m=-2.∴m=-2.(2)设x1,x2为方程的两个根,则,|x1-x2|=1,-2(k+3)=1,k=9或k=-3.检验当k=9或k=-3时,Δ≥0成立.考点7.比较大小考点8.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考点9.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考点10.求一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点11.一元二次函数图象的变换考点12.解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考点12.解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考点13.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考点14. 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考点14. 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考点15.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考点16.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无条件求最值考点17.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有条件求最值考点18.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考点18.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考点19.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点20.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考点21.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考点22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常数代换法C考点23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消元法【例题23】若正数x,y满足x2+xy-3=0,则4x+y的最小值是( )B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1)知和求积的最值:“和为定值,积有最大值”.但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具备条件——正数;②验证等号成立.(2)知积求和的最值:“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直接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但要注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3)构造不等式求最值:在求解含有两个变量的代数式的最值问题时,通常采用“变量替换”或“常数1”的替换,构造不等式求解.反思感悟03 考场练兵1.不等式-x2+3x+10>0的解集为( )A.(-2,5)B.(-∞,-2)∪(5,+∞)C.(-5,2)D.(-∞,-5)∪(2,+∞)AA 由-x2+3x+10>0得x2-3x-10<0,解得-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