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52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1. 清晨,山间的wù qì还未散去,cūn zhuāng里传来公鸡的啼叫,yīng ér在妈妈怀中睁开惺忪的睡眼。2. 科学家通过yán jiū发现,jià shǐ无人船能在hǎi yáng中安全航行,还能收集海底样本。3. 一阵kuáng fēng过后,树枝上的yè zi纷纷飘落,shuǐdī从叶片上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4. 节日的广场上rén shān rén hǎi,大家挥舞着国旗,庆祝这欢乐的时刻。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每题1分)1. 他宁(níng nìng)______可多等一会儿,也不愿破坏这宁(níng nìng)______静的氛围。2. 参(cān cēn shēn)______加这次活动的人,年龄参(cān cēn shēn)______差不齐,还有人带着参(cān cēn shēn)______须泡的茶。3. 载(zǎi zài)______着货物的货车缓缓驶过,车身上印着“2025年载(zǎi zài)______入史册”的字样。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3分)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每空1分)( )平( )静 ( )崩( )裂 ( )光( )目 ( )( )欲坠( )声( )语 ( )( )并进 ( )( )私语 锣( )喧( )2. 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1)仿照画“ ”词语(AABC式),再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上述词语中,“______________”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______________”形容物体快要掉下来的样子。(2分)(3)读“波光粼粼”,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雷动,响彻云霄。B. 教室里悄无声息,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问题。C. 他大声嚷嚷着,却说是在低声细语地和我交流。D. 元宵节的街上锣鼓喧天,到处都是欢乐的人群。2. 《走月亮》一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我”和阿妈走月亮的过程?(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事情发展顺序 D. 逻辑顺序3. 下列诗句中,属于本单元所学古诗的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 《观潮》中,大潮来时的声音像( )A. 闷雷滚动 B. 小鸟欢唱 C. 风声呼啸 D. 锣鼓喧天5. 下列对“逐渐、慢慢、忽然”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逐渐”和“慢慢”都表示变化缓慢,“忽然”表示变化突然B. “逐渐”比“慢慢”表示的变化速度更快C. “忽然”和“逐渐”都表示变化有过程D. 这三个词语都只能用来描写自然景象五、句子练习(10分)1. 仿写句子(4分,每题2分)(1)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远处的山峦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用“犹如”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改写句子(4分,每题2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用“逐渐、忽然”两个词语描绘“天边晚霞”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每空1分)1. 《观潮》中,潮来前,江面______;潮来时,______的响声越来越大,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______,随后逐渐拉长、变粗。2. 本单元,我们跟随郭沫若欣赏了______的优美姿态,跟着巴金感受了______的璀璨;在《走月亮》里,“我”和阿妈走过______(任写一处文中场景),留下了温馨的回忆。3. 王维在《鹿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夕阳余晖映照山林的画面,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山林的幽静。4.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汹涌奔来、撞击山崖的壮观景象。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3分)七、阅读理解(23分)(一)课内阅读,阅读《走月亮》片段,完成练习。(12分)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1. “载”是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运载”中“载”的意思是( )(填序号:①年 ②装载 ③记载)。(3分)2. 选段描写的场景是______(时间)的______(地点),从“______”“______”等词语能感受到画面的美好。(2分)3. 选段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感官角度描写景物,让读者如临其境。(2分)4. 用“______”画出选段中的拟人句,这句话把______当作______来写,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 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二)课外阅读(11分)夜赏西湖暑假里,我和家人来到杭州,终于见到了闻名遐迩的西湖。白天的西湖碧波荡漾,游船如织,而夜晚的西湖,却有着别样的雅致。夕阳西下,西湖渐渐褪去了白天的热闹。岸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微风一吹,枝条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圈圈涟漪。路灯慢慢亮起,暖黄色的光洒在湖面上,像给西湖披上了一层薄纱。偶尔有画舫缓缓驶过,船头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船上传来悠扬的古筝声,和着湖水的“哗啦”声,让人心情格外平静。我们沿着湖边的石板路散步,忽然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原来是岸边的荷花还在开放。月光下,粉色的荷花像害羞的姑娘,躲在碧绿的荷叶间,只露出半边脸庞。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轻轻一碰就滚进湖里,消失不见。抬头望去,月亮倒映在西湖中,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星星稀疏地散在夜空,有的好像在和湖里的月影打招呼。阿妈说:“西湖的夜,要用心感受才懂它的美。”是啊,没有白天的喧嚣,却有这样宁静的景致,这样动人的声音,真让人沉醉。1. 短文主要写了夜晚西湖的哪些事物?请至少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 用“○”圈出短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如“哗啦”),再仿写一个这样的拟声词:__________。(3分)3. 文中把“粉色的荷花”比作“害羞的姑娘”,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为什么说“西湖的夜,要用心感受才懂它的美”?