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前770—前476东周春秋前475—前221战国西周商夏前770—前221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素养目标1.通过分析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重要战役;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3.通过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秦国都江堰修建的功能和意义,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思考: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明显。一、战国七雄对比两幅图,思考: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还发生了哪些变化?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姜姓吕氏)(田氏)《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一、战国七雄1、阅读书本P33第一段找出战国七雄。2、阅读书本P34第一段找出三场著名战役。1、阅读书本P33第一段找出战国七雄。2、阅读书本P34第一段找出三场著名战役。齐、楚、燕、韩、赵、魏、秦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韩魏赵燕楚齐秦战国形势图春秋时期:各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战国时期:“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史记》一、战国七雄相比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战争呈现出哪些特征?③战争惨烈、残酷时期 战役 参战兵力 时间 交战区域春秋 城濮之战 楚军约4万 晋军约3万 一天 城濮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一年 邯郸、桂陵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不祥 今郯城、莘县、大名、鄄城、范县、濮县等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三年 长平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①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②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加速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材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4.战争特点:战国著名战役一、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齐 PK 魏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秦 PK 赵围魏救赵减灶计纸上谈兵5.著名战役:一、战国七雄材料一如果你是诸侯国统治者,怎么才能在群雄逐鹿中,保持不败呢?一、战国七雄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列国变法成效最大1、阅读书本P35第二第三段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目的、支持者、实施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鞅(1)时间:(3)支持者:(4)实施者:(2)目的:富国强兵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最深利于新兴地主掌权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利于发展生产和商品流通提高军队战斗力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十年 “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百年 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百三十年 “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阿旁宫赋》①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②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研读下列史料和图片,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二 商鞅变法思考:商鞅最终车裂而死,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说你的理由。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二 商鞅变法思考:商鞅最终车裂而死,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说你的理由。答:成功了,商鞅虽死,但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衡量变法是否成功的标准?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启示: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三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根据书本36页,找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农业 ① 的使用日趋普遍②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③各国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 。手工业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商业 日益发达, 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 ,出现 。三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阅读课文36页,找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农业 ① 的使用日趋普遍② 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③各国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 。手工业 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商业 日益发达, 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 ,出现 。铁器牛耕秦国都江堰分工商业货币流通大工商业主中心城市修建时间 修建者 修建地点功能 影响 兴修水利:秦国都江堰(yàn)公元前256年李冰成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②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战国七雄兼并战争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抗秦各国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小结1.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县”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A.夏禹 B.商汤 C.夫差 D.商鞅D巩固练习当堂测评2.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有利于(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强军队战斗力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旧贵族特权A3.某学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该材料描述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意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