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课时 家的意味课程标准 正确认识家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如何理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议题,理解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道德修养:通过感悟古诗词中的道理,用心感悟家庭的作用,感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健全人格:寻找优良家风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教学重难点 1.家的功能或重要性 2.优良家风的作用视频和图片导入:1.展示图片——“家”字的来源,提问: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学生讨论后回答:家。教师总结:家字可以分解成“宀”+豕(shǐ)。据说,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猪)祭拜,这就是“家”,后来引申为“住所”等义。2.观看视频——《让爱住我家》。教师提问:结合教材P26“生活观察”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家”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过渡: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时。一、家庭的含义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找出“家”的含义。学生代表回答。答案提示: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展示图片——四种家庭关系,提问:结合图片回答,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些情形?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3.教师提问,以便让学生巩固上述家庭关系相关内容。二、家的功能或重要性1.观看视频——家不只是房子,思考:家不只是房子,还有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这才是家。2.展示图片——春运回家瞬间,观看视频——2025春运,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此你有何感想?学生自由发言。答案提示: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3.教师总结: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4.阅读教材P27“探究与分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①生命之爱:给了我们生命。②关心之爱:为我们的生活操劳。③影响之爱: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④陪伴见证之爱:成长的陪伴者、见证者。⑤分担分享之爱:分担我们的忧伤,分享我们的喜悦。5.展示图片——四张家庭合照,提问:观察这些照片,联系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哪些感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6.展示图片——“我”的家庭关系图,思考:图片带给你哪些启示?学生自由发言。答案提示: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7.展示图片——习近平陪母亲散步。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习近平新华社北京2021年3月28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教师提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建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8.知识点总结:家的功能或重要性。(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三、优良家风有何作用?1.展示材料: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后代子孙的准则。 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教师提问:(1)你还知道哪些优良家风?(2)优良家风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答案提示:(1)曾国藩家训;王阳明家训;钱氏家族与钱氏家训;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2)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①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②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2.观看视频——红色家书: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家书。聆听歌曲《国家》,感悟家国情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救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