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题型梳理【题型1】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典型例题】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m B.4.6m C.2.5 m D.2.1m【举一反三1】如图甲所示,演讲者在录制节目时,经常会使用一种叫做提词器的工具。如图乙所示,提词器主要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组成。由高亮度显示器显示文稿内容,演讲者面对提词器,就可以通过镀膜玻璃看到文稿内容了。提词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若演讲者看到正前方呈现的内容是“”,则显示器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 )A. B. C. D.【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商店的橱窗里,用透明支架摆放着项链,顾客需要看试戴效果时,不取出项链,而是站在橱窗前适当位置处,橱窗上就会照出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的样子。在表示项链与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举一反三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m B.4.6m C.2.5 m D.2.1m【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方,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请在图中画出被测者的左眼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举一反三5】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象如图3所示。(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9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举一反三6】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的电子钟的时间如图所示,那么此时实际时间为:________。【举一反三7】小明用正方形纸箱、黑白方格纸、平面镜等器材制成如图所示的“储币魔箱”。“魔箱”中平面镜使箱子底面的黑白方格纸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恰好在箱子的 (选填“背面”或“顶部”);观察口面向同学,将纸币从“魔箱”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这是因为光具有 的性质。【题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典型例题】当图甲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举一反三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而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一种抬头显示器。抬头显示器水平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显示的像。如图司机看到了数字,则在相同角度,司机看到水平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形应是( )A.B.C.D.【举一反三2】小明通过一块直立在面前的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如图所示,则该车牌号为(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举一反三3】魔术师将一个只有一面开口的“储币魔箱”面向观众,将纸币从箱子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如图是“储币魔箱”的原理图,平面镜与盒子的底部成45°放置,箱子的侧面各有一半被镜子遮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B.箱子底面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恰好在平面镜的顶部C.若平面镜靠近底部方格,方格的像将变大D.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举一反三4】(1)如图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减小。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当玻璃罩中没有空气,即成为真空状态时,就 。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小明在进行光现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发现:将一个物体放在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间时,可以在平面镜中看到多个相同的像。他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如图2所示,观察像的个数。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举一反三5】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面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 。【举一反三6】客厅墙壁上挂着电子时钟,在时钟下面光滑的地砖上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光在地砖上发生了 反射。此时的真实时间是 。【题型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典型例题】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路口的反光镜C.海市蜃楼D.影子的形成【举一反三1】小明站在竖直平面镜前检查口罩的配戴是否规范,下列关于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小明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会变小D.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举一反三2】《资治通鉴》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A.B.C.D.【举一反三3】小明站在竖直平面镜前检查口罩的配戴是否规范,下列关于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小明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会变小D.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举一反三4】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水中倒影”、“海市蜃楼”、“毕业合影”等现象或应用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举一反三5】平板玻璃、光滑的金属表面都可以看做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举一反三6】平板玻璃、光滑的金属表面都可以看做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举一反三7】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水中倒影”、“海市蜃楼”、“毕业合影”等现象或应用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题型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举一反三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则小明在右侧观察时( )A.甲图中能看到像B.乙图中能看到像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举一反三2】图甲是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驾驶员视野的正前方(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相比夜晚,白天光照充足时,HUD成像更清晰C.驾驶员看到的像过高,可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进行调节D.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有重影,这主要是挡风玻璃较厚导致的【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为一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平面镜)的情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人”变胖了B.人打了领带C.“扫把”正过来了D.镜中的像是实像【举一反三4】在表演“手掌不怕火烧”的魔术时,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把玻璃板和蜡烛按如图所示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 成像原理。(2)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 (填“会”或“不会”)被烧痛。(3)该魔术在较 (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举一反三5】盛夏时节,天河口湿地公园芳草姜姜,风景如画。小华在游玩时看见河面上方一只白鹭正展翅高飞,如图所示,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水深1m,当白鹭离水面1.5m时,水中的“白鹭”距离水面 m。【举一反三6】在表演“手掌不怕火烧”的魔术时,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把玻璃板和蜡烛按如图所示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 成像原理。(2)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 (填“会”或“不会”)被烧痛。