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上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单元语文园安 排了四个板块 内容。 “交流平 台”围绕提问策略展开交流,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懂得在阅读中自觉运用提问策略,逐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九组汉字,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等生字。 “词句段运 用”安排了两项内容 。一是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二是体会自问自答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组与提问紧密相关的古代名句,旨在让学生积累名句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提问的意义。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生字。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4.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1.回顾单元篇章页,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问。2.学习了这一单元,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聚焦阅读提问说一说。3.读一读阅读交流平台,说一说受到了什么启示。小结:提问的作用一是帮助理解内容,二是能引发深入思考。多角度提问:一是针对内容(局部与整体)、二是针对写法、三是联系生活。5.学生阅读提供的材料(详见学习单),比一比谁的问题最值得思考。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单元提问要求、梳理提问策略(作用与角度),结合阅读材料实践“提有价值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提问对理解内容、引发思考的作用,助力养成自觉提问习惯,落实“运用提问策略阅读”的学习目标。第二板块 识字加油站1.说发现: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边读边观察,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小结:①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②第一组形旁不同声旁相同;③第二组形旁相同,声旁不同。)2.比识字:我们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新字,你能试着给它们组词吗?学生尝试组词,同桌交流。(1)第一组生字重点指导:“驻”(依据马字旁,本义马停下不走,组词:驻足、驻军);“氛”(依据气部,气部往往跟气体,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情绪、情势有关,正音,第一声,组词:气氛、氛围)。(2)第二组中的生字重点指导:“狡”“猾”(依据反犬旁,跟动物有关,两字可合在一起组词“狡猾”,“狡”还可组词:狡诈、狡计、狡兔三窟,“猾”还可组词:奸猾、老奸巨猾);总结:这3组生字中,每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并且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3)像这样的字你也能举个例子吗?冫氵灬火这些偏旁分别跟什么有关?说说带有这些偏旁的字(4)同桌互查,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小结:形声字:声旁表读音,形旁表字义。像这样的字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字串的方法去识字。设计意图:以形声字构字规律为核心,通过“发现特点—组词辨析—拓展举例—同桌互查”的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感知“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重点指导“驻”“氛”“狡猾”等易混淆生字,还拓展偏旁相关汉字,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识字方法,提升自主识字能力,切实落实“认识 12 个生字”的目标 2,为后续识字学习搭建方法框架。设计意图:以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规律为核心,通过“发现特点 —组词辨析—拓展偏旁—同桌互查”,重点指导易混字,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识字法,提升自主识字能力。第三板块 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一)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那时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和宇宙飞船。◇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观察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呢?引导发现:这两组句子的第一句话都反复用了“没有”,第二句反复用了“说”。2.学生对比读句子,体会两组句子表达上的不同,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引导体会:第一句反复强调“没有”,更让人感到那时候的落后。第一句反复强调“叫”,更让人感到那条狗爱叫。3.尝试改写下面句子,强调他喜欢看书的特点。他很喜欢看书,下课时、吃饭时、上厕所时都在看书。他很喜欢看书,下课时看书,吃饭时看书,连上厕所时都在看书。4.自己再试着说(写)一个这样的句子。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含反复用词与简洁表述的两组句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没有”“叫”的重复使用特点。再经对比朗读体会反复用词强化情感(突出落后、爱叫)的效果,结合仿写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该表达技巧,落实体会句子表达差异的目标。◎词句段运用(二)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三组句子:◇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读一读,说说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明确:这些句子都是自问自答,这样的句子叫作设问句。2.比较三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组呢?为什么?◇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呼风唤雨的就是我们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不是为了观赏景物,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交流之后小结:设问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3.同桌合作朗读(一问一答)。4.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自问自答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作用。5.自己写写设问句。◇为什么小鸟会飞呢? 。◇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识别设问句的自问自答特点,再对比设问与陈述句的表达效果,明确设问能引发注意与思考。通过合作朗读、找课文例句、仿写,让学生熟练运用设问,提升语言赏析与运用能力,达成相关学习目标。第四板块 日积月累1.关于提问,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的名言。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猜猜大概意思,不懂之处提出疑问。3.小组交流,说说这些名言的意思。4.全班交流,指导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重点理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1)这句话中藏着学习的五个步骤,你发现了吗?(学—问—思—辨—行)(2)这句话还告诉我们这五步应该如何去做?(随机理解“博、审、慎、明、笃”的含义)。(3)小结:“问”在五步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问”后面的三步就无法真正实现,学习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5.在情境中运用名言。(内容详见课件)6.你还知道哪些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提问相关古代名句,结合情境运用及拓展警句,让学生积累名句的同时,体会提问在学习中的意义,强化勤学好问意识,深化单元提问主题认知,落实“朗读背诵名句” 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