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茹志娟百合花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一中心:主题文学常识学习目标:1、理清情节2、人物形象3、环境描写4、标题含义茹志鹃(1925-1998)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走进作者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写作背景情节(概括、手法、作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模式:特殊模式:摇摆式:“一波三折”欧亨利式: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蒙太奇式:也叫“镜头组合式”,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对话式:对话推动情节意识流式:内心独白情节结构模式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行文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何人 (何时) (何地) (何因) 做何事梳理故事情节和脉络小说巧妙地选取了发生在一天一夜24小时的事情,请找出表示时间节点的词1946年中秋(第1段)早上(第4段)下午两点钟(第24段)天黑了(第45段)半夜(第53段)高考链接:分析叙事顺序含义分类线索是贯穿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人物、事物、事件,时间、空间、情感变化高考链接:分析线索及其作用分析线索及其作用 线索作用:(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结构角度思考。)a.情节: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b.人物: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c.主题:使主题更加突出,丰富。d.结构:使文章结构更加巧妙。梳理故事情节和脉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尾(1-23) 通讯员 送 我 去包扎所。(24-43) 新媳妇 借给我们被子(44-57) 通讯员 为救人而牺牲。(58-59) 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带路借被牺牲献被小说情节简要复述梳理文脉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人物(概括、手法、作用)人物方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景物烘托人物衬托其他抑扬结合、点面结合、漫画式勾勒事物衬托走进人物—概括代表内在+外在+优点+缺点走进人物—手法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故意停下来等我(6)动作描写善解人意“高高的个子,块头不大……厚实的肩膀,穿一身洗淡的黄军装”(7)肖像描写纯洁质朴见我挨他坐下,局促不安,问他话时脸涨得通红“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8、21)腼腆羞涩这都是为了我们……他就一下子扑在那个东西上了(54)细节描写勇敢无畏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7、42)侧面描写热爱生活;体贴动作、神态描写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的?小通讯员是一个有着( )的外表,( )的性格,( )的品质( )一样美好心灵的小战士。腼腆、善解人意质朴、憨厚勇敢善良、热爱生活百合花形象:外在+内在小通讯员形象小结原文情节 描写手法 形象特征肖像描写漂亮质朴细节描写娴静羞涩善解人意尊敬军人、品质高洁动作、心理描写神态、动作描写“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30)“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30)“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30)“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58)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形象:外在+内在形象:代表美丽朴素、纯真善良、热情友善、深明大义、重情重义、是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农村革命妇女的典型代表。新媳妇形象小结“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我”是故事的叙述者(第一人称)、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情节人物主题第一人称文中除了小通讯员、新媳妇,谁还在小说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个角色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高考考点链接: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主要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情节: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人物: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环境(社会):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彩基调的作用。主题: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高考考点链接:人称的作用:(1)第一人称:身临其境,显得真实,增强可信度。(有限视角)(2)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显得自然亲切,能增强感染力。(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的口吻叙述,内容呈现客观,利于表达观点。(无限视角)环境(概括、手法、作用)渲染环境氛围交代故事时代背景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烘托心情,展示心理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深化小说主题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埋下伏笔环境本身环境对人物环境对主题环境对情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着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的盲目的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人物:烘托人物心情和性格,在残酷的战争之前,眼中却是这样一派生机勃勃、清新干净的景象体现出他们作为革命战士临危不惧、积极乐观。雨后庄稼图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的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环境①满月、野火、照明弹,展现了战场的氛围人物②烘托了“我”对敌人和战争的憎恶之情情节③环境描写突出“白夜”,彰显攻击战难打,为通讯员牺牲埋下伏笔。月夜战争图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 ,照你照我……结构①照应开头的“1946年的中秋”;主题②中秋是团圆节,是美好节日,写中秋节与后面战地情形的紧张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人物③由家乡的风俗及自然地想到同乡的小通讯员,便于写出“我”对小通讯员的牵挂。中秋欢聚图主题(人、社会、道理)(歌颂、批判、同情、启示)人性美和人情美青春的奉献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人民群众对英雄战士的热爱和崇敬人民战士的崇高品质探究主旨小说以百合花被子为线索,刻画了通讯员的质朴勇敢与新媳妇的善良坚韧,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军民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普通人身上闪耀的人性美,含蓄而深刻地歌颂了纯洁无瑕的心灵与牺牲精神。小说《百合花》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聚焦于包扎所这个后方小环境和通讯员、新媳妇等普通人,这样的选材和构思有什么好处?小说不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聚焦于包扎所和普通人,具有独特的好处。首先,这种选材和构思能够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战争背景下普通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美好人性,如通讯员的质朴勇敢、新媳妇的善良纯真、“我”与通讯员之间的同乡情谊等,从侧面反映战争的意义,展现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这种情感的力量往往比直接的残酷描写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凸显战争年代人性的光辉。其次,聚焦于后方小环境和普通人,使得故事情节更加集中,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细腻深入。作者可以有更多的笔墨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如通讯员的羞涩与英勇、新媳妇的情感转变等,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血肉丰满。最后,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避免了战争题材作品可能出现的空泛和概念化,赋予了战争题材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通过日常生活的片段和细节,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美好与温暖,从而更深切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赞美。标题(含义、作用)PART 01鉴赏标题内涵和作用小说常见标题类型以环境为题(时间、地点),如《故乡》《边城》《1942》以人物为题(形象特征),如《赵一曼女士》《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事件为题,如《林黛下进贾府》《宝玉挨打》以线索为题,如《项链》《命根子》以主旨为题(寓意、情感),如《再塑生命》)《祝福》《百合花》以问题为题,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考考点链接:小说标题含义类表层含义:字面意思、原文直接有的。一深层含义:特指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它常常与文章的主题(情感)有关。二鉴赏标题内涵和作用表层意: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1深层义:象征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的心灵2深层义:象征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百合花般人性美和人情美。3百合花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高考考点链接:小说标题作用类交代时间、地点、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三、环境角度①贯串始终的线索;②设置悬念;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一、情节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二、人物角度寄托情感、突出主题四、主题角度运用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六、技巧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五、读者角度鉴赏标题内涵和作用情节:文章3次出现百合花被子,与文章内容呼应。1人物:衬托通讯员和新媳妇高尚纯洁的心灵,象征通讯员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主题: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3技巧:体现出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