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2课时 营造清朗空间课程标准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提升网络媒介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健全人格: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理解网络的价值与作用,善用网络带来的正向价值,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和参与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难点 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问题导入:教师展示: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图片。教师提问:网络带来的只有便利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参与网络生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教师展示:面对网络的两种表现相关图片。教师提问:面对网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媒介素养不同。教师补充: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2.阅读教材P20“探究与分享”,思考:你有没有遇到过上面的问题?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困扰?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可以放松身心,但要适度,注意分寸。如果沉迷其中,会耽误学习,影响身心健康,还可能被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威胁自身安全。3.阅读教材P20“相关链接”,思考:我们该怎么改变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4.教师展示:海量的网络信息等图片。教师提问:如何选择网络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同时,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5.教师展示: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教师总结: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阅读教材P21“方法与技能”,思考:为什么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①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6.教师展示:与造谣有关的法律内容。教师展示:相关案例。教师展示:关于网络自由的一些观点。教师提问:网络交往的“自由”有没有限度?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网络生活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我们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7.教师展示:网络教育相关视频。教师提问:怎样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展示:不宣泄负面情绪、不泄露他人隐私等图片。教师总结: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教师提问:在网络空间中,如何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②我们要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③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8.教师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图片。教师总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教师展示: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等图片。教师提问: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展示:相关材料。教师提问:该材料启发我们应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9.教师归纳:(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⑤传播网络正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今天,我们既处于现实的生活中又处于虚拟的网络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被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