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4.2 光的反射 题型梳理【题型1】光反射的可逆性【典型例题】小燕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紧贴纸板入射,在纸板上形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光线沿B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OA射出B.若入射光线AO靠近ON,则反射光线OB将远离ONC.若入射光线AO与ON重合,则不发生光的反射现象D.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多次测量图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举一反三1】甲和乙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子中看到了乙的眼睛,那么( )A.小乙无法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会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C.乙一定能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D.无法确定乙能不能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举一反三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射出的光照到物体上,引起视觉效果D.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举一反三3】如图是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当小猫走近镜子时,以小猫为参照物,它的像是_________的,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举一反三4】镜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宁宁乘坐出租车时坐在后排,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了司机的眼睛,此时司机能不能看到宁宁的眼睛?其原理是什么?【题型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典型例题】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C.当入射角减小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1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强烈阳光照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C.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仍平行D.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举一反三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映电影时,电影幕布是光源B.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C.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D.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举一反三4】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得光滑。当如图所示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到光滑处将发生漫反射B.最有可能因反光而看不清光滑处字的是位置AC.最有可能因反光而看不清光滑处字的是位置CD.太阳光照在黑板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5】在较暗的教室里,把一个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用手电筒的光斜着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在手电筒的方向观察发现,白纸是亮的,平面镜是暗的,因为白纸发生了 ,平面镜发生了 (前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白纸反射比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 (选填“多”或“少”)。【举一反三6】小华同学在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从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7】小华同学在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从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8】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_。【题型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典型例题】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有汽车灯光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提醒司机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举一反三2】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举一反三3】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有汽车灯光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提醒司机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举一反三4】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的度数。【举一反三5】如图,小红通过地上一面小镜子看到了耀眼的太阳光。光路图如图乙所示,O为入射点。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位置。(保留作图痕迹)【题型4】光的反射现象【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的形成B.渔夫叉鱼C.照着镜子画脸谱D.人造彩虹【举一反三1】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A.日晷计时B.楼台倒影C.筷子弯折D.林间光斑【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举一反三3】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A.日晷计时B.楼台倒影C.筷子弯折D.林间光斑【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举一反三5】在水平面上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前竖直立着一块长木板,木板上有一个记号点。如图是该同学在木板上边沿处,看到点的光路图,已知和到桌面的高度分别为和,当把一支笔移至处时,眼睛看到点被笔挡住了,此时到桌面的高度为 cm。这个数据证明了平面镜反射时 。【举一反三6】今年,我市天空出现了日环食,日环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 ,位于中间的是 (选填“月球”“地球”或“太阳”)。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别人看不到它。【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位于长沙梅溪湖边的摩天轮与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举一反三8】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光的 现象后,到达光屏形成光斑。小红对着圆筒发出声音,观察到光屏上形成光圈,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提高声音的响度,光圈的大小将变 。【题型5】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在光屏上B点形成一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位升高时,入射角将变大B.当水位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小C.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B点左侧移动D.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B点右侧移动【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光点P。AO与OB的夹角为1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30°B.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C.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40°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上移动【举一反三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B.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C.入射角大于反射角D.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举一反三3】要使眼睛看到物体,则( )A.这个物体必须是光源B.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一定会进入眼睛C.肯定有光由物体进入人眼D.物体肯定在反射太阳光【举一反三4】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所示,则(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举一反三5】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与平面镜成50°角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如图,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举一反三8】(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乙所示,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 方向射出。【题型6】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D.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一束从左边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O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为( )A.40°B.50°C.100°D.140°【举一反三2】如图,小明同学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30°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远离ON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举一反三3】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B.AO一定是入射光线C.