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 2026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5 分。
1.已知集合 = { ∣ ∈ N,且 ≤ 5}, = 2,4 , = 2,3 ,则 ( ∪ ) =( )
A. 1,5 B. {2} C. 0,1,5 D. 3,4
2.在 中,“sin2 = sin2 ”是“ =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设 = log 7, = 21.13 , = 0.83.1,则( )
A. < < B. < < C. < < D. < <
4.根据分类变量 与 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 2 = 2.974.依据 = 0.05 的独立性检验,结论为( ).
0.1 0.05 0.01 0.0050.001
2.7063.8416.6357.89710.828
A.变量 与 不独立
B.变量 与 不独立,这个结论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C.变量 与 独立
D.变量 与 独立,这个结论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5.函数 = 3 3 cos π π在区间 2 , 2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第 1页,共 9页
6.将 6 名志愿者安排到 4 个不同的社区进行创文共建活动,要求每个社区至少安排 1 名志愿者,每名志愿
者只能到一个社区,则不同排法共有( )
A. 480 种 B. 1560 种 C. 2640 种 D. 640 种
7 ( ) =
2 + 2 + 3, ≤ 1
.若函数 + 1, > 1是 上的减函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 3, 1] B. ( ∞, 1] C. [ 1,0) D. [ 2,0)
8.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圆的半径分别为 1 和 3,母线为 2 2,则圆台的表面积为( )
A. 263 π B. 10 + 8 2 π C. 10 + 16 2 π D. 18π
9.若定义在 的奇函数 ( )在( ∞, 0)单调递减,且 (2) = 0,则满足 ( 1) ≥ 0 的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1] ∪ [3, + ∞) B. [ 3, 1] ∪ [0,1] C. [ 1,0] ∪ [1, + ∞) D. [ 1,0] ∪ [1,3]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0.(1 + 2 )7的展开式中第 4 项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1.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 1, 2 ,若 ( > 3) = 0.1,则 (1 ≤ ≤ 3) = .
12.曲线 = 2 2 ln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 .
13 2 1 3.已知甲 乙 丙三人参加射击比赛,甲 乙 丙三人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分别为3 , 2 , 5,且每个人射击相互独
立,若每人各射击一次,则三人中恰有两人命中的概率为 ;在三人中恰有两人命中的前提下,甲命中
的概率为 .
1 3
14 ( ) + , ≥ 2,.已知函数 ( ) = 2 4 若函数 ( ) = ( )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log2 , 0 < < 2.
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 ( )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对于任意的 ∈ R 均有 (4 + ) + ( ) = 0.当 ∈ [ 1,0)时,
( ) = 2 ,则 (1) + (2) + + (2022) = .
16.在 中,角 、 1、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已知 = 6, = 2 , cos = 4.
(1)求 的值;
(2)求 sin 的值;
(3)求 sin(2 )的值.
17.如图,在三棱锥 中, ⊥平面 ,∠ = 90°, , , 分别是棱 , , 的中点, = =
1, = 2.
第 2页,共 9页
(1)求点 到直线 的距离
(2)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18.巴东一中组织庆五一教职工篮球活动,我们年级有 10 名教职工参加,其中有 6 名理科教师、4 名文科
教师,为活动的需要,要从这 10 名教师中随机抽取 3 名教职工去买比赛服装.
(1)已知 10 名教师中有 2 名班主任,求抽取的 3 名中至少有 1 名班主任的概率;
(2)设 表示抽取的 3 名教师中文科教师的人数,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9.如图, 是边长为 3 的正方形,平面 ⊥平面 , // , ⊥ , = 2 6, = 3 6.
(1)求证:面 ⊥面 ;
(2)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3) 在线段 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平面 与平面 的夹角的大小为 60°?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已知函数 ( ) = ln ( ∈ ).
(1) = 1 时,求函数 ( )在 = 1 处的切线方程;
(2)讨论函数 ( )的单调性;
第 3页,共 9页
(3)证明不等式e 2 > ( )恒成立.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280
11.0.4/25
12. + 1 = 0
13.1330
10
; 13
14.( 34 , 1)
15. 12## 0.5
16.【详解】(1) 1因为 2 = 2 + 2 2 cos ,即 6 = 2 + 2 + ,而 = 2 ,代入得 6 = 4 2 + 2 + 22 ,
解得: = 1.
(2)由(1)可求出 = 2,而 0 < < π,所以 sin = 1 cos2 = 15 sin 4 ,又sin = sin ,所以 sin = =
2× 154 10
6 = 4 .
(3) 1 π因为 cos = 4,所以2 < < π
π
,故 0 < < 2,又 sin = 1 cos
2 = 154 ,所以 sin2 = 2sin cos =
2 × 1 × 15 = 154 4 8 ,cos2 = 2cos
2 1 = 2 × 116 1 =
7
8,而 sin =
10
4 ,所以 cos = 1 sin
2 =
6
4 ,
故 sin(2 ) = sin2 cos cos2 sin = 15 × 6 7 10 108 4 + 8 × 4 = 8 .
第 5页,共 9页
17.【详解】(1)三棱锥 中, ⊥平面 , , 平面 ,则 ⊥ , ⊥ ,
又∠ = 90°, = = 1, = 2,则 = 2, = = 5,
1
cos∠ = 2
1 3
= 10,sin∠ = 10,
于是等腰 腰 3上的高 = sin∠ = 5,
由 , 分别是棱 , 的中点,得 // , 是 的中位线,
1 3 5所以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2 = 10 .
(2)依题意:以 为坐标原点,直线 , , 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又 , , 分别是棱 , , 的中点, = = 1, = 2,
得 (0,0,0), (0,0,2), (0,1,0), (0, 12 , 1), (
1
2 , 0,0), (1,0,0), (
1 , 12 2 , 0),
= (0,0,2), = ( 1 1则 2 , 2 , 1), = (0,
1
2 , 0),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
= 1 12 + 2 + = 0则 ,取 = 1,则 = (2,0,1),
= 12 = 0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sin = |cos , | = | | = 2 = 5,
| || | 5×2 5
所以直线 与平面 5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5 .
(3) 1由(2)知 = (0, 2 , 1), = (2,0,1),

