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数列的概念 课件(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数列的概念 课件(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4.1 数列的概念
课时1.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第四章
数列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数列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数列的分类.(重点) 数学抽象
2.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难点) 数学运算
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问题的意义,通过对一些数据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方法来刻画研究对象.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注:把满月分成240份,则从初一到十五每天月亮的可见部分可用一个代表份数的数来表示.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都是具有确定顺序的一列数.
上述例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新知学习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新知学习
①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②是按每月的日期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③是按幂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它们都是从第1项开始的.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以前我们学过的函数的自变量通常是连续变化的,而数列是自变量为离散的数的函数.
新知学习
数列的函数表示法:与其他函数一样,数列也可以用表格和图象来表示.
新知学习
项随序号的增大呈现递增的特点.
数列的单调性:与函数类似,我们可以定义数列的单调性.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特别地,各项都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从表和图中,你能发现数列①中的项随序号的变化呈现出的特点吗?
新知学习
例题巩固
例题巩固
例题巩固
例题巩固
A
B
D
AC
111
1.数列的概念、分类、表示方法
2.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3.数列的通项公式
课堂小结(共25张PPT)
第四章 数列
4.1 数列的概念
课时2.数列的递推公式与前n项和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能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重点) 逻辑推理
2.理解数列的前 n 项和,并能用数列的前 n 项和求出通项公式.(难点) 数学运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如何找到数列的规律从而求出通项公式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学习来探究数列的递推公式.
新知学习
当不能明显看出数列的项的取值规律时,可以尝试通过运算来寻找规律.如依次取出数列的某一项,减去或除以它的前一项,再对差或商加以观察.
新知学习
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知道了首项或前几项,以及递推公式,就能求出数列的每一项了.
例题巩固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D
C
C
B
C
BD
1.数列的递推公式
2.数列的前 n 项和
课堂小结
0

(1)
(2)
(3)
(4)
o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