入射角一定是30°D.反射角一定是60°【举一反三4】对于如图所示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角为60°B.入射角减小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减小20°C.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举一反三5】一束光沿着与镜面的夹角为60°射向镜面并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等于 ,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举一反三6】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度,反射角为 度。【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O点射入,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题型7】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C.如图甲,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D.如图乙,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则此时反射光不存在【举一反三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C.如图甲,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D.如图乙,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则此时反射光不存在【举一反三2】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而且F板可绕ON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纸板上看到光的路径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B.图中表示反射角的是∠βC.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反射光线OB将靠近法线D.把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仍能看到反射光线【举一反三3】小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所示),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 (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白色纸板ENF的作用是_________。(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数据如上表。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_________。由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35°时,反射角为_________ 。(3)让光沿图甲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_的。(4)如图乙所示,若将ON右侧纸板F沿ON向后转动,则纸板F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这表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举一反三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2)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4)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分别改变小孔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星形,只要孔足够小,光屏上都能得到清晰的蜡烛像,如图丙所示,说明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 (选填“无关”或“有关”)。【题型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典型例题】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B.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关于国庆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威武的队伍是因为光在队伍表面发生了漫反射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发出的光进入观众的眼睛D.士兵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举一反三2】课本掉到地上,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这是因为( )A.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射出C.不同同学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课本上D.课本发出的光射入同学们的眼睛【举一反三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的诗句。“掬水月在手”的意思是,从捧在手上的水中能看见天上月亮的倒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是光源B.看到手上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C.洒在水面上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D.月光在平静水面上发生了漫反射【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举一反三5】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某同学背着月光走,他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选填“积水”或“路面”)较亮,这是因为月光在其表面发生 反射时进入人眼的光较多。【举一反三6】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沿________的缘故;(2)台下所有观众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是因为光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是干冰_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小水滴而产生的效果(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举一反三7】刚大学毕业的李强,为工作面试特地买了一双新皮鞋,新皮鞋刚穿上时非常亮,这是因为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_________反射;而穿了一段时间之后,鞋面上落灰尘,变暗了,这是因为光射到皮鞋上发生了_________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8】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这是因为月光照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4.2 光的反射 题型梳理(参考答案)【题型1】光反射的可逆性【典型例题】小燕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激光笔发出的光线紧贴纸板入射,在纸板上形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光线沿BO入射,则反射光线沿OA射出B.若入射光线AO靠近ON,则反射光线OB将远离ONC.若入射光线AO与ON重合,则不发生光的反射现象D.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多次测量图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答案】A【解析】光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故A正确;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向ON靠近,故B错误;若入射光线AO与ON重合,则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将沿入射光线返回,依然发生反射现象,故C错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使结论符合客观事实,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故D错误。【举一反三1】甲和乙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子中看到了乙的眼睛,那么( )A.小乙无法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B.乙可能会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C.乙一定能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D.无法确定乙能不能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答案】B【解析】甲和乙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子中看到了乙的眼睛,根据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乙可能通过镜子看到甲的眼睛。夜晚,房间外面的人透过窗户,通过镜子看见房间里的人的眼睛,而房间里的人看不见外面的人。房间外面的人反射的光很弱,房间里面的人是看不见的,灯下黑。故B正确,ACD错误。【举一反三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射出的光照到物体上,引起视觉效果D.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答案】D【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故A错误;光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种类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错误;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引起视觉效果,故C错误;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故D正确。【举一反三3】如图是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当小猫走近镜子时,以小猫为参照物,它的像是_________的,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答案】运动;可逆的。【解析】因为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当小猫走近镜子时,以小猫为参照物,像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它的像是运动的;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举一反三4】镜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宁宁乘坐出租车时坐在后排,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了司机的眼睛,此时司机能不能看到宁宁的眼睛?