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了解作者及《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掌握基本字词,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分析人物形象。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时间文章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他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缘由背景链接确凿( ) 菜畦( ) 轻捷( )窜( ) 云霄( ) 蟋蟀( ) 斑蝥( ) 倘若( ) 人声鼎沸( )攒成( ) 收敛( ) 倜傥( )脑髓( ) 鉴赏( ) 人迹罕至( )záo◆生难字qíjiécuànxiāoshuàimáotǎnɡcuánliǎnsuǐjiànhǎndǐnɡtì tǎnɡ◆多音字( )拗断( )执拗( )拗口( )攒动( )积攒拗攒ǎoniùàocuánzǎn【轻捷】【鉴赏】【无从】【和蔼】【质朴】【渊博】【宿儒】【倜傥】【淋漓】轻快敏捷。鉴定和欣赏。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做某件事)。态度温和,容易接近。朴实;不矫饰。(学识)深而且广。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洒脱;不拘束。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词语解释【高枕而卧】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人声鼎沸】【人迹罕至】例句:结束了日夜操劳的日子,母亲终于可以高枕而卧了。例句:山顶终年积雪,人迹罕至。例句:这个城市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声鼎沸的集贸市场。文题解读百草园,在绍兴城内鲁迅故居后面。三味书屋,在鲁迅故居附近,鲁迅小时候曾在这里读书。“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先写“百草园”再写“三味书屋”的顺序来记叙自己的一段童年生活的。划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快乐生活。第二部分:(9-24)回忆“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塾 师 寿 镜 吾“三味书屋”中的“三味”的意思是“读书味如稻粮,读史味如肴馔(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大意是:读四书五经如五谷杂粮,是根本;读史书味如丰盛菜肴;读诸子百家书,则味如鱼酱肉酱,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说说第2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抓典型景物,提取关键词句从不同角度赏析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远近、高低等)其他:动态、静态等(1)色、形、声、味俱全。视觉 色彩: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形状: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听觉 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味觉 覆盆子又酸又甜。(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时间顺序 桑椹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是夏末秋初的。逻辑顺序 ①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②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从动物写到植物。空间顺序 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词 句 赏 析菜畦“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整体局部写作顺序先静物后动物先动物后植物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叫天子黄蜂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覆盆子︷︷木莲藤写景要层次分明,井然有序。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 ;“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 ,这两者都从 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 觉上 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 觉,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颜色形状视听味( )的菜畦 (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 )的桑葚鸣蝉( ) ( )的黄蜂( )( )的叫天子( )写景要调动多种感官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肥胖轻捷直窜伏写景用词要准确、鲜明、生动,突出景物特点。阅读3-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阅读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动词的表达效果。作者用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冬天雪后的百草园给“我”带来的无穷乐趣,体现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阅读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动词的表达效果。作者用一连串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冬天雪后的百草园给“我”带来的无穷乐趣,体现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回忆时的愉快心情。“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句中连用三个“也许”有什么表达效果?句中连用三个“也许”表猜测,表达出作者深深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无奈与依依惜别之情。快速默读“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三味书屋行礼严趣课堂严趣先生严趣两次行礼:严格的学习规矩对扁和鹿行礼,“算是”:对规矩的调侃“不应该问”“只要读书”:压抑的学习氛围偷跑进后园玩,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天真可爱的童心“怒色”“人都到那里去了”:疾言厉色的先生“头仰起,摇着”“拗过去”:陶醉而可亲的先生你觉得私塾先生(寿镜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方正、质朴、博学和蔼 严而不厉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学生?“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学生,由“我”问“怪哉”虫的事件和拔何首乌根可以看出来。“我”是一个努力认真的学生,从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来的严厉到变好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从“我”在后园中折腊梅、寻蝉蜕等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天赋才情的孩子,由“我”会描绣像可见。阅读9-2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百草园中的“我”和三味书屋中的“我”有何异同 同: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细致观察生活,好奇心强,天真顽皮。异:①百草园中的“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②三味书屋中的“我”用心学习,偶尔也贪玩,因为学习内容枯燥,不能问课外知识,因而有点无奈。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特点。1、内容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文中也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私塾教育的若干面,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私塾教育表示不满。2、艺术特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种感官,多种修辞,锤炼动词,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3、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运用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体现了……的情感。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深意,写出......的内容,体现......的情感。整 合 归 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