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13、《桥》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13、桥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1.会写“咆、哮”等 8 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 11 个词语。 2.初读课文,能抓住情节概括课文大意。 3.练习朗读课文,积累描写环境的语句。课前学习任务1.朗读课文《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课文,尝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读词语,观察书写。 读准字词。 咆哮 吞没 呻吟 狞笑 势不可当 惊慌 祭奠 乱哄哄 跌跌撞撞 拥戴 沙哑 废话 党员 揪出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①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观察字的结构,尝试书写。 【学习任务二】提炼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情节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节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积累环境描写的语句。 描写暴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山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木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的学习资源阅读《小英雄雨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13.桥第一课时(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新课导入我们还学过《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谈歌,1954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期刊文学奖。作者简介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中篇小说集《大厂》,短篇小说集《绝唱》等。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带着对题目的思考自由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我会认狞笑 蹿 搀扶 祭奠黎明 咆哮 嗓子 沙哑揪出 瞪眼 呻吟 废话狞笑 蹿 搀扶 祭奠黎明 咆哮 嗓子 沙哑揪出 瞪眼 呻吟 废话nínɡchāncuāndiànpáo xiàoyǎjiūshēnfèidènɡsǎnɡlí我会写咆哮嗓哑瞪呻废páo xiàosǎnɡyǎdènɡshēnfèi揪jiū黎lí书写指导注意里面的“发”不要写成“犮”。废墟奔____(奔跑)____(投奔)bēnbèn一听说可以投奔( )远方的姑姑,他兴奋地奔( )跑了起来。bènbēn多音字当____(当下)____(恰当)dānɡdànɡ当( )下不是你解释误会的好时候,你还是事后找个恰当( )的时机再说吧。dānɡdànɡ多音字词语解释势不可当狞笑咆哮呻吟文中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凶恶的笑。文中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品读课文第1-6自然段起因:山洪暴发第7-23自然段经过:疏导撤离第24-27自然段结果:英勇殉职文章有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找出来在课本上划上横线,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作用:突出了暴雨、山洪的突如其来和形势危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特点: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简洁、精练。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课后作业/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13、《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3、桥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重点 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难点 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教具 准备 课件。第一课时学习 目标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9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我们学过的《赵州桥》,介绍的是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 2.我们还学过《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 3.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 4.作者简介: 谈歌,1954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期刊文学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中篇小说集《大厂》,短篇小说集《绝唱》等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事件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起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 检测生字词预习和对课文的感知情况。 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咆哮、呻吟、祭奠”等。 生字:咆哮 嗓 党 淌 哑 揪 呻 废 词语:势不可当 狞笑 拥戴 放肆 跌跌撞撞 呻吟 搀扶 祭奠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党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三、初步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讲的是什么。3.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课件】 第1-6自然段:起因:山洪暴发: 第7-23自然段:经过:疏导撤离: 第24-27自然段:结果:英勇殉职。 自由读文,把文读通,把文中能带给你害怕感受的句子多读几遍。5.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 随机询问:你会感到害怕?点拨语, 可随机改变: 第一句:像泼,像倒,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第二句:把描写洪水凶猛的句子读出来。 6.洪水中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从哪里体会到? 【设计意图:交流句子带给学生害怕的感受,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洪水中人们的心情,从而体会老党支部书的伟大。】四、课后作业 1.认真读一读自己画出的词语,同位相互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生字,写完后同位评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13、《桥》第一课时基础练习(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dǎnɡ yuán liú tǎnɡ shā yǎ(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 )的野马 ( )地喊 ( )的脸 ( )的人们 沙哑地( ) 痛苦地(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洪________ 着,像一群________ 的野马,从山谷里________ ,________ 。 2.老汉________ 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________ 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3.村庄惊醒了。人们________ ,却一脚踩进________ 。是谁________ 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__ 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________ 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参考答案】一、咆哮 党员 流淌 沙哑二、( 受惊)的野马 (惊慌 )地喊( 清瘦)的脸 (乱哄哄 )的人们沙哑地(喊话 ) 痛苦地( 呻吟)三、1.咆哮 受惊 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2.清瘦 乱哄哄3.翻身下床 水里 惊慌 你拥我挤 洪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13 《桥》 基础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13 《桥》 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13 《桥》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13 《桥》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