其原理是什么?【答案】能,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解析】宁宁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司机的眼睛,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此时司机通过车内后视镜一定也能看见宁宁的眼睛。【题型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典型例题】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C.当入射角减小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1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为90° 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70°,故B错误,符合题意;入射角减小5°时,反射角也减小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减小1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1】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B.强烈阳光照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墙上,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C.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仍平行D.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巨大的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光污染,故B正确;C、漫反射的光线是射向各个方向的,所以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故C错误;D、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说明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举一反三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解析】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90°﹣20°=70°,反射角也为70°,故A错误;B.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故B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故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映电影时,电影幕布是光源B.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C.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D.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答案】C【解析】A.放映电影时,电影幕布不能自身发光,是反射电影机的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C.发生漫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D、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入射角为90°﹣20°=7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70°,故D错误。【举一反三4】教室黑板用久后有一部分变得光滑。当如图所示太阳光从右侧窗户射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照射到光滑处将发生漫反射B.最有可能因反光而看不清光滑处字的是位置AC.最有可能因反光而看不清光滑处字的是位置CD.太阳光照在黑板上发生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太阳光照射到光滑处将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较为集中,会造成黑板发光。位置A位于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经过的地方,所以最有可能因反光而看不清光滑处字的是位置A,故AC错误,B正确;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举一反三5】在较暗的教室里,把一个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用手电筒的光斜着照射白纸和平面镜,在手电筒的方向观察发现,白纸是亮的,平面镜是暗的,因为白纸发生了 ,平面镜发生了 (前两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白纸反射比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 (选填“多”或“少”)。【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多【解析】在较暗的教室里,把一个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然后将白纸挂在黑板上。当用手电筒的光斜着照射白纸和平面镜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白纸是亮的,而平面镜是暗的。这是因为白纸表面粗糙,当光线照射到白纸上时,会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观察,都能看到白纸反射的光线,所以白纸看起来是亮的。而平面镜表面光滑,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手电筒的光斜着照射平面镜,反射光线会射向手电筒另一侧的同一方向。如果我们正好处在这个方向上,会看到很强的光线;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方向上,几乎看不到反射光线。因此,在手电筒的方向观察时,平面镜看起来是暗的。由于白纸看起来亮,平面镜看起来暗,则白纸反射比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多。【举一反三6】小华同学在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从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直线;漫;遵循。【解析】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小华同学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两漫反射种情况,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所以由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产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举一反三7】小华同学在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从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直线;漫;遵循。【解析】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小华同学夜晚用手电筒向空中射出一束灯光,观察到空气中出现了笔直光柱;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两漫反射种情况,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所以由不同方向均能观察到光柱,是由于光在悬浮的浮尘上产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举一反三8】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_。【答案】镜面反射;漫反射。【解析】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上发生了光的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题型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典型例题】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有汽车灯光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提醒司机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且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a 点B.b 点C.c 点D.d 点【答案】C【解析】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可知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c点。【举一反三2】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两次反射的光路如图,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平行。【举一反三3】自行车尾灯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有汽车灯光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提醒司机及时避让。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且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举一反三4】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镜使阳光竖直射入井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的度数。【答案】见解析图【解析】因为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所以反射光线竖直向下,画出法线,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的垂线,即平面镜的位置;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而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90°=150°,则入射角、反射角为7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75°=15°,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的度数15°+60°=75°如图所示:【举一反三5】如图,小红通过地上一面小镜子看到了耀眼的太阳光。光路图如图乙所示,O为入射点。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位置。(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图【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过入射点且垂直于法线的位置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题型4】光的反射现象【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的形成B.渔夫叉鱼C.照着镜子画脸谱D.