点 到平面 = | | = 1 = 5的距离 | | 5 5 ,
所以点 5到平面 的距离为 5 .
18.【详解】(1)由于 10 名教师中有 2 名班主任,则 10 名教师中有 8 名不是班主任,
若抽取的 3 名中没有班主任,则有C38种抽法,从 10 名教师中随机抽取 3 名教职工的方法有C310种,
第 6页,共 9页
C3
故抽取的 3 8名中至少有 1 名班主任的概率为 = 1 8 =
C310 15
(2) 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
C0C3 20 1 C1C24 6 60 1 ( = 0) = 3 = 120 = 6 , ( = 1) =
4 6
3 = 120 = 2 ,C10 C10
C2 14C6 36 3 C34C0 4 1 ( = 2) = = 6
C310 120
= 10 , ( = 3) = 3 = = ,C10 120 30
故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1 1 3 1
6 2 10 30
1
故期望为: ( ) = 0 × 6 + 1 ×
1 + 2 × 3 + 3 × 1 62 10 30 = 5
19.【详解】(1)证明:因为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平面 ,且 ⊥ ,所以 ⊥平面 ,
又因为 平面 ,所以 ⊥ ,
由四边形 为正方形,可得 ⊥ ,
又由 ∩ = ,且 , 平面 ,所以 ⊥平面 .
(2)解:因为 , , 两两垂直,所以以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可得 (3,0,0), (3,0,2 6), (0,0,3 6), (3,3,0), (0,3,0),
则 = (3, 3,0), = ( 3, 3,3 6), = (3,0, 6),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 ),则{ = 3 3 + 3 6 = 0,
= 3 6 = 0
取 = 6,可得 = 2 6, = 3,可得 = ( 6, 2 6, 3),

所以 cos , = 3 6 13
|
=
| | | 3 2 39
= 13 ,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sin = |cos , | = | | | 3 6| 13
|
= 3 2 39 = | | | 13
13所以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3 .
(3)解:假设在线段 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设 (3,0, ), 0 ≤ ≤ 2 6,
则 = (0, 3, ),
第 7页,共 9页
= 3 + = 0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 1 11 1, 1),则{
,
= 3 1 3 1 + 3 6 1 = 0
取 1 = ,可得 = (3 6 , , 3),
由(1)知 ⊥平面 ,所以 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即 = (3, 3,0),

则 cos , = | | = |9 6 6 | = cos60
= 1,
| | | | 3 2 (3 6 )2+ 2+9 2
整理得 2 2 6 6 + 15 = 0 = 6 = 5 6,解得 2 或 2 (舍去),
60 1故在线段 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 ,使得平面 与平面 的夹角的大小为 ,此时 = 4.
20.【详解】(1) = 1 时, ( ) = ln ,依题意切点坐标为(1, 1),
′( ) = 1 1,所以函数 ( )在 = 1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1) = 0,
故函数 ( )在 = 1 处的切线方程为 + 1 = 0,即 = 1.
(2) ( ) 1的定义域为(0, + ∞), ′( ) = ,
当 ≤ 0 时, ′( ) > 0 恒成立,所以 ( )在(0, + ∞)上单调递增;
1
当 > 0 时,令 ′( ) = 0,得 = ,
∈ (0, 1 )时,
′( ) > 0, ( )单调递增,
∈ ( 1 , + ∞)时,
′( ) < 0, ( )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当 ≤ 0 时, ( )在(0, + ∞)上单调递增;
当 > 0 时, ( ) 1 1在(0, )上单调递增,在( , + ∞)上单调递减.
第 8页,共 9页
(3)要证e 2 > ( )恒成立,即证e 2 > ln 恒成立,
令 = 1, ( ) = ln ,由(2)可知,
(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 ) ≤ (1) = 1 恒成立,
即有 > 0 时 1 ≥ ln 恒成立,当且仅当 = 1 时取“=”号,
亦有 1 ≥ ln 即 ≥ + 1 恒成立,当且仅当 = 0,即 = 1 时取“=”号.
所以一方面e 2 ≥ 2 + 1 = 1,当且仅当 2 = 0,即 = 2 时取“=”号,
另一方面 1 ≥ ln 恒成立,当且仅当 = 1 时取“=”号,
所以e 2 > ln 恒成立,原不等式得证.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