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4张PPT)大单元四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3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新教材·一轮复习课标解读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课标呈现】根据区域位置和区域特征,辨别营造区域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作用,如辨析地质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的位置。认识不同地区的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地貌景观的差异。辨识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结合具体案例,领悟和尊重自然规律,理解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课标解读】考情分析考题 命题方向2025 河北卷 以同生断层的形成为背景,考查特殊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黑吉辽卷 以某区域地层界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形成过程江苏卷 以某地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作用发生顺序的分析2024 广东卷 以四川省仁寿县牛角寨山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对外力侵蚀的影响。新课标卷 以湖南省永顺县土家族村寨的转角吊脚楼为背景,考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湖北卷 以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与地下水运动的关系。2023 全国甲卷 以地中海北岸某地的水系重组为背景,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全国乙卷 以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的抬升为背景,考查内力作用对山地形成的影响。广东卷 以巴音河流域地下水的分布及溢出现象为背景,考查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影响。浙江卷 以广东丹霞地貌景观图为素材,考察岩石的类型判断。1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类型:褶皱是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褶曲褶曲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褶皱的类型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向斜、背斜的特点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地貌上: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剖面形态上: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地貌倒置思考: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逆地形)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背斜成谷)②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向斜成山)褶皱受力演示张力压力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如褶皱、断层,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新老关系、是否连续。②构造地貌:是在地质构造基础上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断块山等。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断裂+位移)。分类:水平断层和垂直断层水平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的断层垂直断层: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的断层水平位移: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地堑地垒垂直位移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例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例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华山汾河谷地地堑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地垒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泰山、庐山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思考:简述断层和断裂的区别。断层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岩体受力产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位移。若只有断裂但无位移则仅为断裂,不能算作断层。正断层和逆断层正断层 逆断层相对位移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作用力 主要是受到拉张力和重力作用,多出现于张裂性板块边界 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形成图示注: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层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的为上盘,位于倾斜断面之下的为下盘。(2025·全国卷·高考真题)我国温带湿润区某盆地内分布着海拔约280米、地势平坦的台地和海拔220~240米的河流谷地。台地基岩为沉积岩,风化物颗粒小、质地黏重;谷地地下水位常接近地表。盆地四周分布着海拔约380米的低缓花岗岩丘陵,是该区域的自然地带植被和土壤分布区;盆地北缘有一座海拔约880米、坡面陡峭的花岗岩山峰,成为盆地理想的眺望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盆地北缘陡峭的花岗岩山峰应是( )A.火山 B.断块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2025·浙江·高考真题)坐落于地堑谷地一侧的某山脉是开展地理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某学校组织学生从山脚下的P地(34°8'20"N,107°52'53"E)登山开展考察。下图为学生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7.P地有著名的天然温泉,与其直接相关的是( )A.褶皱 B.沉积作用C.断层 D.火山喷发(2025·河北·高考真题)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下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导致F1和F2形成的初始构造作用是( )A.岩盐上拱 B.地层错动C.岩盐聚集 D.地层褶皱(2025·河北·高考真题)同生断层是伴随地层沉积过程而生长的断层,即地层边沉积,断层边生长,因此,同生断层两盘的同期地层相比,下降盘厚度大。下图示意盐丘上部的地堑构造,岩盐在P形成后上拱并先后刺穿C以及P下部,导致断层F1和F2的初始形成;其后F1和F2的构造活动具有同生断层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F1和F2具有同生断层性质的活动( )A.始于K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B.始于C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C.始于T形成后,终于K沉积前D.始于P形成后,终于E沉积前(2023全国甲卷)图 1 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1.据水系变化推测,MN 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看岩层新老关系具体方法思考:试判断a处地质构造,并说明理由。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具体方法看岩层弯曲思考:试判断甲、乙处地质构造,并说明理由。没有说明岩层新老关系的情况下,甲处地貌为谷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处地貌为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具体方法看相关数据地点 海拔(米) 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A 450 170B 520 140C 450 160思考:依据数据判断地质构造。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向斜山向斜山背斜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侵蚀后)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背斜谷向斜山煤层甲丙(2023年天津卷)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A. 奥陶纪后,泥盆纪前B. 志留纪后,石炭纪前C. 泥盆纪后二叠纪前D. 二叠纪后,白垩纪前(2024年北京卷)图 5 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9、10 题。9. 图中( )A. 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B. 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 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D. 