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返校学业检测 数学试题卷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5的相反数是( )A. -5 B.5 C. D.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暑假期间,同学们常去图书馆借阅书籍.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瑞安市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已达到1544800余册.数据154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C. D.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参加射击预选赛,每人射击20发子弹.他们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所示,若要选一名成绩较好且又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应选运动员( )射击成绩统计分析表人员成绩 甲 乙 丙 丁平均数x(环) 8.6 8.6 9.2 9.2标准差S(环) 1.3 1.5 1.0 1.2A.甲 B.乙 C.丙 D.丁5.(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C. D.6.(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已知二次函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称轴为直线 B.顶点坐标为C.与y轴的交点是 D.函数的最大值是-57.(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在中,M, N为AC边上的两点,,,于点D,且,若,则( )A. B. C. D.8.(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九宫图”传说是古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九宫图”所体现的是一个表格,其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也称为三阶幻方,如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则的值为( )A.-5 B.-4 C.4 D.59.(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C.当时, D.当时,10.(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1,在菱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点F沿AC从点A向点C运动,连接FE,FB.设,,图2是点F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C., D.点在该函数图象上1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因式分解: .1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是 .1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平面中,抛物线 与直线 相交于 D(-2,3) 和 B(1,0),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15.(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已知AB是的直径,内接于,,,D是上一点,连接AD,CO,若,则 .16.(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在菱形ABCD中,,,E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BE,作与关于直线BE对称,连接AF,DF,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17.(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1)计算:.(2)化简:.18.(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解方程:(1) .(2) .19.(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某校为了解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制成如下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 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 小时.(2) 抽查的这些学生一周平均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多少小时?(3) 该校共有2400个学生,根据统计,估计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20.(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如图1,点P在的平分线上,交AM于点B.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以AP为一边的等腰三角形.小明:如图2,以A为圆心,AP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D,连接PD,则是等腰三角形.小华:以点A圆心,AB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连接PC,则是等腰三角形.(1)证明:小华所作的是等腰三角形.(2)若,求的度数.2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A作于点E,延长BC至点F,使,连接DF.(1) 证明:四边形AEFD是矩形.(2) 若,,,求 ABCD的面积.2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阅读理解题: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 (a,b为实数)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 填空: .(2) 计算:.(3) 试一试:请利用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将化简成的形式.2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已知抛物线(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1, 0)和(-3, 0).(1)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2) 过点A(0, t)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且,求t的值.(3) 将抛物线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当时,平移后的抛物线函数值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2,求m的值.2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如图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B 在 y 轴正半轴上,,,以AB 为直径作 ,AC 平分 交 于点 C,点 D 在 上且在第一象限,连接 CD,BD.(1) 求 AB 的长.(2)求证:.(3) 当 时,求 的面积.(4) 如图 2,射线 CD 交 OB 于点 G,交 x 轴正半轴于点 F,连接 AD,作点 F 关于 AD 的对称点,当点 落在 上时,求 OG 的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析】【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直接得出答案.2.【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B选项正确;C、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选项错误;D、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 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即可判断出答案.3.【答案】B【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解析】【解答】解: 1544800=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4.