(3)该魔术在较 (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举一反三7】峒峒的身高165cm,站在竖直高度为1.5m的平面镜前2m处,则平面镜中的像高 m,像与他相距 m。【题型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典型例题】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使像更清晰B.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将会变大D.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将蜡烛B点燃后进行实验D.改变蜡烛A位置多次实验,主要是使结论更准确【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应将茶色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记下两个棋子的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玻璃板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2)如图,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B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4)为了便于观察,此实验的周围环境最好能 (选填“暗一点”或“亮一点”),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和A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 。(5)下列做法不会改变像的位置旳是________。A.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B.小明换个角度观察C.将玻璃板以AC边为轴向后转一定角度 D.玻璃板沿着AB边向后倾斜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题型梳理(参考答案)【题型1】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典型例题】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m B.4.6m C.2.5 m D.2.1m【答案】B【解析】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被测者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4m=2.1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m+2.1m=4.6m。【举一反三1】如图甲所示,演讲者在录制节目时,经常会使用一种叫做提词器的工具。如图乙所示,提词器主要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相当于平面镜)组成。由高亮度显示器显示文稿内容,演讲者面对提词器,就可以通过镀膜玻璃看到文稿内容了。提词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若演讲者看到正前方呈现的内容是“”,则显示器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 )A. B. C. D.【答案】D【解析】若演讲者看到正前方呈现的内容是“”,箭头离平面镜较远,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且平面镜是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因而则显示器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箭头离平面镜较远,即,故选D。【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商店的橱窗里,用透明支架摆放着项链,顾客需要看试戴效果时,不取出项链,而是站在橱窗前适当位置处,橱窗上就会照出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的样子。在表示项链与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B、橱窗上就会照出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的样子,人和项链的像应该在镜面的两侧,不能在同一侧,故A、B错误;CD、项链的像应该在镜面的背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m B.4.6m C.2.5 m D.2.1m【答案】B【解析】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被测者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4m=2.1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m+2.1m=4.6m。【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方,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请在图中画出被测者的左眼通过平面镜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答案】4.6;节约空间;见解答图。【解析】(1)如图,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0.4m=2.1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1m+2.5m=4.6m。(2)使用平面镜可以增大视野空间,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3)根据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由A向平面镜作垂线并延长,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找到A点的像A′点,连接眼睛和像点A′,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AO即入射光线,O到眼睛为反射光线。如图。【举一反三5】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象如图3所示。(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9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答案】(1)D (2)虚 45° 靠近 (3)厚度 (4)紫 60%【解析】(1)AB、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B不正确;C、单向玻璃的透过的光也是具有可逆性的,只不过玻璃上镀了一层膜,导致亮的一面有强烈的反射光,所以只能单向透光,故C不正确;D、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不应开灯,故D正确;(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物体与像相互垂直,成虚像,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想要使成像向下运动,物体应靠近挡风玻璃;(3)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4)过量的紫外线会对身体皮肤造成伤害,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由题意可知:“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根据图像,当车外光照度为90Lx时,透明度约为60%。【举一反三6】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挂的电子钟的时间如图所示,那么此时实际时间为:________。【答案】【解析】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51”与“12: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12:05。【举一反三7】小明用正方形纸箱、黑白方格纸、平面镜等器材制成如图所示的“储币魔箱”。“魔箱”中平面镜使箱子底面的黑白方格纸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恰好在箱子的 (选填“背面”或“顶部”);观察口面向同学,将纸币从“魔箱”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这是因为光具有 的性质。【答案】背面 沿直线传播【解析】从甲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像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乙图中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甲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是向下,且与箱底的夹角为45°,使得箱底成像在竖直方向,看上去是完整的箱子,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背面。观察口面向同学,将纸币从“魔箱”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这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题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典型例题】当图甲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平面镜中的像看起来与演员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故选B。【举一反三1】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而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一种抬头显示器。抬头显示器水平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显示的像。如图司机看到了数字,则在相同角度,司机看到水平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形应是( )A.B.C.D.【答案】B【解析】水平显示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某时,司机看到了数字9,则水平显示面上显示的图形应是。2对应的数字是5,故只有B正确,ACD错误。