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琵琶行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2.赏析音乐描写。3.分析环境描写。 一、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歌女产生共鸣呢?他们有哪些相同的经历?再读课文,找出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本是京城女名满京都的艺人老大嫁作商人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京倡商妇年老时年轻时相关背景: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因为其母亲看花不慎坠井而死。因此被贬江州司马。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色艺双全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老大嫁作商人妇谪居卧病浔阳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京倡商妇年老时京官谪官年轻时幽愁暗恨满腔迁谪意,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唐宋诗醇》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叙述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赏析音乐美一:大量运用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喻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正面描写)二:叠词传神。使音乐悦耳动听三: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映,突出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思考:琵琶曲有何特点?如何表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水浆迸/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韵律朦胧的雾气笼罩天地,青色的天空在等一场烟雨将这一切的雾霾洗净。滚滚黑云压抑着这座小城,豆子般的雨珠从天空倾洒而下,击打着一切事物:红瓦、玻璃、大地……雨声越来越大,犹如十万铁骑的震撼,又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急促,还似子弹发射般让人心惊。渐渐的,蒙蒙细雨如牛毛,无声与细腻成了天地间的主旋律。雨后流水“哗啦啦”涌入低洼的下水道,水声如同琵琶女轻揉慢捻时的轻快。穿上拖鞋,趟水过去,才算真正体验到“白露为霜,秋水汤汤”……(8班 韦一)“雨声”文段欣赏昏天兮迫于暗地,墨云兮横顶欲倾。玲珑初降坠地碎,碎银飞落染污浊。青伏叶摇鲛珠落,雨打碧枝应风和。匆匆乎如轻锤击急鼓,茫茫乎如白雾降天地。忽崩摧山天入地,风雨横飞人耳聋。惊猿清啼起飞鸟,撼人心魂动灵魄。恍闻东坡吟雨声,雨打风吹何惧有?纵无虹起波满路,人生坦途自在行!(8班 王硕)“雨声”文段欣赏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①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2024年新课标I卷(注:襥[fú]名词,被单;动词,包扎。)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有五处风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凄凉萧瑟氛围“别时茫茫江浸月”抒发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烘托音乐美妙“绕船月明江水寒”衬托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衬托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三、环境描写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1、借景抒情。2、渲染气氛,奠定诗歌感情基调。3、衬托人物性格、心理。4、交代时间,时令(季节),天气状况,地点等内容。5、结构上,线索、起兴(以引起下文)、照应、以景结情等。【2017年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2019年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2024年 全国II卷】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2024·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却讶探骊人不至,清樽画航倩分题。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B.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C.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D.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2024年新高考Ⅰ卷】《琵琶行》白居易江头夜送客月夜弹琵琶月夜听琵琶歌女话身世之苦诗人述迁谪之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诗人线明线暗开篇置景营造氛围结篇点题抒发感情引出引出双线结构巧妙构思默写落实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寂静衬托出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