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5:D C A B B6-10:D A D B C11-15:A C B A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16.(20 分)(1) ①光伏电板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植被生长提供湿润环境(2 分);②光伏电板阻挡风力,减弱风沙侵蚀,抑制土地沙化扩张(2 分);③电板下方阴影区温度适宜,利于草本植物萌发和生长,逐步恢复草原生态(2 分)。(2) ①土壤为粉砂壤,质地疏松,通气性好,利于蔬菜根系呼吸(2 分);②粉砂壤保水保肥能力适中,既能满足蔬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能减少养分流失(2 分);③位于澴河河漫滩,土壤受河流冲积影响,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充足(2 分);④河漫滩地势平坦,土壤层深厚,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空间(2 分)。(3) ①光伏电板遮挡太阳辐射,减少蔬菜光合作用所需光照,导致作物光合效率下降,产量降低(2 分);②电板下方光照不足,影响蔬菜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合成,品质降低(2分);③农田被铁网围住,菜农管理不便,且可能影响土壤透气性和微生物活动,进一步影响蔬菜生长(2 分)。17.(19 分)(1) 红海地区: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2 分);波罗的海地区: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气温年较差小(2 分)。(2) 差异:红海盐度远高于波罗的海(3 分)。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①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地表径流补给量大,稀释海水(2 分);②纬度较高,气温低,海水蒸发量小(2 分);③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不畅,高盐度海水难以进入(2 分)。(3) ①第四纪冰期时,欧洲西海岸被冰川覆盖,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形成 U 型谷(2 分);②冰期结束后,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2 分);③海水入侵 U 型谷,形成狭长幽深的峡湾(2 分)。18.(16 分)(1) ①河流携带的泥沙,通过陆地径流注入泻湖(2 分);②潮汐作用带来的海洋泥沙,经潮汐通道进入泻湖(2 分);③沙岛自身受海浪、风力侵蚀产生的泥沙,搬运至泻湖一侧沉积(2 分)。(2) ①海浪搬运近岸泥沙,在离岸一定距离处受海底地形阻挡,泥沙沉积形成沙岛(2 分);②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经海浪改造和搬运,逐步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岛(2分)。(3) ①陆地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泻湖(2 分);②泻湖内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搬运能力下降(2 分);③泥沙在河流入泻湖口处逐渐沉积,形成扇形堆积体,即三角洲(2 分)。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考试时间:2025 年 1 月 17 日下午 14:30-17:05 试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 1-2 小题。1.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我国太阳辐射量西多东少南多北少B .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欠缺主要受海拔因素影响C .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热资源充足D .由于海拔高、晴天多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AB R A E Mh A A A =2. 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法可信的是 ( )①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②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地区低③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活动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④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太阳活动A .①② B . ①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农业生产中光热资源至关重要,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 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肥、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 3-4 小题。3.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在 地膜类型选择和应用原理解释上正确的是 ( )A .选择透明地膜,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B .选择透明地膜,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 .选择银光地膜,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 .选择黑地膜,阻挡了地面短波辐射散失4.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短波辐射,保持地温 B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增加光效C .反射太阳长波辐射,保持土壤水分 D .吸收太阳长波辐射辐射,增加地温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用绿化带锁住塔克拉玛干沙漠 2024 年 11 月 28 日 10 时 37 分, 在中国新疆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 50 米、长100 米空白区被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 3046 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合龙。卫星遥感影像显示,这是世界最长的环 沙漠绿色生态屏障。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图”据此完成 5-7 小题。5. 