【举一反三2】小明通过一块直立在面前的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如图所示,则该车牌号为( )A.F62065 B.F65092 C.F92092 D.F92065【答案】D【解析】某同学通过一块平面镜观察到身后的某车牌为,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车牌号为:F92065,故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3】魔术师将一个只有一面开口的“储币魔箱”面向观众,将纸币从箱子顶部的投币口放入,结果纸币竟不翼而飞。如图是“储币魔箱”的原理图,平面镜与盒子的底部成45°放置,箱子的侧面各有一半被镜子遮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B.箱子底面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恰好在平面镜的顶部C.若平面镜靠近底部方格,方格的像将变大D.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答案】D【解析】魔箱中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魔箱内平面镜是倾斜的,底部所成的像不一定在平面镜的顶部,故B错误;若平面镜靠近底部方格,方格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观众看不见纸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举一反三4】(1)如图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减小。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当玻璃罩中没有空气,即成为真空状态时,就 。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小明在进行光现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发现:将一个物体放在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间时,可以在平面镜中看到多个相同的像。他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如图2所示,观察像的个数。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答案】(1)没有铃声传出 真空不能传声 (2)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与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是否有关【解析】(1)随着空气被抽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空气被抽空后,即真空状态时,就没有铃声传出了,据此得出的结论是: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改变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发现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也发生了变化,探究的科学问题: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与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是否有关。【举一反三5】墙上竖直悬挂着一面时钟,桌面上水平放置一块平面镜,时钟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现在的实际时间是 。【答案】9点10分【解析】因题意中是水平的平面镜、竖直的钟,如图所示,分析可得:实际时间是9点10分。【举一反三6】客厅墙壁上挂着电子时钟,在时钟下面光滑的地砖上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光在地砖上发生了 反射。此时的真实时间是 。【答案】镜面 15:02【解析】时钟下面的地砖比较光滑,光在地砖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12:05与15:02成轴对称,所以它的实际时间应是15:02。【题型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典型例题】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路口的反光镜C.海市蜃楼D.影子的形成【答案】B【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路口的反光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举一反三1】小明站在竖直平面镜前检查口罩的配戴是否规范,下列关于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小明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会变小D.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答案】D【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故AB错误:平面镜成的虚像始终和物体等大,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小明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所以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故D正确。【举一反三2】《资治通鉴》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A.B.C.D.【答案】B【解析】铜镜成像的原理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AD是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A、D不符合题意;B.蜡烛在镜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故故B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举一反三3】小明站在竖直平面镜前检查口罩的配戴是否规范,下列关于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C.小明远离平面镜时所成的像也会变小D.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答案】D【解析】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虚像,故AB错误:平面镜成的虚像始终和物体等大,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小明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所以小明面镜时,像也面镜,故D正确。【举一反三4】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水中倒影”、“海市蜃楼”、“毕业合影”等现象或应用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不变 水中倒影【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虚像;毕业合影是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举一反三5】平板玻璃、光滑的金属表面都可以看做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答案】光的反射 镜面。【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非常集中,炫目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举一反三6】平板玻璃、光滑的金属表面都可以看做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强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答案】光的反射 镜面。【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一些建筑物外部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非常集中,炫目的光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举一反三7】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水中倒影”、“海市蜃楼”、“毕业合影”等现象或应用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不变 水中倒影【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面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虚像;毕业合影是凸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题型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答案】C【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故A、B错误;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小猫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C。【举一反三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置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则小明在右侧观察时( )A.甲图中能看到像B.乙图中能看到像C.甲、乙两图中均能看到像D.甲、乙两图中均看不到像【答案】A【解析】在图甲处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后面,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在图甲处放置木板对看到虚像不产生影响,所以能在甲处看到像;由图乙可知,木板放置在平面镜前面,挡住了反射光线,所以在图乙处放置木板不能看到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举一反三2】图甲是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搭载的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驾驶员视野的正前方(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相比夜晚,白天光照充足时,HUD成像更清晰C.