人造彩虹【答案】C【解析】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从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故B不符合题意;C、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人造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举一反三1】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A.日晷计时B.楼台倒影C.筷子弯折D.林间光斑【答案】B【解析】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①“月在手”是光的反射现象象;②“香满衣”是扩散现象,A、日晷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往上折,这是由于水中筷子反射出的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林间光斑是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铜镜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反射形成的。故选B。【举一反三3】中国古诗词不仅文字优美、意境高远,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四幅图与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涉及的光现象相同的是( )A.日晷计时B.楼台倒影C.筷子弯折D.林间光斑【答案】B【解析】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①“月在手”是光的反射现象象;②“香满衣”是扩散现象,A、日晷计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碗中的筷子看起来往上折,这是由于水中筷子反射出的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林间光斑是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中国名画《妆靓仕女图》(局部),女子利用铜镜梳妆,铜镜成像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铜镜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反射形成的。故选B。【举一反三5】在水平面上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前竖直立着一块长木板,木板上有一个记号点。如图是该同学在木板上边沿处,看到点的光路图,已知和到桌面的高度分别为和,当把一支笔移至处时,眼睛看到点被笔挡住了,此时到桌面的高度为 cm。这个数据证明了平面镜反射时 。【答案】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析】在水平面上竖直放置一块平面镜,镜前竖直立着一块长木板,木板上有一个记号点A。该同学在木板上边沿B处观察平面镜,恰好能从平面镜中看到A点,这是光的反射现象;过C点作AB的垂线交于D点,如图:由于长木板与平面镜均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边AC与边BC等长,是等腰三角形,CD是的平分线,D点与C点等高,即到桌面的距离相等,将求C点到桌面的距离转换成求解D点到桌面的距离,故D点到桌面的距离为,所以C点到桌面的距离为30cm;由以上数据可得,C点到桌面的高度为30cm时,这个数据证明了平面镜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举一反三6】今年,我市天空出现了日环食,日环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 ,位于中间的是 (选填“月球”“地球”或“太阳”)。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别人看不到它。【答案】直线传播 月球 反射【解析】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在直线传播时被月球挡住,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光,于是出现日食。当光射到隐形物质表面上时,不会被反射,光顺着衣服“流走”,没有光线射入人眼,故旁边的人看不到它。【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位于长沙梅溪湖边的摩天轮与它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答案】反射【解析】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水中“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举一反三8】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光的 现象后,到达光屏形成光斑。小红对着圆筒发出声音,观察到光屏上形成光圈,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提高声音的响度,光圈的大小将变 。【答案】反射 振动 大【解析】由图可知,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后,到达光屏形成光斑。小红对着圆筒发出声音,观察到光屏上形成光圈,该现象是因为橡皮膜的振动产生的,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提高声音的响度,声音的振幅变大,所以光圈的大小将变大。【题型5】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在光屏上B点形成一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位升高时,入射角将变大B.当水位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小C.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B点左侧移动D.当水位降低时,光斑向B点右侧移动【答案】D【解析】AB、因为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所以入射角不变,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不变,故A、B错误;CD、当水面降低时,两次的水面是平行的,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由于入射点向右移动,故光屏上的光斑B向右移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光点P。AO与OB的夹角为1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30°B.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C.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40°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上移动【答案】B【解析】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12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故A错误;入射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60°=30°;故B正确;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延长AO,反射光线沿OB的方向,所以光线改变了:180°﹣120°=60°,故C错误;入射光线面镜,反射线也面镜,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下移动,故D错误。【举一反三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B.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C.入射角大于反射角D.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答案】C【解析】A.在反射现象中光线可以逆着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传播,即光路是可逆的,故A正确;B.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故B正确;C.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故C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举一反三3】要使眼睛看到物体,则( )A.这个物体必须是光源B.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一定会进入眼睛C.肯定有光由物体进入人眼D.物体肯定在反射太阳光【答案】B【解析】A、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一定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进入眼里,这个物体不一定是光源;故A错误;B、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一定会进入眼睛;故B正确;C、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由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故C错误;D、物体不一定反射太阳光线,也可以反射其他光线,故D错误。【举一反三4】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所示,则(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A、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因此入射角是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4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40°=50°,故A错误;B、当入射角增大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故B正确;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 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C错误。D、在纸板上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可以射向不同的方向,故D错误。【举一反三5】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与平面镜成50°角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如图,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 ;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将其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答案】80° 顺【解析】一束激光与平面镜成50°角射向平面镜,此时入射角为90°﹣50°=40°;反射角也是4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大小为40°+40°=8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点位置不变,将激光笔顺时针转动一定的角度,则反射光线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光斑会向下移动,能射中目标。【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答案】80° 向右【解析】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当液面发生变化,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答案】80° 向右【解析】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当液面发生变化,下降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图所示。