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新课导入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尝试屡屡失败……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希望,旧的路走不通,就要寻找新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学习目标1.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共一大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运用史料分析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共一大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国际:五四运动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由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通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国内: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马克思主义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中国大地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是?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李大钊在中国首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全国各地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19年9月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1)背景: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①帮助工人组织工会;②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③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这些做法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2)方式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组织工会工人补习学校工人识字班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广泛建立①1920年夏,共产国际(外部条件)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②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陈独秀:《每周评论》,1919年1月材料研读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共产国际2.外部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国际的帮助3.成立条件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标志: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时间:1921年7月23日5.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代 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主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确定党的领导机构1、新文化运动的旗手;2、五四运动的领导人;3、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Q: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9.意义: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领导核心:新的奋斗目标: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 项目 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怎样的伟大意义?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20世纪2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结构示意图中共一大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考:中共一大的革命纲领是否找对了敌人、朋友?三. 中共二大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 地点代表 陈独秀、王尽美、李达等共12人出席;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 主要 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上海英租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更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三. 中共二大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红船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最低纲领: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2年7月上海实现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封建反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实事求是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研读课本探讨: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区别?三. 中共二大四.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领导机构:1.背景 :3.概况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了解工人群众生活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四.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4.高潮:1922年初—1923年春 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5.顶峰:京汉铁路大罢工时间:口号:意义:结果:1923年2月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二七惨案)。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河南郑州二七纪念馆“二七惨案”林祥谦四.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相关史事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林祥谦被捕。刽子手将他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命令,遭到林祥谦言辞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声喝道:“到底下不下上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最后,林祥谦英勇就义。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认识: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4.教训:课堂小结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内容:党名、党纲、中心工作、领导机构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1922年7月地点:上海内容:最终奋斗目标、最低纲领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中国共产党诞生随堂训练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广元某校决定排演一出有关中共一大的话剧。剧本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A.确立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B.决定与国民党开展第一次合作C.选举董必武为中央局书记 D.决议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 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 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 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AA3.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A.天津 B.重庆 C.上海 D.北京4.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5.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领导组织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CAA随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