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达标卷(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达标卷(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达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1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完成小题,补全“自然之趣”主题笔记(14分)
1. 【林间信使】看拼音,写字词(10分,每空1分)
yàn zi是春天的使者,它们身着黑羽“外套”,翅膀轻捷,飞行时姿态优美。每当春风拂过,它们便从南方归来,在liǔ shù的枝条间穿梭,用尖尖的zuǐ ba衔来泥土、枯草,在屋檐下搭建wō 。清晨,阳光洒在巢上,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为宁静的校园增添了许多shēng jī。我们应当爱护这些小生命,为它们创造shì yí生存的环境,让这份春日的美好yǒng jiǔ留存。
2. 【山间珍品】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①精美 ②精妙 ③精确 ④精心
野生灵芝生长在深山老林,其形态独特,纹理( )。传统工艺中,工匠们会( )挑选品质优良的灵芝,用( )的手法将其雕琢成摆件,这些摆件不仅造型( ),还蕴含着人们对健康的美好期许。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镜匣(xiá) 雏鸟(chú) 箩筐 嫌弃
B. 眸子(móu) 榴莲(niú) 糕饼 嗜好
C. 等待(dài) 榨油(zhà) 懂是 恩惠
D. 垂蔓(wàn) 咂嘴(zā) 相框 口哨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幅山水画意境悠远,但美中不足的是远处的山峰画得有些模糊。
B. 消防员叔叔不动声色地靠近火源,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C. 走进植物园,各色花朵竞相开放,游客们个个神气十足,沉醉其中。
D. 金秋时节,果园里的苹果熟透了,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香飘十里。
3.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难道珍珠鸟不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吗?(反问)
B. 落叶像一只只黄蝴蝶,打着旋儿飘落到地上。(比喻)
C. 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夸张)
D. 春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摆,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拟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非遗文化展览成功举办,为我国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平台。
B. 第二十届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于2025年10月15日在学校大礼堂隆重召开。
C. 校园读书节活动包含读书分享会、书签制作比赛、诗词朗诵等内容组成。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开展“经典名著共读”。
5. 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鹭》通过对白鹭外形和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B. 《落花生》借花生“有用却不张扬”的特点,告诉人们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C. 《桂花雨》中“摇桂花”的场景,体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故乡的思念。
D. 《珍珠鸟》中“我”对珍珠鸟的照顾,仅仅是因为珍珠鸟外形可爱。
三、朵朵为“人间仙境—九寨沟”写了随笔,请你读一读,写一写(5分)
①九寨沟的海子是大自然的杰作,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树木,宛如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
②沿着栈道前行,沿途的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银帘垂落,有的似珍珠飞溅,让人叹为观止。
③九寨沟的森林覆盖率极高,虽然不如热带雨林那般茂密,但每一片树叶都充满生机,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
④九寨沟的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它能让人们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1. 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句①中的“形态”指__________,句④中的“心态”指__________(2分)
(2)请用句④中“心态”的意思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 句③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请用相同手法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每空1分)
1.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落花生》)
2. “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出自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的《蝉》,诗句赞美了蝉__________的品格。
