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 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 第2课时做更好的自己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二课 正确认识自我
第2课时 做更好的自己
课程标准 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努力学习做更好的自己;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健全人格: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掌握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己,积极改正缺点,扬长避短,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教学重难点 1.接纳和欣赏自己 2.知道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故事导入: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丢掉自己的特点。而是要巩固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别人好的一面,才能做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的学习,学会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一、为什么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教师展示:不同领域的运动员们。
杭州亚残运会首金得主谢毛三曾是一名裁缝学徒,在接触皮划艇后,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通过每天6小时的水上训练和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她在热爱与坚持中完成了蜕变。 在杭州亚残运会举重项目女子41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郭玲玲以123公斤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也许命运束缚了郭玲玲的双腿,但她用双手举起了自己的人生。 在杭州亚残运会田径男子跳远T11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邸东东在教练员的引导下跳出6米65的好成绩,夺得冠军并刷新该项目的亚洲纪录。 杭州亚残运会,女子400米-T11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翠青(视障)以56.53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目赛会纪录并夺得金牌。
教师提问: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这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在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为什么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二、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教师展示:诗歌欣赏。
教师提问:从这首诗歌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
2.教师展示:海伦·凯勒、贝多芬、霍金、江梦南等人的相关事迹及图片。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
3.教师展示:杨振宁、苏炳添等人的事迹及图片。
杨振宁:因动手能力较差,研究实验物理没出成就,但后来他从事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如鱼得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 苏炳添:身高1.71米,在跑步方面,他的步长非常吃亏,但他的长处是爆发力突出、步频快,技术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他,重视技术方面的学习,从而取得了世界冠军。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回答,他们的事迹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
4.教师展示:人类的大脑容量图。
教师提问:科学研究证明:人有很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人的潜能巨大。对此,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5.教师展示:有关志愿服务、义务植树等漫画。
教师提问:做更好的自己,还可以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6.教师归纳: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
(2)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自己。
(3)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完善自己。
(4)做更好的自己,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三、如何欣赏自己?
1.教师展示:骆驼和羊的故事。
教师提问: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教师展示:农夫与水桶的故事。
教师提问: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3.教师归纳:如何欣赏自己?
(1)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四、如何接纳自己?
1.教师展示:渔夫的故事。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2.教师展示:林肯和马云的故事。
教师总结: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教师归纳:如何接纳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2)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如何不断完善自己?
1.教师展示:潘长江和姚明的相关故事及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教师展示:毛泽东的故事。
教师提问:毛泽东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②我们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3.教师归纳:如何不断完善自己?
(1)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我们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4.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回答,改正缺点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回答。
答案提示:(1)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2)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3)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4)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为改正缺点所付出的努力。(5)请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6)作出改正缺点的公开承诺。(7)运用自己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六、如何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1.教师展示: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图片。
教师提问:如何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爱的领域。(2)通过参与多方面的活动,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3)通过与他人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教师展示:党的二十大代表徐梦桃的话。
教师提问:徐梦桃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时,了解了接纳与欣赏自己的方法,掌握了做更好的自己的途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