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质量监测(一)
八年级地理试卷(人教)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范围:疆域、人口、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东半球、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市以北地区 B.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C. 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 最南端在海南岛
3. 下列能反映我国经度跨度广的现象是( )
A. 当黑龙江省千里冰封时,海南岛却是一片农忙景象 B. 当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现象
C. 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油菜花开时,喜马拉雅山脉上依然被冰川覆盖 D. 乌苏里江已经是傍晚时分,新疆帕米尔高原还是白天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我国某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关于四个省级行政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
B. ②省级行政区南部有阳光直射现象
C. ③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D. 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5. 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从图中可知,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km 的省级行政区有( )
A. 福建省、台湾省 B.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 C. 湖北省、湖南省 D.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
8.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耕地多,水热资源充足②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③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少④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多的( )
A. 就业机会 B. 土地资源 C. 名胜古迹 D. 矿产资源
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节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B. 泼水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
C. 雪顿节是傣族的节日 D. 丰收节是汉族的节日
11.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居住地区相互交错,均匀分布 B. 汉族只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D. 少数民族自治区只分布着一个民族
由于社会和历史根源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的风俗。读我国四个民族传统节日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所反映的传统节日与其代表的民族连线,正确的是( )
A. 那达慕节——蒙古族 B. 泼水节——藏族 C. 苗年——傣族 D. 雪顿节——壮族
13.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 各民族和谐相处,均匀分布 B.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
C.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D.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24分)
14. 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________洲东部,________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万平方千米。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我国跨经度最广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4)写出图中我国陆地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胡焕庸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提出的中国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胡焕庸线”东南部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集聚了全国94%的人口;“胡焕庸线”西北部地广人稀,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
材料二: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
(1)请写出“胡焕庸线”的起止点的城市名称,并归纳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与经济差异明显的原因。
(3)【开放性试题】同学们围绕“‘胡焕庸线’能否被突破”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胡焕庸线”永远难以被突破,有人认为可以通过鼓励人口大规模迁移至西部突破此线。你认为“胡焕庸线”能否被突破?并说明理由。
16. 【跨学科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朝“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下图为中国民族分布图。
(1)仔细观察,请你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2)目前我国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有________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在西南、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区。
【欣赏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拥有灿烂的文化,下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介绍。
(3)请在下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完成对这三个项目的介绍。
名称:维吾尔族刺绣 类别:传统美术 简介: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流行于________(填省级行政区全称)。 名称:________ 类别:民俗 简介:它是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节日上点燃篝火,载歌载舞。该节日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名称:回族民间器乐 类别:传统音乐 简介:主要聚居在________自治区的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当地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质量监测(一)
八年级地理试卷(人教)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范围:疆域、人口、民族
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3题答案】
1. A 2. B 3. D
【4~6题答案】
4. B 5. B 6. C
【7~9题答案】
7. D 8. C 9. A
【10~11题答案】
10. A 11. C
【12~13题答案】
12. A 13. C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24分)
【14题答案】
(1) ① 亚 ②. 太平
(2) ①. 960 ②. 北温带
(3) ①. 内蒙古自治区 ②. 云南省
(4) ①. 俄罗斯 ②. 马来西亚
【15题答案】
(1)黑河、腾冲。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东南部人口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密度小。
(2)我国东南部自然环境优越,适宜人类居住、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所以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我国西北部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所以人口稀疏,经济发展缓慢。
(3)不能被突破。“胡焕庸线”是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差异形成的,只要自然环境不变,这种人口差异将长期存在;西部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不能简单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或能被突破。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缩小地区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发展,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16题答案】
(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 ①. 五 ②. 西北 ③. 东北
(3) 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②. 火把节 ③. 宁夏回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