五、第七届全国生态旅游节即将开幕,阳光小学组织学生前往张家界研学,请你参与(4分)
1. 为保障研学活动顺利开展,五年级(2)班制定了班级公约,下列不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 遵守纪律,不随意脱离队伍
B. 爱护环境,不采摘花草、乱扔垃圾
C. 积极参与,主动分享研学收获
D. 自由活动时,可独自前往未开发区域探险
2. 研学途中,同桌小林想在景区的岩石上刻下“小林到此一游”,你会怎么拒绝并劝说他?(2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课内外对比阅读(13分)
【甲】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乙】桂香缕缕忆童年(节选)
童年的故乡,村后有一片小小的桂树林。每到秋天,桂花便挂满枝头,细碎的黄花藏在绿叶间,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可那香味却霸道得很,钻进鼻腔,绕着心尖,让人忘不掉。
放学后,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往桂树林跑。我们不摇桂花,就坐在树下的石头上,闻着花香聊天,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个个金色的小光斑。有时,风一吹,桂花落在头发上、衣襟上,我们就互相笑着帮对方拂掉,衣角却悄悄沾了满身香。
最难忘的是奶奶做的桂花糖。每到桂花开得最盛时,奶奶就会摘下新鲜的桂花,洗净、晾干,和白糖一起熬煮。熬好的桂花糖装在玻璃罐里,抹在馒头上,甜丝丝的,带着桂花香,那是我童年最甜的味道。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再也没吃过那样香甜的桂花糖,不是外面买的不好吃,而是少了奶奶的味道。
1. 联读两篇选文,梳理作者回忆的有关桂花的事,完成思维导图(4分)
【甲】文: 桂花→ 桂花
【乙】文: 桂花→ 桂花糖
2. 读句子,回答问题(4分)
(1)【甲】文中“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用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对【乙】文中“不是外面买的不好吃,而是少了奶奶的味道”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外面买的桂花糖用料不如奶奶做的好
B. 奶奶做的桂花糖承载着亲情和童年回忆,无法替代
C. 外面买的桂花糖制作工艺不如奶奶的精湛
D. 作者怀念的是故乡的桂花,不是桂花糖本身
3. 【甲】文写“摇桂花”的快乐,【乙】文写“坐在桂树下聊天”的惬意,两篇选文都表达了怎样相似的情感?(3分)
4.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与亲人的某个“专属味道”,并说明它对你的意义(2分)
(二)老柿树(17分)
①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柿树。它比爷爷的年纪还大,粗糙的树皮像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枝丫向四周伸展,像撑开的大伞,夏天能遮住大半个院子的阴凉。
②春天,老柿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慢慢长出椭圆形的叶子。四月初,枝头会冒出细碎的黄花儿,不起眼,却带着淡淡的甜香,吸引着蜜蜂在花间飞舞。那时的我总爱蹲在树下,看蜜蜂采蜜,偶尔有花瓣落在手心里,软乎乎的,心里也跟着甜起来。
③夏天,叶子长得浓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我和弟弟常在树下玩“捉迷藏”,累了就坐在石凳上,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老柿树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看着我们长大。
④最让人期待的是秋天。九月过后,柿子慢慢变红,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馋得我天天去院子里看。等柿子熟透了,爷爷就会搬来梯子,摘下柿子分给大家。咬一口,甜津津的果肉裹着小小的籽,那味道,是秋天独有的香甜。
⑤去年夏天,台风过境,老柿树的一根粗枝被吹断了,断口处露出苍白的木质,看着让人心疼。大家都以为它活不成了,爷爷却坚持给它修剪枝叶、施肥。没想到今年春天,断枝的伤口处居然冒出了新的嫩芽,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斑驳:
(2)惬意:
2. 阅读第⑤自然段,回答问题(5分)
(1)梳理老柿树和作者心情的变化,完成图表(3分)
时间 老柿树样子 作者心情
去年夏天 一根粗枝被台风吹断 ①
今年春天 断枝伤口处冒出新嫩芽 ②
(2)结合老柿树的变化,最能体现其精神的诗句是( )(2分)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 品读句子,感受描写的妙处(3分)
“九月过后,柿子慢慢变红,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馋得我天天去院子里看。”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
4.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老柿树四季的变化?(3分)
5. 读完短文,你从老柿树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品质?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受到的启发(4分)
七、习作(30分)
学校将举办“我的心爱之物”分享会,请你选择一件最心爱的物品,向同学们介绍它。这件物品可以是亲人送的礼物、自己努力获得的奖品,或是陪伴你成长的玩具等。
要求:(1)详细描写物品的样子,让同学们能清晰想象出它的外形;(2)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融入真情实感;(3)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达标卷答案:
