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2课时诚实守信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第2课时诚实守信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2课时 诚实守信
课程标准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 法治观念:拒绝谎言、重视诚信,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 责任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懂得诚信无价的道理 2.践行诚信
视频导入:
观看视频——杜正云:一诺千金的红军墓守墓人,谈谈你的感悟。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杜正云以“一诺千金”的精神践行家族承诺,将守护红军墓从家庭责任升华为红色文化传承行动,成为新时代诚信与爱国精神的典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懂得诚信无价的道理。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地位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诚实守信的含义及地位。
学生回答。
答案提示:含义: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地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1.教师展示:
季布一诺 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以诚信立身。
2.观看视频——中国人诚信图鉴,说说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对个人)
3.观看视频——(2019—2023)诚信之星,为什么要评选“诚信之星”?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积极推进诚信建设,持续推动诚实守信、履约践诺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4.教师提问:诚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对社会)
5.观看视频——2025年3·15晚会曝光名单,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1)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6.知识点总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1)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对个人)
(2)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对社会)
三、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展示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教师提问:阅读民法典第七条对诚信的规定,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诚信的受益者,也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每个人要立身成事,生存发展,都要恪守诚信这一准则,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2.教师提问: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许诺一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诺后,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应该不逃避、不推脱,坦诚与他人沟通,争取他人的谅解。
3.展示材料:
情境一 小健是老师最信任的一班之长,一天老师找小健了解小王的情况,因为小王最近行为反常,上课神情恍惚,成绩直线下降。小王是小健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王最近在网上交了好朋友,经常聊天到半夜,并向小王保证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面对老师的询问,小健犹豫着…… 情境二 小健的奶奶因癌症生病住院了,全家准备瞒着奶奶,不告诉奶奶实话,小健很苦恼,到底应不应该告诉奶奶,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小健,面对以上情况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提示:小健要把好朋友的真实情况反馈给老师,并且要帮助好友改正错误。小健要对奶奶保守秘密,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奶奶的治疗。
教师总结:诚信要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选择。例如,直接告知事情真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信发生冲突。这时,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
4.展示图片——“老赖”相关漫画
教师提问:你听说过“老赖”吗?你知道什么是“老赖”吗?
学生自由发言。
答案提示:言而无信、欠钱不还的人,俗称“老赖”。在法律上,这种人被称为“失信被执行人”。
5.教师提问:成为“老赖”,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提示:①高消费限制:不能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不能住星级以上宾馆,不得购买不动产或高档装修房屋,不得租赁高档写字楼等。②子女教育受影响: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考公务员、军校、航空院校等政审将不予通过。③财产冻结:失信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等可能会被依法查封或冻结,且会被限制新开银行卡账号。④法律后果: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面临拘留、罚款等法律制裁,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⑤信用记录受损:失信记录会被纳入征信系统,对个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未来的金融活动和社交生活。
6.教师提问:老赖处处受限,启示我们该如何践行诚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当今社会,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7.知识点总结: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如何践行诚信?)
(1)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许诺一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诺后,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应该不逃避、不推脱,坦诚与他人沟通,争取他人的谅解。
(2)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选择。例如,直接告知事情真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信发生冲突。这时,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的诚实守信者。
(3)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当今社会,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诚信的重要性,懂得了诚信无价的道理,还学习了践行诚信的要求,知道了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同学们要珍视自己的信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做一个讲诚信的人,让诚信之树生根发芽,永葆常青。相信我们的祖国母亲会因我们一点一滴的行动而变得更加美丽和优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