驾驶员看到的像过高,可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进行调节D.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有重影,这主要是挡风玻璃较厚导致的【答案】D【解析】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在白天,车外的环境光较强,透过光线较多,反射光线较少,成像相对晚上要暗一些,故B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想要使成像向下运动,物体应靠近离挡风玻璃进行调节,故C错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所以会产生重影,故D正确。【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为一人拿着倒置的扫把照镜子(平面镜)的情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人”变胖了B.人打了领带C.“扫把”正过来了D.镜中的像是实像【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所以人不会变高,也不会变胖,扫把也没有正过来,只会是打了领带,故A、C、D不符合事实,只有B符合事实。故选B。【举一反三4】在表演“手掌不怕火烧”的魔术时,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把玻璃板和蜡烛按如图所示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 成像原理。(2)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 (填“会”或“不会”)被烧痛。(3)该魔术在较 (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答案】(1)平面镜 (2)不会 (3)暗【解析】(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的是正立的虚像,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不会被烧痛;(3)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一些,该魔术在较暗的环境中表演。【举一反三5】盛夏时节,天河口湿地公园芳草姜姜,风景如画。小华在游玩时看见河面上方一只白鹭正展翅高飞,如图所示,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水深1m,当白鹭离水面1.5m时,水中的“白鹭”距离水面 m。【答案】运动 不变 1.5【解析】一只白鹭正展翅高飞(即白鹭远离水面),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水中的“白鹭”(像)会向下远离水面,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与像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故白鹭是运动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白鹭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中的“白鹭”距离水面的距离,即为1.5m。【举一反三6】在表演“手掌不怕火烧”的魔术时,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把玻璃板和蜡烛按如图所示竖立放在水平桌面上。(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 成像原理。(2)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 (填“会”或“不会”)被烧痛。(3)该魔术在较 (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答案】(1)平面镜 (2)不会 (3)暗【解析】(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的是正立的虚像,放在蜡烛B上的手掌不会被烧痛;(3)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一些,该魔术在较暗的环境中表演。【举一反三7】峒峒的身高165cm,站在竖直高度为1.5m的平面镜前2m处,则平面镜中的像高 m,像与他相距 m。【答案】1.65 4【解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峒峒同学身高165cm,所以像高165cm=1.65m。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峒峒和像之间的距离是4m。【题型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典型例题】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使像更清晰B.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将会变大D.将光屏放到蜡烛B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答案】B【解析】A、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D、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C.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将蜡烛B点燃后进行实验D.改变蜡烛A位置多次实验,主要是使结论更准确【答案】D【解析】A、玻璃板中成的虚像,用光屏承接不到虚像,故A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成像的大小和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无关,与放的位置无关,故B错误;C、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故C错误;D、改变蜡烛A位置多次实验,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使结论更准确,故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应将茶色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将另一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记下两个棋子的位置,两个位置之间的连线与玻璃板 。【答案】竖直 棋子A的像 垂直【解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前面蜡烛的像与后面的蜡烛就无法重合了;一边移动棋子B,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A、B两个棋子完全相同,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棋子B的作用是替代棋子A,与棋子A的像比较大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是垂直的。【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2)如图,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B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4)为了便于观察,此实验的周围环境最好能 (选填“暗一点”或“亮一点”),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和A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 。(5)下列做法不会改变像的位置旳是________。A.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B.小明换个角度观察C.将玻璃板以AC边为轴向后转一定角度 D.玻璃板沿着AB边向后倾斜【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2)不点燃 完全重合 (3)不能 虚(4)暗一点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 (5)B【解析】(1)玻璃板能成像又能透光,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的蜡烛B,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前面蜡烛A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若蜡烛B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2)镜子后面的蜡烛B不点燃,如果点燃,镜子后面太亮,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将另一个蜡烛B在玻璃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使用了等效替代法。(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点燃蜡烛,烛焰的像在明亮的环境中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所成的像在暗一点的环境中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即没有与桌面垂直,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能与蜡烛B重合。(5)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根据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换个角度去观察,蜡烛A相对于镜面的位置未发生变化,像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B符合题意;将玻璃板以AC边为轴向后转一定角度,蜡烛A相对于镜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像的位置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玻璃板沿着AB边向后倾斜,由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所成的像会在原来像的下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