【答案】C【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丙和丁的平均成绩好,由于丙的标准差小于丁的标准差,所以丙的方差<丁的方差,则要选一名成绩较好且又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应选丙.故答案为:C .【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再比较标准差,然后得出丙的方差小于丁的方差,从而得出答案.5.【答案】C【知识点】单项式乘单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解析】【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原计算错误;B: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计算,原计算错误;C:,原计算正确;D:,原计算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根据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逐项判断解答即可.6.【答案】D【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h)²+k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在二次函数中,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4,顶点坐标为(4,-5),故选项A、B错误,不符合题意;当x=0时,y=-7,即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7),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函数有最大值-5,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 的相关性质逐项判断即可.7.【答案】B【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概念【解析】【解答】解:∵BM⊥AC,∴∠AMB=90°,∵∠A=70°,∴∠ABM=90°-∠A =20°,∵AM =MN,∴BM是AN的垂直平分线,∴BA=BN,∴∠ABM =∠NBM =90°-∠A=20°,∵MN = ND, NM⊥BM, ND⊥BC,∴ BN平分∠MBD,∴∠NBM =∠NBD =20°,∴∠C=180°-∠A-∠ABM-∠NBM-∠NBD=50°,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MB =90°,从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ABM =20°,再根据已知易得BM是AN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得BA=BN,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BM =∠NBM =20°,再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N平分∠MBD, 从而可得∠NBM =∠NBD =20°,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8.【答案】B【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幻方、幻圆数学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9.【答案】D【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常量k=-(a2+1)<0,∴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若两点在同一分支上,mB、若两点不在同一分支上,my2,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当m<0时,无法确定 所在象限,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当m<-2时,两点都在第二象限, 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10.【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析】【解答】解:如图, 连接BD, DE. DE、AC交于点F, BD、AC交于点O.∵四边形ABCD为菱形,∴点B、D关于直线AC对称.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点F与A重合时,FE+FB=3,即AE+AB=3.∵点E是AB的中点,解得:AB=2.当点F在点C处时,过点C作CG⊥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G,∵ABCD是菱形,∴∠CAB=∠ACB=30°,又∵∠ACG=60°,∴∠BCG=30°,∴BG=1,,∴,∴n=故B错误;AC=2CG=2,即m=2,故A错误;∵四边形ABCD为菱形,为等边三角形.∵点E是CB的中点,的最小值为 这时AF=DF=2EF,∴EF=,,即,,故C错误;当FA=时,点F在点O处,这时EF=FB=BE=1,∴y=EF+FB=2,∴ 点在该函数图象上 ,故D正确;故选: D.【分析】点B和点E在AC的同旁,在AC上求一点F,使FE+FB的值最小,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点B的对称点是点D,那么连接DE交AC于点F,FE+FB的最小值为DE的长度.根据当x=0时,y=3可计算出菱形的边长;根据点F在点C处时,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CE长 得到n的值判断B;求出AC长判断A;根据最短距离求出p,q值判断C;然后当x=时,点F在点O处,求出y值判断D解答即可.11.【答案】【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析】【解答】a2-9=(a+3)(a-3)。故答案为:(a+3)(a-3)。【分析】由平方差公式:a2-b2=(a+b)(a-b)可得。12.【答案】-2【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1-2x<5得x>-2;解不等式2(x-1)<6得x<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故答案为:-2【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得到公共部分解答即可.13.【答案】9【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m=9.故答案为:9 .【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 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14.【答案】x<-2或x>1【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解:借助图象可得抛物线在直线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或x>1,∴ 不等式 的解集是x<-2或x>1,故答案为:x<-2或x>1 .【分析】根据抛物线在直线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15.【答案】【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解析】【解答】解:∵ AB是的直径,∴∠ACB=90°,∴,连接BD交AC于点E,则∠ADB=∠ACB=90°,又∵AD∥OC,∴∠DAC=∠ACO,∵OC=OA,∴∠OCA=∠OAC,∴∠DAC=∠CAB,∴△ADE∽△ACB,∴,即,∴,又∵∠DEA=∠CEB,∴△DAE∽△CBE,∴,,解得AD=,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长,然后连接BD交AC于点E,证明△ADE∽△ACB和△DAE∽△CBE,根据对应边成比例解答即可.16.【答案】【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圆-动点问题;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设AC与BD交于点O,过点B作BG⊥AD于点G,∵ABCD是菱形,AC=8,∴AO=4,BD=2OB,AC⊥BD,∴,∴AC=6,又∵,∴,又∵与关于直线BE对称,∴BF=BA=5,∴点F在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当G,B,F三点共线时,面积的最大 ,这时GF=FB+FG=5+,,故答案为: .