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拿来主义》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天津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在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冯先生发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
冯先生的意思是说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继承文化遗产和我们的改革开放一样,只要我们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就一定成功。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拿来主义
鲁迅
——怎样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了解作者?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关于杂文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特点:
《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的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的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的“全盘西化”思想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 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词,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背景介绍
给与 鱼翅
脑髓 磕头
国粹 孱头
冠冕 倘使
蹩进 譬如
自诩 残羹冷炙
拿来主义
jǐyǔ chì
nǎo suǐ kē
cuì càn
guān miǎn tǎng
bié pì
xǔ gēng zhì
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所以D
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④拿来主义
阅读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模仿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
或送来主义,或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听凭送来,
丧权辱国(误国)
祸及子孙(卖国)
大受其害(祸国)
所以,要自己来拿(利国)
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破 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祸害
立 拿来:主动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
(因果论证)
8—9段论证“怎样‘拿来’”。
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问题二: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大吸鸦片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辩证吸收
全盘接收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拿来”!
比喻论证
大宅子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益处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旧形式之类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这些都不是“拿来主义”者的态度!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拿来主义”的方法是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答: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是怎样说理的
鱼 翅
鸦 片
姨 太 太
烟枪烟灯
吃掉
送药房
毁掉
走散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旧文化形式
喻文化糟粕
总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
比喻说理: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形象生动,
幽默含蓄,
而锋芒毕露!
问题三:
大宅子里
的遗产
拿来主义
内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态度:占有,挑选
方法:使用,存放,毁灭
条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模仿归纳1—7段论证思路的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
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丧权辱国
送去主义,祸及子孙
送来主义,大受其害
—————————
所以,要自己来拿
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
问题
问题设计: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2)“拿来”后怎么办
(3)“拿来”有何意义
(4)“拿来”者的素质
(5)“拿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 们 要 “拿 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建 设 民 族 新 文 化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成为新人;成为新文艺
第十段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拿来主义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为什么拿来
怎样拿来?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吃掉
鸦片     送药房
烟枪烟灯  送,毁掉
姨太太   走散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揣摩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味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你能再找出几句来吗?
1、先破后立,破立结立
2、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3、语言犀利、幽默
艺术特色
小结课文
没有“拿来”的,就没有今天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个人的发展亦如是。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应学会运用好“拿来主义”,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要注意防止不良习气,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的浸染。
我来露一手
“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
仍以三辩身份,写一个驳论语段。
用排除推理论证法(选言推理论证法)
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喻成一间大教室,我们要“开放学习”可用什么作比?
(1)打开门窗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新鲜空气”)
(2)进来的只是空气吗?
(还可能有“苍蝇”、“蚊子”等)
(3)怎么办?
………
愤然关上窗子?
昏蛋
废物
(安上“纱窗”)
毫无顾忌地开窗?
想想议议
1、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和宽带网络,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
2.“拿来主义”的思想,含义深远,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生活中,我们交朋友,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说明我们应怎样结交朋友。
请你列举出运用拿来主义方法吸收古代或外国文化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话题讨论
拿来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