梭梭树皮灰白色,生命力顽强被誉为“沙漠卫士”在治沙工程中功不可没,结合图片和所学 知识推测梭梭能在沙漠中存活的原因 ( )①大风天气多,有板根利于维持植株稳定 ②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耐盐碱性强③气候干旱,根系较深耐旱性强 ④昼夜温差大,白色树皮起保温作用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6. 与塔里木盆地古代聚落遗址分布位置相比现代聚落分布往山麓地带迁移明显,试分析影响现 代聚落迁往山麓地带的最主要因素 ( )A .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 B .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C .山麓冲积扇土壤深厚肥沃 D .山麓地带多河流绿洲水源充足7. 流动型沙丘是“锁边工程”的最大威胁,下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沙丘,虚线代表沉积层,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②①)A .①为流动型沙丘,风向由缓坡吹向陡坡 B .①为静止型沙丘,风向由陡坡吹向缓坡C .②静止型沙丘,风向由陡坡吹向陡坡 D .②流动型沙丘,风向由缓坡吹向陡坡荷兰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为此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 坝,荷兰人在 500 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 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据此完成8-11小题。8. 有关闸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蓄水发电 B .防洪抗旱 C .养殖旅游 D .防止海水倒灌9. 木鞋是荷兰的重要文化遗产,它原本是农夫工匠们常用的鞋,后来也成为普适于平民百姓乃 至贵族富人的鞋,木鞋在荷兰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 )①木鞋干爽 ②原料充足廉价 ③耐用 ④安全 ⑤易制作舒适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10. 有关荷兰木鞋主要原料材来源的白杨树说法合理的是 ( )A .属于热带雨林 B .属于常绿硬叶林 C .属于落叶阔叶林 D .属于常绿阔叶林11. 风车是荷兰的国家标志之一,18 世纪末荷兰国内约有 1.2 万架风车,推测风车在当时的主要 功能是 ( )A .抽水造田 B .旅游景观 C .压滚毛毡、造纸 D .灌溉农田读“热力环流图”完成 12-13 小题。12. 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丙处的气压低于甲,丁处的气温高于甲处 ②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③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叫风 ④热力环流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13. 雾多出现在晴朗秋冬季节的早晨,夏天小明周末去观音湖游玩却发现观音湖大坝底部正在开 闸泄洪,泄洪渠内雾气缭绕,关于观音湖夏雾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 )A .辐射冷却形成 B .冷空气经过热水面形成C .热空气遇到冷水面形成 D .沿岸植被蒸腾作用水汽遇冷凝结 古文献记载:“哀牢山,滇之祖脉。登巅约六十里,上极寒,下极热。”此山成为2024 年国庆爆火的旅游打卡点,以多种不明生物、布满瘴气、指南针失灵等神秘现象吸引众多探险爱好者 探秘。下图为哀牢山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 14-15 小题。(A =}#})AB R A E Mh A A14. 有关哀牢山山高谷深环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的产物 ②板块张裂,地壳下陷 ③风力侵蚀 ④流水侵蚀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15. 哀牢山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地形崎岖陡峭,气温低 ②纬度低热量充足③垂直高差大植被垂直带谱丰富 ④山高谷深,人类影响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曾经漫漫黄沙,阻隔了希望,如今在一个个光伏电板的“庇护”下,昔日荒滩变成了草原牧场原来这里土地沙化严重。自从光伏电板一排排搭起来,风沙不 仅小了很多,草长起来也可以养羊了。周边村民除了在园区当“光伏羊倌”,还能通过清洗光伏 组件、割草、货物搬运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材料二:位于孝昌县澴河之滨的小河镇某村种菜历史悠久。拥有连片河漫滩土壤为粉砂壤, 其独特的土壤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种植出品质优良享誉孝昌的小河蔬菜,其中以小河菠菜和胡 萝 卜最为有名。该村出产的胡萝 卜配上当地土山羊就诞生了一道小河特色美食:小河羊肉汤。随 着观音湖度假区的开发加上小河特色土菜加持该村菜农收入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 2018 年农该村在河滩地上开展了占地 100 多亩的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实现地上发电地下种菜的模 式,为保证安全农田被铁网围住,只留少数入口让菜农定期进入。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村蔬菜 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塔拉滩光伏工程在将土地沙化严重的荒滩改造成绿意盎然的草原 牧场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6 分)(2) 运用土壤性质有关知识分析小河镇某村优质疏菜种植的有利条件。(8 分)(3) 分析小河镇某村光伏发电项目导致蔬菜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的原因。(6 分)AB R A E Mh A A A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 分)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盐度不到 10‰。( 1) 归纳红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气候特征。(4 分)(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红海与波罗的海盐度差异,以波罗的海为例分析盐度差异产生的原 因。(9分)(3) 欧洲西海岸多峡湾景观写出峡湾景观的形成过程。(6 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平行于海岸与海岸之间有瀉湖相隔的狭长沙岛。沙岛通常呈链状,中间有潮汐通道将瀉湖与 海相连,其向海一侧坡度较陡,瀉湖一侧往往有众多三角洲和冲溢扇(特大高潮或风暴潮溢过沙 脊冲积形成),坡度较缓。下图为沙岛及周边地貌示意图。( 1) 读图指出瀉湖沉积泥沙主要来源。(6 分)(2) 据图推测沙岛至少两种可能的形成过程。(4 分)(3) 描述图中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