结合短文内容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表达(30分)八、习作(30分)题目: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1. 选择你觉得值得推荐的地方,比如家乡的小河、有趣的植物园、安静的书店等;2. 写清楚这个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特别的景色或好玩的事物,为什么值得推荐;3. 按一定顺序写,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 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350字。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答案: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52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1. 雾气;村庄;婴儿2. 研究;驾驶;海洋3. 狂风;叶子;水滴4. 人山人海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每题1分)1. 宁(nìng√)可;宁(níng√)静2. 参(cān√)加;参(cēn√)差不齐;参(shēn√)须3. 载(zài√)着;载(zǎi√)入史册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3分)1. 补充词语(8分,每空1分)(风)平(浪)静;(山)崩(地)裂;(金)光(夺)目(摇)(摇)欲坠;(低)声(细)语;(齐)(头)并进(窃)(窃)私语;锣(鼓)喧(天)2. 按要求练习(5分)(1)示例:念念不忘、津津有味(2分,写出AABC式词语即可,合理即可)(2)齐头并进;摇摇欲坠(2分,对应词语特点,无错别字即可)(3)示例:阳光洒在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金子,随着波纹轻轻晃动(1分,画面符合“波光粼粼”特点,语句通顺即可)四、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 C(解析:“低声细语”指声音轻柔细小,与“大声嚷嚷”矛盾,使用不当;A、B、D项词语使用均符合语境)2. B(解析:《走月亮》按照“溪岸—石拱桥—庄稼地—果园”等地点变化描写,属于空间顺序;A、C、D项均不符合课文结构)3. C(解析:C项出自本单元王维《鹿柴》;A项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B项出自苏轼《题西林壁》,D项出自杜甫《绝句》,均不属于本单元)4. A(解析:《观潮》中明确描写大潮来时“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B、C、D项均不符合课文内容)5. A(解析:“逐渐”“慢慢”均表缓慢变化,“忽然”表突然变化,A项正确;B项“逐渐”与“慢慢”速度相近;C项“忽然”无变化过程;D项三个词语可描写多种场景,并非只限于自然景象)五、句子练习(10分)1. 仿写句子(4分,每题2分)(1)示例:花儿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评分标准:运用拟人手法,将事物当作人来写,语句通顺,得2分;有拟人手法但语句不通顺,得1分;未用拟人手法,得0分)(2)示例:天边的云朵犹如一团团柔软的棉花糖(评分标准:用“犹如”造比喻句,本体、喻体明确,语句通顺,得2分;比喻不恰当,得1分;非比喻句,得0分)2. 改写句子(4分,每题2分)(1)难道白鹭不是一首精巧的诗吗?(评分标准:改为反问句,保留原意,标点正确,得2分;未用反问句式或改变原意,得0-1分)(2)白鹭不能不说是一首精巧的诗(评分标准:改为双重否定句,保留原意,无语法错误,得2分;未用双重否定句式或改变原意,得0-1分)3. 示例:天边的晚霞逐渐变得鲜艳,从淡粉变成橘红,忽然一阵风吹过,云层散开,露出一片金灿灿的霞光(2分,用“逐渐”“忽然”描写晚霞变化,语句通顺,得2分;缺少一个词语或语句不通顺,得1分;未用指定词语,得0分)六、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0分,每空1分)1. 风平浪静;隆隆;一条白线2. 白鹭;繁星;月影团团的果园(或“庄稼地”“石拱桥”,符合《走月亮》内容即可)3.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4.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3分)七、(一)课内阅读(12分)1. 半包围;车;②(3分,每空1分,结构、部首正确,字义选择符合“运载”语境即可)2. 夜晚;溪边;月光;香味(2分,时间、地点各1分,第三、四空写出选段中体现美好的词语即可,如“可爱的小水塘”“新鲜的花瓣”)3. 嗅觉(香味);视觉(月光、鹅卵石、小水塘);听觉(溪水声,或“想象中的洗衣声”)(2分,写出三个感官角度,合理即可)4. 句子: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分)小水塘;人(1分);好处:用“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水塘倒映月亮的温馨画面,体现小水塘的可爱,充满童趣(1分)。(共3分,句子画错不得分,好处言之有理即可)5. 示例: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温馨、亲密的情感,以及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快乐(2分,围绕“温馨”“亲密”“快乐”展开,表意准确即可)(二)课外阅读(11分)1. 柳树;画舫;荷花(或“路灯”“月影”“星星”,任选三种即可,3分,每空1分)2. 圈出:哗啦、悠扬(古筝声)(2分,找出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即可);仿写:喵喵喵(或“叽叽喳喳”“咚咚咚”,合理即可,1分)。(共3分)3. 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荷花娇羞、柔美的样子,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荷花的可爱,赋予荷花人的情态,充满画面感(2分,围绕“突出荷花柔美”“赋予情态”展开,言之有理即可)4. 因为夜晚的西湖没有白天的喧嚣,有宁静的景致(如柳树拂湖、荷花映月、月影倒映),还有动人的声音(如湖水声、古筝声),这些美好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观察、聆听才能体会到,所以说“西湖的夜,要用心感受才懂它的美”(3分,结合短文中“宁静景致”“动人声音”两点,表意清晰即可)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分)八、习作评分标准1. 内容具体(12分):明确写出推荐地方的位置、特别景色/好玩事物(如“家乡小河的四季景色”“植物园的珍稀植物”),理由充分(如“能放松心情”“增长知识”),得10-12分;写出位置和部分景色/事物,但理由较笼统,得7-9分;仅提及地方名称,无具体描写,得4-6分;内容偏离“推荐地方”主题,得0-3分。2. 结构与顺序(8分):按一定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描写,结构清晰,过渡自然,得7-8分;有顺序但过渡稍显生硬,得4-6分;顺序混乱,结构松散,得0-3分。3. 语言与修辞(6分):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运用2种及以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得5-6分;语句较通顺,有1-3个错别字/标点错误,运用1种修辞手法,得3-4分;语句不通顺,错别字/标点错误较多,未用修辞手法,得0-2分。4. 字数要求(4分):不少于350字,得4分;300-349字,得2-3分;250-299字,得1分;少于250字,得0分。示例: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