【分析】设AC与BD交于点O,过点B作BG⊥AD于点G,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长,利用面积求出高BG的长,然后利用翻折得到点F在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当G,B,F三点共线时,面积的最大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即可.17.【答案】(1)解:(2)解:=7x+4【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解析】【分析】(1)先计算绝对值、立方根和负整数指数次幂,然后加减解答即可;(2)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解答即可.18.【答案】(1)解:x+1=3(x-2)x+1=3x-6x-3x=-6-1-2x=-7经检验,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2)解:(x-3)(x+1)=0x-3=0或x+1=0【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解析】【分析】(1)方程两边乘以x-2,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然后解整式方程求出x的值并检验解答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19.【答案】(1)3(2)解:(小时)答:抽查的这些学生一周平均的课外阅读时间是3小时;(3)解: (人)答:估计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人数为1680人.【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解析】【解答】(1)解:由统计图可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40人,中位数则应该是4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之后第20和21个数据的平均数,由统计图可知,第20和21个数据均为3,∴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3;故答案为:3;【分析】(1)首先根据统计图得出被调查的总人数为40,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3)利用2400乘以被调查者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人数占比即可.20.【答案】(1)证明:小华的作图如图1所示:∵点P在∠MAN的平分线上,∴∠BAP=∠CAP,根据小明的作图可知:AB=AC,在△ABP和△ACP中,∴△ABP≌△ACP(SAS),∴PB=PC,∵ PB∥AN,∴∠BPA=∠CAP,∴∠BAP=∠BPA,∴AB=PB,∴AC= PC,∴△APC是等腰三角形;(2)解:∵∠BAP=∠BPA,∴∠PCD=2∠PAN,又∵PC=PD,∴∠PCD=∠PDC=2∠PAN,∵PA=PD,∴∠APD=∠ADP=2∠PAN,在△APD中,∠A+∠ADP+∠APD=180°,即∠PAN+2∠PAN+2∠PAN=180°,解得∠PAN=36°,又∵AP平分∠MAN,∴∠MAN=2∠PAN=72°.【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BP≌△ACP,即可得到PB=PC,然后根据平行线和角平分线得到∠BAP=∠BPA,即可得到AB=PB,进而证明结论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到∠PCD=2∠PAN,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APD=∠ADP=2∠PAN,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21.【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AD=BC,∴AD∥EF,∵CF=BE,∴CF+EC = BE+EC, 即EF = BC,∴EF=AD,∴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AE⊥BC,∴∠AEF = 90°,∴平行四边形AEFD是矩形;(2)解:∵AE = DF = 8, ∠F =90°,∵BC=CD,∴CF=BF-BC =16-CD,∴CD=10,∴BC=CD=10,【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 AD=BC,由CF=BE得EF=BC, 即得EF =AD, 即可得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E⊥BC即可求证;(2)利用矩形和勾股定理可得BC=CD=1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22.【答案】(1)-3i(2)解:=3+(-4+3)i+4+(-1)=3-i+4+(-1)=6-i;(3)解:.【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故答案为:-3i;【分析】(1)根据虚数单位的定义可得答案;(2)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结合虚数单位进行求解即可;(3)根据分母有理化结合虚数单位进行求解即可.23.【答案】(1)解:已知抛物线 的图象经过点(1,0)和(-3,0),将这两点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对称轴为 直线;(2)解:令y=0,则解得 1,所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和(1,0)。因为过点A(0,t)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所以B,C两点的纵坐标为t,即 ,解得所以因为AB=2AC,所以解得t =5或t=-3(舍去)。(3)解:将抛物线沿x轴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当 时,y的最大值为 y的最小值为因为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2,所以解得m=2或m=-4(舍去)。【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利用一般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求出B,C的坐标,然后根据为AB=2AC列方程求出t的值解答即可;(3)根据题已得到平移后的解析式,然后在得到最大值与最小值,根据题意列方程求出m值即可.24.【答案】(1)解:∵∠AOB=90°,OA=6,∠OBA=30°,∴AB=2OA=12;(2)证明:∵∠AOB=90°,∠OBA=30°,∴∠BAO=60°,又∵AC平分∠BAO,∴∠BAC=∠OAC=30°=∠OBA,又∵AB是直径,∴∠BCA=∠BOA=90°,又∵AB=BA,∴△ABC≌△BAO,∴AC=BO;(3)解:∵△ABC≌△BAO,∴BC=AO=6,连接EC,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H,则∠BEC=60°,∴△BCE是等边三角形,∴BC=CE=BE=DE=6,又∵BE=EC,BD=DC,∴点D、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DE垂直平分BC,∴CH=3,,∴DH=HE+DE=,∴; (4)解:由折叠可得∠AF'D=∠AFD,又∵ 点 落在 上,∴∠ACD=∠AF'D,∴∠ACD=∠AFD,∴AC=AF=OB=,∴OF=,过点C作CM⊥x轴于点M,则CM=,,∴FM=FA+AM=,又∵OG∥CM,∴△FGO∽△FCM,∴,即,解得OG=.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解析】【分析】(1)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利用AAS证明△ABC≌△BAO,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全等得到BC=AO=6,连接EC,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H,即可得到△BCE是等边三角形,DE垂直平分BC,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E,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解答即可;(4)根据题意可得∠ACD=∠AFD,即可得到AC=A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长,然后过点C作CM⊥x轴于点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M和AM长,然后根据平行线得到△FGO∽△F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例解答即可.1 / 1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返校学业检测 数学试题卷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5的相反数是( )A. -5 B.5 C. D.