【举一反三8】(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乙所示,一束光贴着垂直于平面镜的纸板,从A点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ON是法线,入射角∠AON=45°。已知纸板上∠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图中 方向射出。【答案】(1)34 (2)OC【解析】(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越向上越大,说明在零上,则示数为34℃;;(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45°,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5°,已知∠NOC=45°,则反射角是∠NOC,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C射出。【题型6】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D.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答案】D【解析】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为90°﹣20°=70°,所以反射角也为70°,故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C错误;D、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一束从左边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O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为( )A.40°B.50°C.100°D.140°【答案】C【解析】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故C符合题意。【举一反三2】如图,小明同学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B是入射光线B.反射角等于30°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远离ON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答案】D【解析】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AO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错误;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C、若把入射光线AO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错误;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3】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B.AO一定是入射光线C.入射角一定是30°D.反射角一定是60°【答案】D【解析】如图所示,ON是法线,∠AOB=60°,∠NOB=90°﹣30°=60°,则∠AOB=∠NOB=60°,由于图中未标出光路的方向,所以:A、AO可能是入射光线,也可能是反射光线,故A错误;B、OB可能是反射光线,也可能是入射光线,故B错误;CD、虽然不能判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且∠AOB=∠NOB=60°,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4】对于如图所示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角为60°B.入射角减小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减小20°C.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时,则入射角为90°﹣60°=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故A错误;B、入射角减小20°时,反射角也减小20°,所以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就减小40°.故B错误;C、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入射角变大,所以反射角也变大,反射光线远离法线,故C正确;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增大5°,故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5】一束光沿着与镜面的夹角为60°射向镜面并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等于 ,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答案】30° 30° 80°【解析】已知一束光沿着与镜面的夹角为60°射向镜面并发生反射,因此入射角是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0°;反射角和入射角始终相等,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变为30°+10°=40°,反射角也增大10°,即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40°+40°=80°。【举一反三6】如图,入射光线AO,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到竖直墙壁上的B点OB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度,反射角为 度。【答案】 60 60【解析】由图可知,反射光线OB与镜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所以反射角为90°-30°=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为60°。【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O点射入,则反射角为 °;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答案】60 60【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则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30°,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30°,即反射光线逆时针转动30°,此时入射角减小30°,入射角为60°﹣3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题型7】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典型例题】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C.如图甲,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D.如图乙,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则此时反射光不存在【答案】C【解析】A、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是因为在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增大,故反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故B错误;C、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故在图甲中,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故C正确;D、整个纸板垂直平面镜时,能看到反射光线;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此时反射光线存在,故D错误。【举一反三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线的径迹,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会靠近法线C.如图甲,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D.如图乙,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则此时反射光不存在【答案】C【解析】A、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是因为在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B、如图甲,若入射光线逆时针转动,入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也增大,故反射光线应远离法线,故B错误;C、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故在图甲中,若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则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故C正确;D、整个纸板垂直平面镜时,能看到反射光线;若把纸板NOF向后折,可以发现纸板上看不见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此时反射光线存在,故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2】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而且F板可绕ON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纸板上看到光的路径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B.图中表示反射角的是∠βC.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反射光线OB将靠近法线D.把纸板F向后折,在纸板F上仍能看到反射光线【答案】A【解析】A、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故A正确;B、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在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反射角;所以图中∠γ是反射角,故B错误;C、入射光线AO远离法线ON时,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大,反射光线OB将远离法线ON,故C错误;D、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若将纸板F向后翻折,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没有改变,反射光的位置也不变,仍与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弯折后的纸板上看不反射光线,故D错误。故选A。【举一反三3】小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所示),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 (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答案】不能 仍在【解析】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则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白色纸板ENF的作用是_________。