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 2.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 2.2.2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重点)
2.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思考下列问题:
(1) 小商店一周的利润是 140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2) 小商店一周共亏损 84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解:(1) 1400÷7=200 (元).
(2) (-840)÷7=?
二、新知探究
(一)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课件展示]怎样计算8÷(-4)?
分析: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8÷(-4),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
因为(-2)×(-4)=8 ,
所以8÷(-4)=-2 .
另一方面,我们有8×(-)=-2 ,
于是有8÷(-4)=8×(-) .
这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4的倒数- .
[提出问题]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归纳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 (b≠0).
[课件展示]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54÷(-9);(2)-27÷3;
(3)0÷(-7); (4)-24÷(-6).
解:(1)6;(2)-9;(1)0;(1)4.
[提出问题]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针对训练]计算:
(1) (-36)÷9;
(2) .
解:(1) (-36)÷9 = -(36÷9) = -4. 法则二
法则一
思考: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
1.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
2.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二)化简分数
[课件展示]例1 化简下列各式:
.
.
.
注意:带有分数线的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例2 计算:
(1) ;(2) .
解:(1)原式
(2)原式.
注意:乘除法混合运算,确定积的符号,将小数化为分数.
[归纳总结]
(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针对训练]计算:
三、课堂小结
一、有理数除法法则:
1.a÷b=a (b≠0).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二、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四、课堂训练
1.计算:
(1) (-1.4)÷(-5.6);
解:原式 =
(2) 8÷(-0.125);
解:原式 = -8×8 = -64.
解:原式 =
2.填空: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有有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法则的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必要的技能,于学习中发展数感和符号感. 教学时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及时点拨,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达到准确认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目的.(共17张PPT)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重点】
2.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难点】
新课导入
思考下列问题:
(1) 小商店一周的利润是 1 40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2) 小商店一周共亏损 84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多少元?
解:(1) 1400÷7=200 (元).
(2) (-840)÷7=?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
问题1
怎样计算8÷(-4)?
因为(-2)×(-4)=8 ,
所以8÷(-4)=-2 .
分析: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8÷(-4),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
新知探究
问题: 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
新知探究
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
(1)-54÷(-9);(2)-27÷3;
(3)0÷(-7); (4)-24÷(-6).
思考: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问题2
解:(1)6;(2)-9;(1)0;(1)4.
新知探究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归纳总结
新知探究
针对训练
计算:(1) (-36)÷9;
解:(1) (-36)÷9 = -(36÷9) = -4.
法则二
法则一
(2) .
新知探究
思考: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
总结:
1.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
2.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化简分数
2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带有分数线的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新知探究
(1)
解:(1)原式
(2)
(2)原式
例2 计算:
乘除法混合运算,确定积的符号,将小数化为分数
新知探究
归纳总结
(1)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新知探究
针对训练
(1)
(2)
解:原式= .
解:原式= .
课堂小结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二、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三、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课堂训练
1. 计算:
(1) (-1.4)÷(-5.6);
(2) 8÷(-0.125);
解:原式 = -8×8 = -64.
解:原式 =
(3) -2.5÷ ×(-4).
解:原式 =
课堂训练
2.填空:
(1)若 互为相反数,且 ,则 _______;
(2)当 时, =_______;
(3)若 则 的符号分别_____________.
(4)若﹣3x=12,则x=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