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五石之瓠庄子选择性必须上册第二单元6课常识积累01作家作品回顾、背景资料、题目解说主要思想: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政治观: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艺术风格: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及创作背景《庄子》又称《南华经》擅长用寓言故事讲道理。共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庄子·养生主》: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关键。战国时期,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愈演愈烈。庄子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改变现实,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五石之瓠01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一斗约十升。02五石的大葫芦03如何处理这个大葫芦?04主客对话-惠子文本解析02读寓言、划层次、理文意明确字音及重点字形字义龟手:“龟”同“皲”,皮肤冻裂。洴澼絖:“絖”同“纩”,丝绵絮。瓠 hù huò 盛 chéng 呺 xiāo 掊 pǒu为其无用 wèi 拙 zhuō 龟 jūn洴澼絖 píng pì kuàng 鬻 yù 说 shuì难 nàn 夫 fú 以为大樽 wéi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惠子曰......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文章层次概括大意第一部分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植上它后,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用来盛水,它的坚固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击破了。”惠子讲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惠子曰......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认为大瓠大而无用“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文章层次概括大意第二部分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洴澼絖:漂洗丝絮愿意出百金买他的药方......鬻:卖说: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将:名词作动词,领兵。(吴军)和越人在水上作战......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啊。第二部分直截了当地点评惠子的做法:不是葫芦大而无用,是人不善于使用。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不龟手之药宋人漂洗丝絮转卖药方客用于作战得到封赏宋人没有长远眼光,不懂有用无用的转化,就像惠子一样。以小见大对比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惠子曰......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认为大瓠大而无用“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举例说明“所用之异”的道理。“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文章层次概括大意第三部分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用绳系着当作大樽而在江湖浮游呢?反而愁它大而无处可容,可见先生你还是见识不通达啊!”最后一句照应开篇惠子所说的话,指出惠子思考问题为惯常思维所束缚。说明人不应当被成见、知识、欲念和情感等潜在的东西蒙蔽和拘囿(yòu),要战胜超越自我。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惠子曰......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惠子认为大瓠大而无用“庄子曰......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举例说明“所用之异”的道理。“今子......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总结问题的根本所在,批评惠子。文章层次概括大意归纳总结03图解课文、艺术赏析、对比思考本文小结写作特色用寓言故事和人物形象作为依托。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以小见大,思辨性强。五石之瓠惠子提出五石之瓠大而无用寓言说理宋人客所用之异庄子得出结论:以为大樽浮乎江湖本文小结篇目 同 异 产生差异的个性因素《论语》《大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强调修身、爱人 孔子侧重于宏观的要求,《大学》提出了修身的具体途径,孟子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方面。 孔子偏敦厚;孟子偏愤世嫉俗。《老子》《五石之瓠》 “道”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老子的“道”是纯真质朴的本性的实现;庄子侧重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老子像是一位思想深邃的老者,每一句话都力透纸背直指本质。庄子更像是一个反叛的、桀骜不驯的知识分子。比较分析儒家和道家立身处世观念的异同,并思考产生差异的个性因素。对比分析这几篇选文的说理方式和语言风格篇目 说理方式 语言风格 相似之处《论语》 比喻 辞约义富、浅近易懂 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包罗万象,逻辑严密,语言富有变化。《孟子》 比喻、举例、对比 善用排比、气势磅礴 《老子》 举例、对比、比喻 大量对偶、韵散结合 《庄子》 寓言故事 汪洋恣肆、跌宕跳跃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本课结束6课《五石之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