一、自然之趣主题笔记(14分)
1. 看拼音写词语(10分,每空1分)
燕子;柳树;嘴巴;窝;生机;适宜;永久
2. 选词填空(4分,每空1分)
②;④;③;①(解析:“纹理”需用“精妙”形容细节巧妙;“挑选”需“精心”体现用心;“手法”用“精确”强调准确;“造型”用“精美”突出美观)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 A(解析:B项“榴莲”读音为“liú lián”,“niú”错误;C项“懂是”应为“懂事”;D项“垂蔓”读音为“chuí màn”,“wàn”错误)
2. C(解析:“神气十足”形容傲慢得意,与“沉醉在花海”的愉悦语境不符,应改为“心旷神怡”)
3. D(解析:D项仅为“仿佛”引导的联想,未赋予柳枝人的动作,不是拟人;A、B、C项修辞判断正确)
4. A(解析:B项“开幕式”与“召开”搭配不当,应改为“举行”;C项“包含”与“组成”语义重复,删去其一;D项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活动”)
5. D(解析:《珍珠鸟》中“我”对珍珠鸟的照顾,不仅因外形可爱,更因对生命的尊重,最终收获信赖,“仅仅”表述绝对)
三、九寨沟随笔阅读(5分)
1. (1)湖水倒映景物的样子;对待生活的态度(2分,每空1分)
(2)示例: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1分,符合“心态”含义,语句通顺即可)
2. 对比(1分);示例:家乡的小河虽然不如大海壮阔,但河水清澈,鱼虾成群,充满了生活气息(1分,运用对比手法,语句通顺即可)
四、课文内容填空(7分,每空1分)
1. 鲜红嫩绿;高高;爱慕之心
2. 居高声自远;唐;虞世南;高洁(或“不依赖外力,凭自身品格赢得尊重”)
五、研学活动参与(4分)
1. D(解析:“独自前往未开发区域”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公约)
2. 示例:小林,我们不能在岩石上刻字哦!景区的岩石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刻字会破坏它的美观,还会影响其他游客的观赏体验。我们应该文明游览,一起保护张家界的美景呀!(2分,拒绝态度明确,理由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六、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外对比阅读(13分)
1. 摇;赏(或“盼”);闻(或“坐”);做(4分,每空1分,符合选文内容即可)
2. (1)“浸”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桂花香气浓郁,仿佛将整个村庄包裹,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桂花香的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2分)
(2)B(解析:“奶奶的味道”指亲情与童年回忆,A、C项仅关注味道本身,D项偏离“桂花糖”核心)
3. 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与桂花相关的温馨生活的珍视(3分,围绕“怀念童年”“眷恋故乡”展开,意思对即可)
4. 示例:奶奶做的艾草青团是我的“专属味道”。每到清明,奶奶会采摘新鲜艾草,和糯米粉一起揉成团,包上豆沙馅蒸熟。青团的清香和甜味,藏着奶奶的关爱。现在奶奶不在了,但每次吃到青团,我就会想起和奶奶一起做青团的时光,这份味道让我永远记得亲情的温暖(2分,写出“专属味道”及情感意义,语句通顺即可)
(二)老柿树(17分)
1. (1)文中指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光影(1分)
(2)文中指“我”和弟弟在柿树下玩耍、听故事时的舒适愉悦(1分)
2. (1)①心疼(或“担心”);②惊喜(或“赞叹”)(3分,每空1分,符合心情变化即可)
(2)A(解析:A项体现“困境中重生”,与老柿树断枝后发芽的经历相符;B项强调坚韧扎根,C项体现奉献,D项体现生机,均不契合)
3. 比喻(1分);柿子成熟时的颜色和形状(1分);“我”对柿子的期待与喜爱(1分)
4. 详细描写老柿树四季的变化,既展现了老柿树不同季节的特点,也记录了“我”在不同季节与老柿树相关的童年生活(如春天看蜜蜂、夏天捉迷藏、秋天盼柿子),让老柿树成为童年回忆的载体,表达了“我”对老柿树的喜爱与依赖(3分,围绕“展现柿树特点”“承载童年回忆”展开,意思对即可)
5. 品质:坚韧顽强(断枝后仍能发芽)、默默守护(陪伴“我”长大)、无私奉献(提供阴凉与果实)(2分)
启发:示例:老柿树在困境中重生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上次数学考试我考得很差,一度很沮丧,但想到老柿树的顽强,我重新振作,每天坚持刷题,最终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了进步。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像老柿树一样,不放弃,努力寻找突破的机会(2分,结合品质谈启发,语句通顺即可)
七、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1. 内容具体(12分)
详细描写物品的样子(如颜色、形状、细节),清晰交代来历与喜欢的原因(如亲情、成长意义),得10-12分;
写出物品样子与原因,但细节较笼统,得7-9分;
仅提及物品,无具体描写,得4-6分;
偏离“心爱之物”主题,得0-3分。
2. 情感与修辞(10分)
融入真情实感(如感动、珍惜),运用2种及以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得8-10分;
有情感表达,运用1种修辞手法,得5-7分;
情感平淡,未用修辞手法,得2-4分;
情感虚假,得0-1分。
3. 语言与结构(5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结构清晰(先写样子,再写原因),得4-5分;
语句较通顺,有1-3个错别字,结构稍乱,得2-3分;
语句不通顺,错别字多,结构混乱,得0-1分。
4. 字数与题目(3分)
题目恰当,不少于400字,得3分;
题目恰当,350-399字,得2分;
无题目或少于350字,得0-1分。
示例: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