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劝学荀子劝:鼓励劝学:鼓励学习(2023·新高考Ⅰ卷11题B项)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劝:____________鼓励,劝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作用:(1)全文的中心论点。(2)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第一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深。①之:代词,代指第一个“青”;②于: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③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却第二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水凝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①为:动词,形成,凝结;②之:代词,代指 “冰”,它;③而: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④于:介词,意为“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弯曲(的弧度)符合圆规(的要求)。①中:两个均意为合乎;②绳: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③輮:通“煣”,使动,(用火烤)使…弯曲;④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⑤其:代词,代前文的“木”,它;⑥曲: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⑦规:圆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经过輮)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放在)磨刀石(磨过)就锋利,①虽:表让步连词,即使;②有:通“又”;③槁:枯;④暴:晒;⑤槁暴:晒干;⑥挺:直;⑦者:因果复句中表提顿,可译为“…的原因”;⑧之:它,代词,代“木” ;⑨然:代词,这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经过輮)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放在)磨刀石(磨过)就锋利,①故:所以②受绳:经墨线量过③则:就④金: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⑤就:动词,靠近、接近⑥砺:磨刀石⑦利:锋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得广阔。①博:广泛;②而:两个都是递进连词,意为“并且”。③参:检查;④省:省察;⑤乎: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⑥知:同“智”,见识;⑦明:明达;⑧过:过失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比不上登上高处看得广阔。①尝:曾经;②终日:整天;③而:两个“而”均为表修饰的连词;④须臾:片刻;⑤所学:“所”字结构,学习的…… (收获);⑥跂:踮起脚后跟;⑦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⑧博见:见得广第三段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增加长度,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增大,但听的人听得清楚。①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②而:第一、三个表修饰;第二、四个表转折。③加:更加。④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⑤疾:劲疾。⑥彰:明显,显著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①假:借助,利用;②舆:车;③利:形容词使动,使…快;④而:二个均为表转折连词;⑤致:达到,到达;⑥楫:船桨,代船。⑦水:游水,名词作动词⑧绝:横渡①[2022·全国甲卷13题(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绝:________②[2020·新高考Ⅱ卷13题(2)]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绝:___________绝交断,断绝实词:绝义项 例句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 我命绝今日(《孔雀东南飞并序》)③ 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并序》)④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⑤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⑦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横渡停止呼吸,气绝停止,中断绝交,断绝往来隔绝的,封闭的绝对,完全陡峭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资质(和一般人)没有不同,(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凭借和利用外物啊。①生:同“性”,天性②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实词:假义项 例句① 善假于物也②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③ 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并序》)④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⑤ 假令仆伏法受诛 (《报任安书》)借助临时委任假期与“真”相反,不真假如,如果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聚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最高的智慧就会得到,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①兴:起;②焉:前二个为兼词,意为“于此”;第三个为语气助词,了;③渊:深水;④蛟:一种龙;⑤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⑥而:表顺,“就”;⑦神明:非凡的智慧⑧得:获得;⑨备:具备第四段兼词是指文言文中兼有互相结合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特殊的单音节词。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曷)”“旃”。诸:(zhū)(1)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2)用在句尾则兼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盍(曷):(hé)盍(曷)(‘曷’通‘盍’)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即“何不”。旃:(zhān)“旃”这个兼词用得比较少,它兼代词“之”和语气词“焉”两个词。焉:(yān)“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是介词“于”和代词“之”两个词。即“于之”、“于是”、“于彼”;语气助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所以不积累每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聚细小河流,就无法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①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②无以: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办法);③骐骥:骏马;④十驾:马拉车一天走的路叫“一驾”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雕刻几下就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①锲:二个“锲”均意为“雕刻”;②而:二个“而”均表假设关系,如果;③舍:二个“舍”均为动词,放弃;④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因为它心思专一啊。①之:定语后置的标志;②强:强劲的意思;③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④用:由于、因为;⑤一:数词作动词,专一的意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的原因),是因为心思浮躁啊。①跪:跪,蟹脚;蟹实际上是八条腿。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②而:表并列,和。③螯:蟹钳。④躁:浮躁,不专心亮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解决问题(怎么做)(怎么“学习”)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为何“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文言虚词:而义项或用法 例句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 吾尝终日而思矣③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 锲而不舍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连词,表修饰,可不译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⑥④义项或用法 例句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⑧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连词,表目的代词,同“尔”,译为“你”“你的”⑨古今异义词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①劝 劝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②金 金就砺则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黄金③跪 蟹六跪而 二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鼓励金属制的刀斧等蟹腿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④博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爪牙 蚓无爪牙 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⑥寄托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广泛地学习爪子和牙齿托身,藏身特殊句式句式 例句 调整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状语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断句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定语后置句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于蓝青” “……者,……也”表判断“……者,……也”表判断以“之”为标志,正常语序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正常语序为“于水寒”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高考所考](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022年新高考Ⅰ卷)(2)《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2020年全国Ⅱ卷)考点巩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为轮使之然也(3)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天津卷)(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2018年全国Ⅲ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经典模拟](5)李华借助最新人工智能Chat-sora,制作出了一个主题鲜明、场景丰富的短视频,这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荀子在《劝学》中就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善于利用外物”的重要性。(6)小华想从《荀子·劝学》中选取两句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你可以向他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答案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7)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以“学习重在积累”为主题的班会,你可以引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答案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8)《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须“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飞花令式默写](9)比喻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手法。《荀子·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_____,佳期如梦”,都以新奇而恰切的比喻使表达更加生动、含蓄。金就砺则利柔情似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