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4课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为核心,结合二年级学生具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创作、对 “花朵”“成长” 有直观认知的特点,通过情境导入、立体花朵制作、创意造型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花朵的形态美与象征意义。教学中渗透 “学生如花朵、教师如园丁” 的情感联结,让学生在制作扭扭棒花朵、超轻黏土玫瑰、纸绣球花的过程中,掌握基础手工技巧,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与自我表达能力,为后续艺术创作积累实践经验。
学习目标 1. 文化理解:理解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的象征意义,感受成长中教师的关爱,知道艺术创作能表达自我与情感联结。
2. 艺术表现:认识扭扭棒、超轻黏土、彩纸等材料的特性,掌握至少一种立体花朵(扭扭棒花朵 / 超轻黏土玫瑰 / 纸绣球花)的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基础花朵造型。
3. 创意实践:结合自身特点,用文字或图案装饰花朵作品表现 “自己的花”,尝试与同学合作,用身体组成 “花朵” 造型,培养想象力与合作能力。
4. 审美感知:观察不同花朵的形态、色彩美(如玫瑰的层叠花瓣、绣球花的团聚形态),感受手工花朵的立体质感,体会 “每朵花有独特花期” 的审美内涵。
教学重点 认识三种立体花朵的制作材料与基础步骤,能独立完成一种立体花朵作品,并尝试用作品表达自我。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 “自我特点” 与花朵形象结合(如用鲜艳黏土表现活泼性格),在合作造型游戏中协调肢体,展现花朵的动态美。
教学准备 1. 教具:各色扭扭棒、超轻黏土、彩纸、剪刀(圆头安全款)、胶水、固体胶;三种花朵成品范例;“花朵成长” 动画短片(含园丁浇水场景);花朵形态参考图(不同花瓣、花蕊样式)。
2. 学具:每人 1 套基础材料(扭扭棒 2-3 根 / 超轻黏土 1-2 块 / 彩纸 1 张)、安全剪刀 1 把、画笔(用于装饰)、小卡纸(用于写 “我的花” 描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 “花朵成长” 动画短片,提问:“短片里的小花怎么长大的?谁帮助了它?”
2. 结合短片引出主题:“我们就像这些小花,老师就像园丁,用知识和爱照顾大家。今天我们一起做‘自己的花’,看看你是一朵什么样的花!”
展示三种花朵成品范例,引导观察:“这些花用什么材料做的?它们的花瓣、花蕊有什么不一样?” 观看短片,回答问题,联想老师平时的关心(如 “老师教我们写字,像园丁浇水”)。
观察成品范例,说出材料,描述花朵形态。 用动画创设情境,快速建立 “学生 - 花朵”“教师 - 园丁” 的情感联结;展示成品激发创作兴趣,为后续制作做铺垫。
讲授新课 材料与步骤讲解:
扭扭棒花朵:手持材料演示 “绕(扭扭棒绕出花瓣形状)→穿(穿入花杆固定)→扭(扭紧接口)→固定(调整花瓣位置)”,强调 “绕的时候轻轻用力,避免折断”。
超轻黏土玫瑰:演示 “揉球→压圆片→叠圆片(6 片)→卷起(从右往左)→调整花瓣”,提醒 “压圆片时力度均匀,卷的时候要紧凑”。
纸绣球花:简化步骤为 “剪(剪彩纸成细条)→卷(纸条卷出弧度)→贴(贴成球状)→粘花蕊(用小黏土做花蕊)”,展示安全剪刀使用方法(“剪刀尖不对人,慢慢剪”)。
创意引导: 提问:“如果你是一朵花,你会是什么颜色?有什么特别的装饰?(如 “爱唱歌的花可以画个小音符”)”,出示装饰范例(画笑脸的黏土花瓣、写 “勇敢” 的扭扭棒花萼)。 专注观看演示,记住关键步骤(如 “黏土玫瑰要叠 6 片圆片”),模仿老师的动作(如用手比划 “卷” 的动作)。
思考并分享自己的 “花”:如 “我想做红色的花,因为我很热情,要在花瓣上画星星”。 分步演示降低手工难度,符合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结合自我特点的引导,让创作更有针对性,避免 “千花一面”。