【答案】A【知识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析】【解答】解:5的相反数是-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直接得出答案.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B选项正确;C、此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选项错误;D、此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 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即可判断出答案.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暑假期间,同学们常去图书馆借阅书籍.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瑞安市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已达到1544800余册.数据154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C. D.【答案】B【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解析】【解答】解: 1544800=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参加射击预选赛,每人射击20发子弹.他们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表所示,若要选一名成绩较好且又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应选运动员( )射击成绩统计分析表人员成绩 甲 乙 丙 丁平均数x(环) 8.6 8.6 9.2 9.2标准差S(环) 1.3 1.5 1.0 1.2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识点】分析数据的波动程度;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丙和丁的平均成绩好,由于丙的标准差小于丁的标准差,所以丙的方差<丁的方差,则要选一名成绩较好且又稳定的运动员参赛,则应选丙.故答案为:C .【分析】先比较平均数,再比较标准差,然后得出丙的方差小于丁的方差,从而得出答案.5.(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单项式乘单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同底数幂乘法的逆用【解析】【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原计算错误;B: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计算,原计算错误;C:,原计算正确;D:,原计算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根据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逐项判断解答即可.6.(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已知二次函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称轴为直线 B.顶点坐标为C.与y轴的交点是 D.函数的最大值是-5【答案】D【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h)²+k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在二次函数中,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4,顶点坐标为(4,-5),故选项A、B错误,不符合题意;当x=0时,y=-7,即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7),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函数有最大值-5,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 的相关性质逐项判断即可.7.(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在中,M, N为AC边上的两点,,,于点D,且,若,则( )A. B. C. D.【答案】B【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概念【解析】【解答】解:∵BM⊥AC,∴∠AMB=90°,∵∠A=70°,∴∠ABM=90°-∠A =20°,∵AM =MN,∴BM是AN的垂直平分线,∴BA=BN,∴∠ABM =∠NBM =90°-∠A=20°,∵MN = ND, NM⊥BM, ND⊥BC,∴ BN平分∠MBD,∴∠NBM =∠NBD =20°,∴∠C=180°-∠A-∠ABM-∠NBM-∠NBD=50°,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垂直定义可得∠AMB =90°,从而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得∠ABM =20°,再根据已知易得BM是AN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可得BA=BN,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BM =∠NBM =20°,再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N平分∠MBD, 从而可得∠NBM =∠NBD =20°,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8.(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九宫图”传说是古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九宫图”所体现的是一个表格,其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也称为三阶幻方,如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则的值为( )A.-5 B.-4 C.4 D.5【答案】B【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幻方、幻圆数学问题【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9.(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B.C.当时, D.当时,【答案】D【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常量k=-(a2+1)<0,∴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若两点在同一分支上,mB、若两点不在同一分支上,my2,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当m<0时,无法确定 所在象限,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当m<-2时,两点都在第二象限, 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即可.10.(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1,在菱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点F沿AC从点A向点C运动,连接FE,FB.设,,图2是点F运动时y随x变化的关系图象,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C., D.点在该函数图象上【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二次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析】【解答】解:如图, 连接BD, DE. DE、AC交于点F, BD、AC交于点O.∵四边形ABCD为菱形,∴点B、D关于直线AC对称.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点F与A重合时,FE+FB=3,即AE+AB=3.∵点E是AB的中点,解得:AB=2.当点F在点C处时,过点C作CG⊥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G,∵ABCD是菱形,∴∠CAB=∠ACB=30°,又∵∠ACG=60°,∴∠BCG=30°,∴BG=1,,∴,∴n=故B错误;AC=2CG=2,即m=2,故A错误;∵四边形ABCD为菱形,为等边三角形.