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4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白居易
01
知人论世
2
2
名字称谓
人生经历
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
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与诗人元稹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白”。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代表诗作
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
《冷斋夜话》记载:“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孺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诵琵琶篇
白居易主张「君爱咬文嚼字,我爱老妪能解」。白居易每次写诗,都让一位老妇人先读。老妇人能读懂,则将诗收录下来;若不能读懂,则改写其文句。
02
整体感知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解读小序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降职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在盆浦口送客人,听到船中(有)在夜晚弹奏琵琶的人。听那乐声,铮铮的竟然有京城流行的乐调。询问那个人(是谁),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京师著名的琵琶师学习(弹奏)琵琶。
降职
第二年
省略句、状语后置
名作状,在夜里
状语后置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后来)年龄大了姿色衰退,托身做了商人的妻子。于是吩咐摆酒席,让(她)尽情弹奏几支曲子,曲子弹完(她)忧伤不语。自己叙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欢乐往事,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各地辗转迁徙。
名作动,摆酒席
畅快
忧郁的样子
状语后置
商人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我自京官外调(已经)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感动了,今晚才感觉到降职的失意(之情)。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来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叫《琵琶行》。
京官外调

于是
名作动,作歌
一共
淡然、坦然

唐人惯称七言诗为长句
创作
思考:小序有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1、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2、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听琵琶曲
知琵琶事
悟琵琶情
03
文本研读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听琵琶曲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三、重闻琵琶青衫湿
思考:诗人一共听了几次琵琶曲?分别出现在哪些位置?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夜晚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下马上船,(在船上)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却)没有音乐。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心情将要与朋友分别,那时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中。(这时)忽然听到水上传来琵琶声,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
互文
借代
悲伤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侧面烘托:音乐美,琴技高超
思考:本段是如何写音乐的?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探寻传来的乐声,轻声询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说话却有些迟疑。划船过去邀请她见面,添上酒重新拨亮灯光再一次摆开宴席。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还怀抱琵琶羞涩的遮住半边脸。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女)转动弦轴拨动弦线(调好弦声)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先有了情意。(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乐声)好像诉尽一生的不得意。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抹一会挑,先奏《霓裳》后奏《绿腰》。大弦声音粗重犹如(下)急雨,小弦声音急切细碎犹如私下言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粗音细音交织在一起,(好像)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发出的清脆圆润的声音)。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那声音一会儿)好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塞不通。像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流畅一般,弦似乎凝结不动声音暂时停歇下来。(于无声中)另有一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与恨萌生出来,这时虽是无声却胜过有声。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突然出击刀枪齐鸣一样。(爆发出激越雄壮的音乐)。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东船西舫悄然无声,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顶真:前句之尾和后句之首采用相同词语。
思考: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乐声描写可以分为几个小层次 请作简要分析。
倾诉悲情
(前奏曲)
急切愉快
(欢乐曲)
幽愁暗恨
(沉思曲)
激越雄壮(悲愤曲)
曲终收拨
戛然而止
思考:诗人是如何描写琵琶曲的?
“摹写声音至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比喻
以声喻声,使抽象的音乐具体可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通感
以形写声,调动读者多方面感官,启发读者联想,促进阅读中的审美创造。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叠词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音乐感强。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叙议结合
以议评声,曲中带情,妙语点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烘托
以人衬声,以景托声。观众如痴如醉,周边环境寂静,凸显音乐的强大魅力。
三、重闻琵琶青衫湿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被我的这一番话感动琵琶女站了许久许久,退回坐下拧紧弦调定得更高。那凄惨的声音不像先前的声音,满座人再一次听到后都掩面哭泣起来。在座的哪个眼泪流的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直接描写音乐悲凄
侧面烘托音乐感人
小结:描写音乐的手法
①动作描写。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技艺之高超。
②摹拟声音、叠词。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急或舒,松弛有度。
③ 贴切的比喻、通感。把粗重之声喻为“急雨”,轻细之声喻为“私语”,流利之声喻为“间关莺语”,凝滞之声喻为“冰泉冷涩”等。
①听众的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听众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界。
②环境的点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突显音乐的强大魅力。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知琵琶事
琵琶女和诗人各自有什么故事?
歌女倾诉身世苦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女把拨子别放在弦中要说话又有些迟疑,整理一下衣服站立起来脸上显出矜持的神色。自己介绍说原来是京城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弹奏琵琶的技艺,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部里。一曲奏罢曾让乐师们佩服,化妆后的美貌常受到同行歌妓的妒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京城富贵子弟争相赠送锦帛,弹完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两头镶嵌了金银或珠宝的发蓖头饰(因随着乐曲)打拍子而被击碎,鲜红色的罗裙因泼翻了酒而被玷污。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弟弟从军而去老鸨离开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门前冷落下来,很少有车马光顾,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看轻别离。(丈夫)去浮梁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我忽然梦见年轻时的往事,梦中哭得胭脂红粉和泪而下,纵横满面。
诗人自述谪居悲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我从去年离开京城长安,降职居住在这浔阳城又染上了疾病。浔阳地处偏僻没有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的声音。住地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住宅周围长满黄芦苦竹。在这里从早到晚能听到些什么声音呢只能听到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凉的哀叫。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不管是春天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还是秋天明月朗照的夜晚,常常拿出酒来独自斟饮。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可那声音嘈杂零乱实在难听。今夜听到您弹奏的乐曲,好像听到仙界的音乐耳朵顿时清亮起来。请您不要推辞再坐下弹一支曲子,我替您谱写《琵琶行》。
悟琵琶情
思考:男儿有泪不轻弹,白居易为何流泪?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艳盖群芳
年长色衰
人妒人捧
艺压京城
年年欢笑
委身商人
独守空船
门前冷落
琵琶女形象
对比反衬
当 年
现 在
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厌被弃的歌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
同病相怜伤迁谪
写作背景: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年轻时
年老时
起对比反衬作用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忧愁暗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抒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共鸣,久传不衰。
白居易
我本可以忍受平凡,
如果我不曾拥有荣光。
我本可以忍受落寞,
如果我不曾拥有繁华。
我本不愿直面自我,如果我不曾与君相逢。
琵琶女
04
总结提升
【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
交代诗歌的基本信息——交代了时间、时令(季节)、地点、天气状况等。
渲染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 ,烘托人物心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常见气氛用词——描绘人的感觉的词语:热闹、普天同庆、欢欣、愉快、欢乐、严肃、肃穆、悲凉、悲惨、悲伤、凄凉、温馨、尴尬……
感情基调用词(情感词):喜怒哀乐悲愁苦思淡——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思念……
3、以景结情。
起兴:先言他物,引出下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