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综合复习一、课标要求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要点: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汽船、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等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学习提示: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学习要点: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感悟马恩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以及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的战斗精神。学习提示: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二、单元解构工人运动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程:矛 工业资产阶级盾 工业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1765年19世纪18世纪后期1825年1848年1864年1785年19世纪中期1871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投入使用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共产党宣言》出版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拓展到法、美、德等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时代”来临“铁路时代”开始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工业革命拓展到法、美、德等国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革命兴起、发展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与发展三、任务分解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工业革命成果,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感悟其精神品质。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单元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3任务4列举巴黎公社运动史实,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四、知识梳理凯伊和他的飞梭织布机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成果时间: ; 影响:飞梭的发明,织布速度提高,使织布的原料棉纱发生紧缺。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着人们去寻求更快的纺纱方法。 时间: ; 发明者: ; 背景:国内外市场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增长; 影响:“ ”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19世纪30年代, 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1765年任务一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工业革命成果,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33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蒸汽机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2)使 成为主要生产、生活能源之一;(3)使制度最终确立;(4)推动 革命。蒸汽煤炭现代工厂交通运输四、知识梳理史蒂芬森的蒸汽机车在大机器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工业革命成果时间: ; 设计者:英国人 ; 意义:标志着 的开始。 影响: (1)为社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 使 和 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 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确立:19世纪,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制度最终确立;特点: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生产资料集中使用;机器生产、规模化生产,有严密的生产组织流程;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资本家的监督管理之下,保证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开拓了产品销售的渠道;有利于科学管理、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 的形成。1825年斯蒂芬森任务一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工业革命成果,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铁路时代生产市场现代工厂工业城市铁路时代现代工厂制度四、知识梳理任务一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工业革命成果,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影响 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 ,人类进入“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 社会的重要变革,使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3)工业革命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 奠定物质基础;(4) 制度建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5)使 进程加快;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6)引发了 的变革,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影响城市的发展;方便了物品的传递和信息交流。社会生产力水平蒸汽时代现代工业封建主义现代工厂城市化交通四、知识梳理任务一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和现代工厂制度等工业革命成果,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影响 对亚非拉国家或地区 (1)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 的过程,使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客观上将西方的工业文明带到 国家和地区,使这些国家缓慢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对中国 (1)消极: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 ;(2)客观:①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开展洋务运动;②西方机器大生产方式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出现了近代民族企业。殖民地半殖民地亚非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知识梳理重点解读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威廉和玛丽加冕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 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 不断扩大, 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劳动力: 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 发展;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资金支持:英国通过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君主立宪制18世纪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国内外市场手工工场圈地运动中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转化为雇佣工人圈地运动牛顿经典力学 手工工场自然科学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扩张四、知识梳理任务二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其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四、知识梳理《共产党宣言》任务二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时间1848年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 社会所取代;(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 的作用;(3)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非常革命暴力意义(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四、知识梳理《共产党宣言》任务二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组成部分意义(3)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传播,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 的精神财富。全人类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 ”。目标: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 斗争。第一国际经济四、知识梳理任务二 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4)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5)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科学理论历史意义四、知识梳理任务三 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感悟其精神品质。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国 市。马克思博士毕业后,在 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查封报纸,马克思转赴巴黎;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恩格斯在思想、事业、经济上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在伦敦正式出版。1849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在伦敦写出 等著作;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 理论。《莱茵报》(1842-484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莱茵报》《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特里尔《资本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四、知识梳理任务三 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感悟其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精神:牺牲个人利益,奉献社会,励志为人类谋幸福的远大抱负,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精神。品质:(1)刻苦钻研,不懈追求,致力于攀登科学高峰;(2)精心研究,严谨治学,力求思想不断深化;(3)审时度势,勇于更新,及时调整战略方针;(4)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新情况、提出新创见。四、知识梳理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条件: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条件:欧洲 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理论条件: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 。工业革命卢德运动欧文想象中的新和谐公社恩格斯走访工人区工业革命三大工人运动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努力四、知识梳理任务四 列举巴黎公社运动史实,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社成员英勇就义直接原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爆发时间: 年3月18日。地位:世界上第一个 政权;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结果:5月28日, 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巴黎公社失败。资产阶级1871无产阶级四、知识梳理任务四 列举巴黎公社运动史实,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巴黎的共和党人和社会主义者组成了他们自己的革命政府——所谓巴黎公社与凡尔赛的国民议会相对抗。国民议会于是召回国家军队攻打巴黎。在两个月的交战之后公社被镇压了,国民议会的权威在全法国得到了承认。上万的巴黎工人被维持“秩序和安全” 的部队残酷地杀害了。工人阶级受到威吓;农民和资产阶级得胜了。巴黎不再可怕了。——《世界史》客观原因:反动力量强大,未取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法国资产阶级力量强大,敌我力量悬殊)根本原因: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五、单元导图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和铁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矛 盾推 动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六、巩固训练1.(成都中考)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中,工厂主设置“茶歇时间”让工人进行片刻休息,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人喝到加糖的茶后能迅速补充体力,这样就可以将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更多。“茶歇时间”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贫富差距的增大 B.时间观念的淡漠C.资产阶级的贪婪 D.平等思想的普及C【解析】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中,工厂主设置“茶歇时间”让工人进行片刻的休息,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人喝到加糖的茶后能迅速补充体力,这样就可以将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更多。“茶歇时间”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贪婪,为了延长工作时间,资产阶级不择手段,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真题模拟六、巩固训练2.(四川中考)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 )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化工行业迅速崛起,城市工业污染日益加剧,工厂排污与居民生活安宁、地产业主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令,故C正确;重化工业蓬勃兴起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都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故A、D错误;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综上故选C。真题模拟六、巩固训练3.(云南中考)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C.《国际歌》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A【解析】A.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A;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歌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出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CD。真题模拟六、巩固训练4.(攀枝花中考)下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对①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A.生产方式产生垄断组织 B.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发明火车,铁路时代开始 D.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C符合①时段的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生产方式产生垄断组织。AB属于②时段的描述;第三次工业革命时间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广泛应用,D属于③时段的描述。综上故选C。真题模拟5. (重庆中考节选)材料: 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解析】本题为综合能力考察题,考查学生读题及归纳概况的能力,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带来了的环境污染的知识点。学生需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经过分析概括,形成书面语言,此类试题可以多进行练习,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答题能力。【答案】大气污染:水污染:公共卫生问题真题模拟六、巩固训练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