∵点E是CB的中点,的最小值为 这时AF=DF=2EF,∴EF=,,即,,故C错误;当FA=时,点F在点O处,这时EF=FB=BE=1,∴y=EF+FB=2,∴ 点在该函数图象上 ,故D正确;故选: D.【分析】点B和点E在AC的同旁,在AC上求一点F,使FE+FB的值最小,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点B的对称点是点D,那么连接DE交AC于点F,FE+FB的最小值为DE的长度.根据当x=0时,y=3可计算出菱形的边长;根据点F在点C处时,根据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CE长 得到n的值判断B;求出AC长判断A;根据最短距离求出p,q值判断C;然后当x=时,点F在点O处,求出y值判断D解答即可.1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因式分解: .【答案】【知识点】因式分解﹣公式法【解析】【解答】a2-9=(a+3)(a-3)。故答案为:(a+3)(a-3)。【分析】由平方差公式:a2-b2=(a+b)(a-b)可得。1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答案】-2【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1-2x<5得x>-2;解不等式2(x-1)<6得x<4,∴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故答案为:-2【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得到公共部分解答即可.1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值是 .【答案】9【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m=9.故答案为:9 .【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 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1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平面中,抛物线 与直线 相交于 D(-2,3) 和 B(1,0),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答案】x<-2或x>1【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解:借助图象可得抛物线在直线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或x>1,∴ 不等式 的解集是x<-2或x>1,故答案为:x<-2或x>1 .【分析】根据抛物线在直线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15.(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已知AB是的直径,内接于,,,D是上一点,连接AD,CO,若,则 .【答案】【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圆周角定理的推论【解析】【解答】解:∵ AB是的直径,∴∠ACB=90°,∴,连接BD交AC于点E,则∠ADB=∠ACB=90°,又∵AD∥OC,∴∠DAC=∠ACO,∵OC=OA,∴∠OCA=∠OAC,∴∠DAC=∠CAB,∴△ADE∽△ACB,∴,即,∴,又∵∠DEA=∠CEB,∴△DAE∽△CBE,∴,,解得AD=,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长,然后连接BD交AC于点E,证明△ADE∽△ACB和△DAE∽△CBE,根据对应边成比例解答即可.16.(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在菱形ABCD中,,,E是AD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BE,作与关于直线BE对称,连接AF,DF,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答案】【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圆-动点问题;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设AC与BD交于点O,过点B作BG⊥AD于点G,∵ABCD是菱形,AC=8,∴AO=4,BD=2OB,AC⊥BD,∴,∴AC=6,又∵,∴,又∵与关于直线BE对称,∴BF=BA=5,∴点F在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当G,B,F三点共线时,面积的最大 ,这时GF=FB+FG=5+,,故答案为: .【分析】设AC与BD交于点O,过点B作BG⊥AD于点G,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BD长,利用面积求出高BG的长,然后利用翻折得到点F在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的圆上,即当G,B,F三点共线时,面积的最大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即可.17.(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1)计算:.(2)化简:.【答案】(1)解:(2)解:=7x+4【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解析】【分析】(1)先计算绝对值、立方根和负整数指数次幂,然后加减解答即可;(2)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然后合并同类项解答即可.18.(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解方程:(1) .(2) .【答案】(1)解:x+1=3(x-2)x+1=3x-6x-3x=-6-1-2x=-7经检验,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2)解:(x-3)(x+1)=0x-3=0或x+1=0【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解析】【分析】(1)方程两边乘以x-2,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然后解整式方程求出x的值并检验解答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19.(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某校为了解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调查了他们一周课外阅读时间,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制成如下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 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 小时.(2) 抽查的这些学生一周平均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多少小时?(3) 该校共有2400个学生,根据统计,估计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答案】(1)3(2)解:(小时)答:抽查的这些学生一周平均的课外阅读时间是3小时;(3)解: (人)答:估计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人数为1680人.【知识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解析】【解答】(1)解:由统计图可得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40人,中位数则应该是4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之后第20和21个数据的平均数,由统计图可知,第20和21个数据均为3,∴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是3;故答案为:3;【分析】(1)首先根据统计图得出被调查的总人数为40,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3)利用2400乘以被调查者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人数占比即可.20.(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如图1,点P在的平分线上,交AM于点B.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以AP为一边的等腰三角形.