(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数据如上表。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_________。由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35°时,反射角为_________ 。(3)让光沿图甲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_的。(4)如图乙所示,若将ON右侧纸板F沿ON向后转动,则纸板F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这表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55°;(3)可逆;(4)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解析】(1)让光线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从而能在纸板上看到入射光线和发射光线的路径,因此白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用量角器测量两侧的∠i和∠r,∠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可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根据表中四次数据分析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由表中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当入射光与平面镜夹角为35°时,入射角为90°﹣35°﹣55°,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为55°;(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即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反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把纸板右侧绕向前折或向后折,纸板E与F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举一反三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2)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入射角;(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 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4)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分别改变小孔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星形,只要孔足够小,光屏上都能得到清晰的蜡烛像,如图丙所示,说明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 (选填“无关”或“有关”)。【答案】(1)在 不变 (2) 等于 (3) 不能 (4) 无关【解析】(1)实验时,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前或向后翻折,此时纸板Q与纸板P不在同一平面,纸板Q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仍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对比实验测得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时,反射光线与纸板不在同一平面内,但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4)改变小孔的形状,像的形状都相同,在光屏上都能得到清晰的蜡烛像,说明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题型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典型例题】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B.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D【解析】AB、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光照在路面上发生反射,不是发生折射,故AB错误;CD、由于下雨后路面十分潮湿,光在有水的路面上照射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的大部分光线平行射向远方,反射回司机的光线较少,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C错误、D正确;【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关于国庆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威武的队伍是因为光在队伍表面发生了漫反射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发出的光进入观众的眼睛D.士兵响亮的口号,说明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解析】A、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红旗,是因为光在红旗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A正确;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正确;C、军徽自身不能发光,它不是光源;士兵帽子上的军徽之所以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了出去,故C错误;D、口号响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举一反三2】课本掉到地上,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这是因为( )A.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射出C.不同同学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课本上D.课本发出的光射入同学们的眼睛【答案】B【解析】AB、课本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课本,都是由于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B正确;C、人的眼睛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照射在书本上,故C错误;D、物理课本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故D错误;【举一反三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的诗句。“掬水月在手”的意思是,从捧在手上的水中能看见天上月亮的倒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是光源B.看到手上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C.洒在水面上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D.月光在平静水面上发生了漫反射【答案】C【解析】A、皎洁的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故A错误;B、看到手上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故B错误;C、月亮本身不发光,洒在水面上的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故C正确;D、平静的水面比较光滑,相当于一面镜子,因此光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答案】C【解析】黑板使用时间长了表面会变得比较光滑,当外面强光照射到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导致有些同学看不到上面的文字,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故选C。【举一反三5】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某同学背着月光走,他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选填“积水”或“路面”)较亮,这是因为月光在其表面发生 反射时进入人眼的光较多。【答案】路面 漫【解析】雨后初晴的夜晚,地面有积水,当我们背着月光走,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没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上去是暗的;而地面上发生漫反射,有一定量的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上去发亮。【举一反三6】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沿________的缘故;(2)台下所有观众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是因为光发生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是干冰_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小水滴而产生的效果(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1)直线传播;(2)漫反射;(3)升华;液化。【解析】(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2)台下所有观众都能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千手”,说明光在这些人身上发生了漫反射;(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是干冰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要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举一反三7】刚大学毕业的李强,为工作面试特地买了一双新皮鞋,新皮鞋刚穿上时非常亮,这是因为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_________反射;而穿了一段时间之后,鞋面上落灰尘,变暗了,这是因为光射到皮鞋上发生了_________反射,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镜面;漫;遵循【解析】新皮鞋刚穿上时非常亮,皮鞋表面比较光滑,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新皮鞋穿了一段时间之后,鞋面上落满了灰尘,表面不再光滑,这时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所以看起来变暗了,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举一反三8】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这是因为月光照在水面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答案】镜面【解析】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