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翰墨之情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翰墨之情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目录
追溯这场盛会
兰亭修禊图(设色绢本) 元 赵孟頫
描绘了1000 多年前王羲之、 谢安等名士于东晋永和九年 (353)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风雅集会。在这场雅集上,众人坐在兰亭曲水边,饮酒作诗,畅谈胸中抱负。(行修禊之礼,享曲水流觞之乐)
兰亭序(书法) 晋 王羲之 唐 冯承素摹本 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即兴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书写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沟通表达的手段,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字 中国印
中国古典乐器
翰墨之情
(新教材)苏少版七上册1.2
xxxxx
目录


品《兰亭集序》之韵


读“曲水流觞”的故事
目录

品《兰亭集序》
之韵
第一部分
王羲之 (303—361),东晋杰出书法家,字逸少,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尽善尽美”。
王羲之代表作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序》、《初月帖》等。
“书圣”王羲之
目录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让我们一起从字形、线条、布局等方面品味其中的书法艺术之美。
兰亭序(书法) 晋 王羲之 唐 冯承素摹本 故宫博物院
目录
变化多端:王羲之极尽变化之能事,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7个“以”字、5个“怀”字、三个“盛”字等。
字形之美



全文出现了20个“之”字,但每一个“之”字的体态和美感各有不同。达到了多样与统一的艺术效果,为全篇增添异彩。
体现出自由流畅之感
牵丝映带
自然流畅:王羲之的字形设计天然流畅,无刻意雕琢之感,体现了其“出于天然”的书法风格。
线条之美
用笔细腻,中锋立骨,侧锋取妍,笔画方圆兼备。线条多变,节奏感强。
其中丰富的点画,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命形态。
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
整幅作品,哪儿相对规矩?哪儿相对自由?
平正规矩
疏散严谨
连带丰富
自由流畅
笔力顿挫
穿插紧密



布局之美
错落有致:全篇布局天机错落,疏密相间,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
形断意连:虽然字形各自独立,但通过笔意的连贯使得整体布局显得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布局之美
《兰亭集序》的文字真优美,我要反复诵读。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我还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作者情绪的起伏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感慨伤怀
万千思绪
平静欢乐
《快雪时晴帖》表达了王羲之对好友的问候。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让我们也为好朋友书写一句真诚的祝福吧!
目录

读“曲水流觞”的故事
第二部分
“曲水流觞”描绘了古人怎样的一种生活情景呢
读一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看一看赵孟频的《兰亭修禊图卷》,谜底就藏在其中。
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书法作品,更是通过文字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感悟,情感真挚深沉。作品中蕴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珍惜当下的愿望,情感表达感人至深。
情感美
请你临摹兰亭序(书法)中的“之”。
探索实践一
品《兰亭集序》之韵


读“曲水流觞”的故事
字形之美
布局之美
线条之美
情感美
小 结
临摹:王羲之兰亭集序硬笔书法描红字帖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