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1.深化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核心环节” 的生命观念,认识到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维持生物圈的物质平衡与能量传递。 (生命观念)2.能将光合作用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解释 “大树底下小草生长较差”(光照不足,小草光合作用弱)、“农田合理密植可提高产量”(保证每株植物获得充足光照和二氧化碳),培养逻辑推理与知识应用能力。 (科学思维)3.能基于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疑问(如 “为什么脱色时要用酒精而不用水”),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解决,培养基于实证探究问题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4.关注农业科技进展(如智慧农业中光照与二氧化碳的精准调控),培养 “尊重科学、应用科学改善生活” 的意识,为理解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社会责任)一粒种子入土可萌发长成为幼苗,幼苗又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里呢?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物质。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都来源于土壤。海尔蒙特柳苗 2.3kg干土 90kg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并制作桶盖防止灰尘落入柳苗 76.8kg 干土 89.943kg苗 + 74.5 kg土 - 057 kg结论:柳苗生长所需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来的,_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水五年后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不完全正确还需考虑空气等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蜡烛熄灭,老鼠死亡。植物活着,蜡烛燃烧。植物活着,老鼠活着。普利斯特利实验实验二实验一实验三实验现象:结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人们重复普里斯特利实验时,实验控制的条件不同,实验结果就不会相同。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1779年 英格豪斯(荷兰)实验英格豪斯实验英格豪斯实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后来,科学家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英格豪斯还发现: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但在夕阳西下时能力降低,日落则完全停止。1782年瑞士牧师瑟讷比埃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 的同时,还要吸收 。氧气二氧化碳1802年瑞士学者索绪尔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_ 。水与海尔蒙特的结论吻合碘蒸气熏蒸暗处理数小时照光和遮光1864年 萨克斯(德国)实验不透光纸淀粉遇碘会变蓝目的:消耗营养物质(对照)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__而且能够合成__等有机物,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氧气淀粉1897年,科学家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____。光合作用柳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时间 科学家 实验结论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植物所需全部物质来自______17世纪上半叶 海尔蒙特 使植物增重的唯一物质是______1771年 普利斯特利 绿色植物能净化因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1779年 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________才利用二氧化碳,释放气体1782年 瑟讷比埃 绿色植物在放出______的同时吸收___________气体1804年 索绪尔 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1864年 萨克斯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______土壤水在光下氧气二氧化碳淀粉活动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植物在光下合成了淀粉。那什么是对照实验法呢?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有阳光对照组:无阳光要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部分遮光方法步骤:1、暗处理目的: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2、遮光处理目的:形成对照部分遮光观察叶片和酒精溶液的颜色变化:现象: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酒精溶液变为绿色酒精脱色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2、实验选用的叶,一部分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使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对叶片进行不遮光处理,是检验植物合成淀粉是否需要光的主实验,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设置的对照。3、怎样解释实验中酒精溶液变绿的现象?4、用碘液染色后,叶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所以酒精溶液变绿。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叶片遮光部分不变颜色。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活动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现象:把金鱼藻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有许多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中,卫生香复燃。实验结论:注意:氧气是助燃气体,可以使卫生香燃烧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卫生香复燃,说明试管中的气体是氧气。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1、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2、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气体?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后复燃了,说明试管中有助燃气体。氧气活动3.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观察下列植物叶片:你发现了什么?银边天竺葵彩叶草银边翠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呢?方法步骤:1、阳光照射2h左右,摘叶,放到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水浴加热。2、叶黄白色时取出,清水漂洗后置于培养皿,滴加碘液。3、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绿色和白色部分,将实验结果记录到表格中。实验现象:用碘液处理叶片 绿色部分 非绿色部分银边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蓝色黄白色黄白色黄白色蓝色蓝色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边缘不呈绿色?2、分析实验结果,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怎样的?因为它们的叶边缘不含叶绿素。实验结果显示只有绿色部分可以在光下合成淀粉,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3、你们小组认为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哪里?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因此,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活动4.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结果:有无二氧化碳 碘处理1号装置2号装置无有不变色变蓝色1号2号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光合作用除了需要二氧化碳还需要什么?提示:海尔蒙特的实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根据以上的科学探究结果,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是什么?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能产物:淀粉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用反应式表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光叶绿体水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阳光场所:产物:原料: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有机物、氧气条件:光1、通过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光合作用的信息。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信息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等B.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释放氧气C.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光合作用晚上也可以进行D2、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再将此叶片一部分曝光,一部分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深蓝色,遮光部分无颜色变化,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D3“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3天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