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假如你们是地质工作者,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地下水寻找等方面工作,你们分别会在哪种地质构造里找寻呢?已知:天然气密度<石油密度<水密度背斜石油、天然气向斜地下水问题探究:找矿应用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向斜 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 地下水出露成泉覆盖岩层天然气石油地下水不透水岩石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煤矿 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油、气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密度小,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覆盖岩层天然气石油地下水不透水岩石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滑坡风险!相对安全相对安全隧道隧道塌方、透水风险避开断层: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褶皱构造地质学实践意义隧道工程应选址于背斜,而不应选址于向斜,避免渗漏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利用背斜可找油、找气覆盖岩层天然气石油地下水不透水岩石(2024年湖北)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据图分析,下列情况中,地下水排泄条件最好的是( )A. 顺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B. 顺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C. 逆向坡,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有地下水出露地表D. 逆向坡,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无地下水出露地表(2024年湖北)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图中所示的四个钻孔中可打出淡水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24年湖北)四川盆地西南缘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多咸水。该区砂岩与泥岩(含盐多)交替分布,具有“丘坡补给、谷地排泄”的特点。研究发现,地下水排泄条件好,盐分不易积累,发育淡水;反之则发育咸水。如图示意不同丘坡地下水排泄条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为保证水质优良、水量充足,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优策略是( )A. 在断裂带附近开采 B. 在不同岩性区域均匀开采C. 在含泥岩地层开采 D. 在井深较浅处分散式开采(2024年河北卷)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3)在图(b)地层中,存在由盐层封堵(盖)而利于油气成藏部位,请用“●”在盐层中的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中各标出一个来。(2023年广东卷)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01 泥火山泥火山(Mud volcano),又名假火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独特的构造现象,是由泥及其它沉积物构成的周期性或连续性喷出包含水、油气的液态泥浆的具正向地形特征的构造。内部泥浆与气体经由喷发口喷发,并在地表堆积,外型多为锥状小丘,直径在数十米到数千米不等,坡度一般大于5°,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顶部通常能形成类似火山的喷口;也有的泥火山形如饼状,如泥泉、泥池、泥饼等,其两翼坡度小于5°,规模也较小。据文献报道,泥火山固体喷发物的矿物组成多为石英、伊利石、高岭石和蒙脱石等;液体喷发物主要为高度矿化的流体;大部分气体喷发物中烷烃含量最高,主要是以甲烷为主,甲烷是可燃气体,所以有些地方的泥火山附近有“地火”现象产生,此外还有少量乙烷、丙烷等烷烃,同时含有少量氮气和二氧化碳等。01 泥火山主要分布地区:在黑海、里海、地中海、墨西哥湾、北美洲西海岸、北阿拉斯加地区、俄罗斯东部、日本南海海槽、非洲的东海岸及西海岸、南美东海岸、密西西比河及尼日尔三角洲、尼罗河深水扇等地区都发现了很多陆地或海底泥火山。我国的新疆北天山、台湾南部、西藏可可西里等地发育有大量陆地泥火山,南海北部海域则有很多海底泥火山分布。一般而言泥火山的喷发需要以下三个条件:①地下有松散的泥岩层分布,提供泥火山喷发的泥浆来源;②有巨大的压力差(一般由天然气聚集而产生),使地下天然气体外涌;③有喷发通道(如断层、背斜轴部等),允许气体与泥浆的喷出。熔岩地貌指的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代表地形:(1)熔岩台地:指熔岩在地面形成的面积广大,表面比较平坦的地区,是流动性很强的玄武岩质熔岩大量涌出所致。(2)熔岩鼓包:是指熔岩台地上表层熔岩冷凝结壳之后熔岩流前方受阻导致下面的液态熔岩局部上拱而在表面形成高达几米的丘状隆起。因为形成过程中表层熔岩已经结壳,所以表面被撑开而发育多方向的裂缝,如同蒸裂了的馒头,个别情况下还可见下面的熔岩流从表层开裂处涌出。02 熔岩地貌02 熔岩地貌(3)熔岩塌陷构造:是指熔岩台地上形态各异的塌陷构造,是熔岩台地表层冷凝结壳后下部熔岩隧道中的液态熔岩流减少而造成的顶板塌陷构造。其中呈近圆形的可以称作熔岩塌陷坑,而呈线状延伸的可称作熔岩塌陷谷。如果塌陷坑内后来保留积水,则可称作熔岩塌陷湖;这些塌陷坑或塌陷谷下方当时存在着熔岩隧道,而隧道内的熔岩流因在下游找到突破口而快速流失便造成熔岩塌陷构造的形成。随着下面的液态熔岩流逐渐排走而减压下降,上方半固结的熔岩结壳层失去液态熔岩的浮力支撑而下陷或垮塌,于是在地表形成了明显的负地形—熔岩塌陷坑或熔岩塌陷谷。其显著特点是:熔岩塌陷坑(或谷)的边缘不完全是固态崩塌,而是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特征,于是保留了原始结壳层表面由坑边缘的近乎水平到逐渐向坑底变陡的弧形表面,这可作为判别熔岩塌陷构造的重要标志。2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1)看沉积岩:一般情况下,沉积岩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Ⅱ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2)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切断的岩层。如图1中断层晚于图中所有岩层。(3)看岩浆岩: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如图1中岩浆岩Ⅳ岩层形成晚于其切穿的Ⅱ岩层和Ⅲ岩层。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4)看变质岩: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5)看侵蚀面:若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隆起后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地壳下沉。2.地质构造的判断(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2.地质构造的判断(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老翼新为背斜,中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断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Ⅴ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断裂而无明显的相对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该地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和垂直运动。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Ⅰ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4.褶皱与断层结合的地质图褶皱后的背斜、向斜构造又被断层切割,上升盘被侵蚀掉后,形成了不同的地层出露分布,背斜被断层切割、上升盘被侵蚀平坦后,同一地层出露的间隔比下降盘的宽(如下图a所示);向斜被断层切割、上升盘被侵蚀后,同一地层出露的间隔比下降盘的窄(如下图b所示)。(2025·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 )A.①岩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B.②岩层由变质作用形成C.②岩层曾受到过外力侵蚀D.③岩层晚于①岩层形成2.据图判断( )A.断层形成早于古生代 B.背斜的形成早于侵蚀面C.油气藏分布在泥岩中 D.岩层最深处已达上地幔(2025·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推测该地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A.岩层褶皱 B.地壳沉降 C.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3.图中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的证据是其顶部( )A.更老地层曾出露B.存在断层C.存在岩浆的侵入D.岩性差异(2023年浙江1月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岩浆岩( )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4. 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 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B. 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 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D. 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