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 第1课时友谊的真谛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 第1课时友谊的真谛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六课 友谊之树常青
第1课时 友谊的真谛
课程标准 建立同学间的友谊;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友谊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修养:通过分享活动,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主动融入集体、与同学交往,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在交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健全人格: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他人、珍惜友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能够理解友谊的真谛,能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及冲突,作出负责任的选择
教学重难点 1.友谊的特质 2.识别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材料和视频导入:
1.展示材料:
有一种友谊是余华和史铁生 ◎二十一岁末尾,正值青春,史铁生失去了奔跑跳跃的能力,终日与轮椅作伴。他在《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作品选集)中写母亲对自己的小心翼翼,连“跑”“跳”这样的字眼都不敢谈及。 ◎自从我腿残疾后,家人们都很忌讳提及我的腿,只有余华,他带我去踢足球,让我守门,他没把我当残疾人,也没把我当人。 ——史铁生 ◎我是最糟糕但是最快乐的守门员。 ——史铁生 ◎“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 ——史铁生
教师提问:你如何看待余华带史铁生踢球?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余华并没有因为史铁生失去双腿而区别对待,余华让史铁生当守门员既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理解,更体现了他和史铁生亲密的友谊。
2.观看视频——余华签名铁生,思考:友谊的真谛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友谊让(《活着》的作者)余华在采访中多次提起史铁生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过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友谊的真谛,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程——《友谊的真谛》。
一、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1.阅读教材P42“生活观察”,思考:(1)说到朋友,首先在你脑海里想到的是谁?他(她)身上最吸引你的特点是什么?是什么让你们成为好朋友?(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在与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并与同学分享。(3)哪些特质的支持率较高?写下来。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答案提示: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教师过渡: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积累着不同的体验,分享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
2.观看视频——罗翔老师谈友谊。阅读教材P43“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上述情境的看法,并和同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们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我们只需要有一颗真心。
3.教师提问:结合所学回答,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4.展示材料:名人的友谊故事。
巴金和冰心:因为共同的性格、爱好,相互的欣赏,释放出他们弥香醇厚的友情——浓厚又淡如水! 《不朽的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即使家庭背景再悬殊,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只要真心相对,就能跨越一切阻碍。
教师提问:你从名人的友谊故事里发现了什么?(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5.教师展示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名言,以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6.展示材料:
余华:文学界批评我时,铁生却赞扬我 当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刚刚出版时。余华便遭到了来自文学界诸多的质疑,作为朋友的史铁生却鼓励赞扬余华的写作风格。 一次,余华去看望铁生,两人聊到经验对写作的束缚,史铁生对余华说:“为什么要拧开瓶盖之后药才能够取出来?如果一开始人类没有这样的思维,而是另一种思维,就是药片可以自己从瓶子里面出来,不用打开瓶盖,那么现在生活中可能就是这样。”这段话让余华醍醐灌顶。许多年后他在书里写道:“那天铁生没有表演,只是对我讲述。铁生不会魔术,但他的思想会魔术。”史铁生时刻用自己的豁达乐观,鼓舞着身边的朋友,也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真挚的友谊成就了两位杰出的作家,同时两位杰出的作家也成就了真挚的友谊。
教师提问:为什么余华至今怀念好友铁生?这体现了友谊的什么特质?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7.知识点归纳: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二、友谊有什么作用?
1.观看视频——什么样的友谊更值得我们珍惜呢?思考:友谊有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友谊伴随着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3)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2.阅读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思考:(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我”心里的滋味肯定是酸涩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在帮助朋友的时候,“我”也希望得到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如果自己一味地帮助朋友却得不到对方的理解,我们心里就会产生不平衡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友情的发展。
(2)不是。因为真正的友谊是不应该在乎得失的,并且当我们真诚帮助朋友时,会使朋友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怀,有利于友情的稳固,在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也会真诚地帮助我们。
3.观看视频——历史中的名人友谊,再次感受友谊的真谛。
我们要学会建立友谊,理解友谊的真谛。对我们而言,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用心呵护友谊,让友谊之树常青。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