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选择一种喜欢的材料,做一朵‘自己的花’,可以用画笔在作品上画装饰,或在小卡纸上写一句话描述你的花(如‘我是一朵爱笑的向日葵’);完成后可以和同桌小声交流自己的作品。”
巡视指导:
对制作困难的学生:“扭扭棒绕不圆?试试先绕在铅笔上;黏土卷散了?慢慢卷,最后用手指压一下接口。”
对装饰犹豫的学生:“想想你最喜欢的东西,比如小蝴蝶,画在花瓣上就很特别啦!” 选择材料,按照步骤制作花朵,专注完成造型后,用画笔装饰,或在小卡纸上写描述。
遇到问题举手请教,完成后和同桌分享:“我做的是紫色的花,因为我喜欢紫色,我写的是‘我是一朵爱读书的花’。” 明确任务让学生有目标感,分层指导帮助不同水平学生完成作品;同桌交流环节培养表达能力,强化 “自我与作品” 的联结。
课堂展示 邀请 3-4 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引导介绍:“你的花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选这种花 / 颜色?它代表你的什么特点?”
组织 “身体开花” 游戏:“现在我们变成‘班级花园’,请 4 人一组,商量谁当‘花芯’、谁当‘花瓣’,用身体摆出一朵花的样子,老师来拍照记录!” 上台展示作品,清晰介绍,认真倾听他人分享。
分组讨论并合作摆造型(如 1 人蹲在中间当花芯,3 人围在周围张开手臂当花瓣),感受合作的乐趣。 展示环节增强自信心,强化 “作品表达自我” 的认知;身体造型游戏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培养合作意识与动态审美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做扭扭棒、黏土、纸做的花,还知道了每朵花就像每个同学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长节奏,老师会像园丁一样陪着大家长大。”
表扬亮点:“有的同学把自己的爱好画在了花瓣上,特别有想法;小组合作的‘身体花’摆得很整齐,特别美!” 回顾本节课内容,看着自己的作品,分享感受(如 “做黏土花很开心,我觉得自己的花最好看”),体会成长的美好。 梳理知识与情感,肯定学生的创意与努力,让学生在成就感中结束课堂,深化 “花朵与成长” 的情感认知。
拓展提高 布置作业:“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里的材料(如旧报纸、毛线)再做一朵‘家庭花’,明天带来和大家分享。”
展示 “花朵心愿墙”:“把你的‘花’和小卡纸贴在心愿墙上,我们的班级花园会越来越美!” 记住作业任务,兴奋地说 “我要和妈妈用毛线做花”。
有序将作品贴在心愿墙,欣赏班级 “花园”,期待明天的分享。 拓展作业将艺术创作延伸到家庭,增进亲子互动;心愿墙让作品有展示载体,营造持续的审美氛围。
板书设计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一、材料:扭扭棒、超轻黏土、彩纸、安全剪刀
二、花朵做法(简笔画示步骤):
1. 扭扭棒花:绕→穿→扭→固定
2. 黏土玫瑰:揉→压→叠→卷
3. 纸绣球花:剪→卷→贴→粘花蕊
三、我的花:(预留贴作品区域)
四、班级花园:(贴 “身体开花” 游戏照片区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二年级学生对立体花朵制作兴趣浓厚,多数能独立完成一种作品,且在 “我的花” 装饰环节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合作造型游戏参与度高。但存在不足:部分学生使用安全剪刀时动作不熟练,剪纸条速度慢;少数学生在 “自我与花朵结合” 时思路较局限,装饰较简单;小组造型时个别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弱,需要同伴帮助。后续教学需优化:提前增加 5 分钟 “安全剪刀练习”(剪直线、曲线);准备 “自我特点参考卡”(如 “爱运动→画小篮球”);造型游戏前先示范 1-2 组经典造型,降低合作难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