小明:如图2,以A为圆心,AP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D,连接PD,则是等腰三角形.小华:以点A圆心,AB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连接PC,则是等腰三角形.(1)证明:小华所作的是等腰三角形.(2)若,求的度数.【答案】(1)证明:小华的作图如图1所示:∵点P在∠MAN的平分线上,∴∠BAP=∠CAP,根据小明的作图可知:AB=AC,在△ABP和△ACP中,∴△ABP≌△ACP(SAS),∴PB=PC,∵ PB∥AN,∴∠BPA=∠CAP,∴∠BAP=∠BPA,∴AB=PB,∴AC= PC,∴△APC是等腰三角形;(2)解:∵∠BAP=∠BPA,∴∠PCD=2∠PAN,又∵PC=PD,∴∠PCD=∠PDC=2∠PAN,∵PA=PD,∴∠APD=∠ADP=2∠PAN,在△APD中,∠A+∠ADP+∠APD=180°,即∠PAN+2∠PAN+2∠PAN=180°,解得∠PAN=36°,又∵AP平分∠MAN,∴∠MAN=2∠PAN=72°.【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BP≌△ACP,即可得到PB=PC,然后根据平行线和角平分线得到∠BAP=∠BPA,即可得到AB=PB,进而证明结论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到∠PCD=2∠PAN,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APD=∠ADP=2∠PAN,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21.(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A作于点E,延长BC至点F,使,连接DF.(1) 证明:四边形AEFD是矩形.(2) 若,,,求 ABCD的面积.【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 AD=BC,∴AD∥EF,∵CF=BE,∴CF+EC = BE+EC, 即EF = BC,∴EF=AD,∴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AE⊥BC,∴∠AEF = 90°,∴平行四边形AEFD是矩形;(2)解:∵AE = DF = 8, ∠F =90°,∵BC=CD,∴CF=BF-BC =16-CD,∴CD=10,∴BC=CD=10,【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 AD=BC,由CF=BE得EF=BC, 即得EF =AD, 即可得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E⊥BC即可求证;(2)利用矩形和勾股定理可得BC=CD=10,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22.(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 阅读理解题: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 (a,b为实数)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 填空: .(2) 计算:.(3) 试一试:请利用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将化简成的形式.【答案】(1)-3i(2)解:=3+(-4+3)i+4+(-1)=3-i+4+(-1)=6-i;(3)解:.【知识点】整式的混合运算【解析】【解答】,故答案为:-3i;【分析】(1)根据虚数单位的定义可得答案;(2)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结合虚数单位进行求解即可;(3)根据分母有理化结合虚数单位进行求解即可.23.(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已知抛物线(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1, 0)和(-3, 0).(1)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2) 过点A(0, t)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且,求t的值.(3) 将抛物线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当时,平移后的抛物线函数值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2,求m的值.【答案】(1)解:已知抛物线 的图象经过点(1,0)和(-3,0),将这两点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对称轴为 直线;(2)解:令y=0,则解得 1,所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和(1,0)。因为过点A(0,t)与x轴平行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所以B,C两点的纵坐标为t,即 ,解得所以因为AB=2AC,所以解得t =5或t=-3(舍去)。(3)解:将抛物线沿x轴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当 时,y的最大值为 y的最小值为因为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12,所以解得m=2或m=-4(舍去)。【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利用一般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求出B,C的坐标,然后根据为AB=2AC列方程求出t的值解答即可;(3)根据题已得到平移后的解析式,然后在得到最大值与最小值,根据题意列方程求出m值即可.24.(2025九上·瑞安开学考)如图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B 在 y 轴正半轴上,,,以AB 为直径作 ,AC 平分 交 于点 C,点 D 在 上且在第一象限,连接 CD,BD.(1) 求 AB 的长.(2)求证:.(3) 当 时,求 的面积.(4) 如图 2,射线 CD 交 OB 于点 G,交 x 轴正半轴于点 F,连接 AD,作点 F 关于 AD 的对称点,当点 落在 上时,求 OG 的长.【答案】(1)解:∵∠AOB=90°,OA=6,∠OBA=30°,∴AB=2OA=12;(2)证明:∵∠AOB=90°,∠OBA=30°,∴∠BAO=60°,又∵AC平分∠BAO,∴∠BAC=∠OAC=30°=∠OBA,又∵AB是直径,∴∠BCA=∠BOA=90°,又∵AB=BA,∴△ABC≌△BAO,∴AC=BO;(3)解:∵△ABC≌△BAO,∴BC=AO=6,连接EC,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H,则∠BEC=60°,∴△BCE是等边三角形,∴BC=CE=BE=DE=6,又∵BE=EC,BD=DC,∴点D、点E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DE垂直平分BC,∴CH=3,,∴DH=HE+DE=,∴; (4)解:由折叠可得∠AF'D=∠AFD,又∵ 点 落在 上,∴∠ACD=∠AF'D,∴∠ACD=∠AFD,∴AC=AF=OB=,∴OF=,过点C作CM⊥x轴于点M,则CM=,,∴FM=FA+AM=,又∵OG∥CM,∴△FGO∽△FCM,∴,即,解得OG=.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解析】【分析】(1)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利用AAS证明△ABC≌△BAO,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全等得到BC=AO=6,连接EC,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H,即可得到△BCE是等边三角形,DE垂直平分BC,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E,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解答即可;(4)根据题意可得∠ACD=∠AFD,即可得到AC=A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长,然后过点C作CM⊥x轴于点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M和AM长,然后根据平行线得到△FGO∽△F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比例解答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返校学业检测 数学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返校学业检测 数学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