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城区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城区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
亲爱的同学们: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你们认真审题,积极
思考,发挥出最佳水平!请你们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1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①江南的山水,明媚如画:江南的柳树,生而pg()勃。②我们青春繁茂,在柳下成
长,一路欢歌。③折柳赠君,是临别的
一(意境/境遇)。④栽柳等待,是人生的期盼。⑤
野花簇拥着提岸,少年伫立木桥远跳,燕子斜斜地低飞过稻田,远处的山峦抹上一层黛色,溪水
慢慢弯过一个峡口。⑥柳丝浮起浅绿,被风儿抚弄,恰似站在人生路口的我们,掠起新的希望,
迎接摇ye()生姿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peng(▲)勃
摇ye(▲)生姿
(2)结合语境,从③句中的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3)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春繁茂”“野花簇拥"飞过稻田”都是主谓短语。
B.③句和④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C.④句中谓语是“等待”,宾语是“期盼”。
D.⑥句中的“绿”词性为名词。
2.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3分)
A.小晴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她这样读:宿(sù)营地上的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
亲切的笑语。
B.小雪希望读出晴空的深邃高远,她这样处理节奏: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
远的晴空。
C.小明希望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他这样处理连(“V”表示停,“个”表示连):为什么V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V我对这土地V爱得∧深沉…
D.小艾想读出穆旦《我看》中对自然界自强不息的生命的赞颂之情,他这样处理重音:像鸟
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3.请选出下面句子中叙述正确的一项(▲)(3分)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写景、记物,写法上以记述为主,兼有议论、
抒情成分,通过描绘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如:《小石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B.38岁左右,欧阳修在滁州写下《醉翁亭记》,文中说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
自己博大胸襟。这是豁达的青春。
第1页共8页
C.43岁左右,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雪》,全诗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柔美,
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这是豪放的青春。
D.古代官职升降职常用词语有左迁、谪等。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
升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4.补全下面古诗词整理单。(11分,其中第⑥空2分,其它每空1分)
鉴赏方法


表达效果
清晨出发,晓月余辉,清霜笼罩,故乡
鸡声茅店月,①▲
(温庭筠
渐行渐远,温庭筠借“月”传递愁思,
《②▲》)
意象
意味自在。
③▲,▲。
(杜甫《月夜忆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杜甫寓心境于“月”
舍弟》)
中,传达思念。
刘禹锡以“闻笛赋”“烂柯人”等典故,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
暗示自己被贬谪太久,表达了怀念友人、
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用典
物是人非的怅惘,言近而台远。
闲来垂钓碧溪上,⑤▲。(李白《行
(2分)
路难》)
⑧▲
(作者)独寻贾谊宅,夕阳
炼字
⑦▲,▲。(《长沙过贾谊宅》)
斜照,
“空”旷寂寥,烘托了孤独心境,
言有尽而意无穷。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8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学校开展“自强不息的时代英雄”综合实践活动,请阅读
下列材料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朗读诗歌:
时代的英雄(节选)
在秋日耀眼的阳光里,
我们看到苹命先烈顶天立地的形象:
在洪水建虐的提坝上,
我们看到抢险官兵孤勇坚韧的逆行:

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第2页共8页答案
1.(1) 蓬 曳 (2)意境 (3)D 2.B 3.A
4.人迹板桥霜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怀旧空吟闻笛赋 忽复乘舟梦日
边 李白以姜尚、伊尹自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希望得到像周文王和商汤那样的明君
的赏识,对再次大展宏图仍然心存希望,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5.①.示例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看到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的身影。示例二:在艰辛
繁重的抗疫中,我们看到医务人员无怨无悔的付出。
②.示例:英雄电影最感人 英雄形象最高大 英雄精神最高尚
③.在“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的后面添加“形象”。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用句中的句号应该去掉。
6.D
7.示例:颈联借景抒情,晚秋暮色之景,尽显悲凉的氛围,流露出送别的伤感,也表达了
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哀伤。
8.①.(以……为乐 )②.(为,是)③.守:做太守。④.(一起)
9.D
10.(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2)我已经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11.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2.与民同乐 知足常乐(超然达观等)。
13.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或人们应该保持谦虚、谦逊的态度,不要过于自满和骄傲,这是
我们应该遵循的重要道德准则。)
14.选文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通过列举张畏岩的实例和
引用《论语》中的名言,证明了“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分论点,从而进一
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这种方法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5.⑴文章阐述了“卑”字的含义和作为谦词所代表的品质 ⑵阐述了谦卑的人应如何
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将提高自己的谦卑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 ⑶永远保持谦卑和进步。
16.第二则材料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因为材料(2)中季羡林认为自己被称为“国学大
师”不够格,甚至连“国学小师”都谈不上,这体现了他非常谦卑的态度,与选文的主旨“做
人要恪守谦卑之道”相吻合。而材料(1)中季羡林使用旧床和粗布草垫,虽然也体现了他
的朴素和节俭,但与选文的主旨关系不大。因此,材料(2)更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
17.①救火负伤,左腿截肢②退伍③结婚生子,日子滋润
18.景物描写,是为下文写老卢承包治理翠屏山的无私奉献作铺垫。
19.小说中制造的“误会”:大家在群内夸赞消防兵老卢过上了大老板的生活,误会了老卢
的生活状态。“反转”:老卢并不是大老板,没有发财,没了收入,积蓄花光。
艺术效果:大家的“误会”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了解老卢究竟是如何成为“大老板”
的。同时为下文表现老卢的真实生活状态埋下伏笔,揭示老卢为了保护和治理荒山而付出的
巨大努力,使得老卢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震撼人心,深化文章主题。
20.示例:我赞同这个看法,理由是:①执法严苛,不管是谁违反规定,绝不容忍;②性格
刚硬,扒拉掉我的香烟还收缴了我们的香烟、火柴和打火机;③明晓事理,支持丈夫包山,
即使没有收入还花光积蓄;④吃苦耐劳,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巡山护林;⑤责任心强,认真
保护和治理这座山。
21.农民起义 一百零八 九纹龙 史进
22.误闯白虎堂
23.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天气寒冷恶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4.A:动作描写,运用了“取、挑、盖、戴、拿、拽”等动词,突出林冲的谨小慎微、安分守
己、循规蹈矩的性格特点。
B:语言描写,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林冲此时的忍无可忍,决定丢掉幻想,奋起反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