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李明向远在英国的朋友彼得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这样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李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
)
A、冬季和夏季
B、天气和降水
C、阴晴和风雨
D、降水和气温
2.亚洲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四幅图中,与我们舟山市最为接近的是


3.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在地球仪上,经线
30°,纬线0
°的地方有


A、1
B、
2
C、3
D、4
5.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6.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两个条件的有


A、西经21度,纬度0度
B、经度0度,北纬26度
C、东经165度,北纬17度
D、西经0度,南纬15度
7.“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这首中国民谣里面的西北风和东南风指的都是:


A、龙卷风 B、台风 C、飓风 D、季风
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8~9题。8.右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分布在(
)
A.北半球、南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
C.南半球、南半球
D.北半球、北半球
9.甲、乙两地的降水量较多的时候分别在(
)
A夏季、冬季
B冬季、夏季
C夏季、夏季
D冬季、冬季
10.陆地自然景观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A、气候 B、民居 C、植物 D、地形
读“图1”完成11~12题。
1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向西流动
B.由南向北流动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12.甲地的地形类型最可能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暑假,家住南京的小悦和某国网友妮可在网上聊天,妮可告诉小悦,
此时她们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学校正放寒假。完成13—14题
13.妮可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英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俄罗斯
14.妮可生活的城市有一座世界著名的建筑,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5~16题。
15.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16.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
D东高西低
18.认识自己,就应该认识到自己的


①外貌
②能力
③心理
④举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加自命不凡。”这些话共同劝告我们


A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B人不可有傲气,也不可有傲骨
C自我评价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D不客观评价自己会产生自负心理
20.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后,李克强迅速赶往震区,并作出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这是因为(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②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③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④生命是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开动脑筋想想看下面的问题谁对谁错(对的打√,错的打Χ)(本题共10分)
1.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是相等的。



2.东经180°和西经180°是不同的经线。


3. 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国界,国界是自然形成的。


4.世界陆地最低点是贝加尔湖。



5.世界上大部分人生活在高原地区。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1. 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各小题。(共11分)
中国三艘军舰2008年12月26日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国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⑴索马里自1991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沿海地区海盗活动猖獗。从图上可看出索马里位于
洲。
⑵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三亚出发到达索马里海域,途径C处为马六甲海峡,此处属于
气候。
⑶图中A为中东地区的
湾,其周围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水资源、宗教、频繁的冲突、战争使这里一直成为全世界长期关注的热点地区。其中A地的宗教主要是
,A地主要使用的语言
,A地的主要人种是
,其中西亚著名的

注入A地。这里输出的石油向东经马六甲海峡主要运往亚洲发达国家——_____________。
⑷图中B附近为
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与
海。
2.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切点上,赤道穿过A点,请写出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2分)
(2)写出B点在C点________的方向。(2分)
(3)D点所在的大洋相邻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E点所在的大洲相邻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春游日记:我们在白云湖边举行联欢活动。站在湖边望去,笔直的白云河直通大海,村庄均匀的散布在碧绿的麦田中。在镇东南面乡村路与公路交汇处有一座工厂,工厂的烟囱里不停的冒出浓浓的黑烟。(每小题2分,共8分)
(1)用“O”符号在图中相应位置上画出春游日记中描述的工厂。
(2)归纳分析该地的地势特点。
据当地人讲,历史上白云河弯弯曲曲,为了泄洪和排涝,人们把河流改造成笔直的形态。这里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据当地人讲,每到夏季,镇东南的工厂冒出的烟尘常常会飘散到白云镇,呛得人很难受。而到了冬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4.判断下图中A、B、C、D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及其所在半球和低中高纬度地区。(12分)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同时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的是____
,同时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是______
。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中纬度地区的是_____。
5.共9分。(1)下面两图分别反映的是热带和寒带地区的景观,请你选一选:图A反映的是_____地区的景观,图B反映的是_____地区的景观(填热带或寒带)。(2分) 请分别说出你判断的依据?(4分)
2)观察两图,我们可以发现两地的房子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如屋顶的坡度都很大,请问:两地的人们在造房时都选择了尖顶,目的一样吗?请说出理由。(3分)
答案:
1、(1)非
(2)热带雨林
(3)波斯
(4)苏伊士

2、(1)0o,20o
W(纬度0度,西经20度)
(2)东北
(3)亚洲
北美洲
欧洲
(4)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3、春游日记
(1)工厂画在白云镇东南部乡村路与
公路交汇处附近即可(2分)
(2)西北高,东南低(2分)
(3)夏季(2分)
(4)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意思正确即可)(2分)
4、A.170°E,10°N
B.170°W,40°N
C.10°W,10°S
D.10°E,40°S
C、D
A、B
A、C
B、D
5、本题共6分。
(1)热带、寒带。判断依据:图A热带植物,为了促进水分蒸发。图B植物针叶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答案一:目的一样。都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或气候)。
答案二:目的不一样。图A的人们生活在热带地区,那里高温多雨,造尖顶屋有利于排水;图B的人们生活在寒带地区,那里冬季漫长,并经常下雪,造尖顶屋有利于大雪的快速滑落。
(注:本题两个参考答案中学生只要写出一个即可。内容只要跟参考答案意思一样即可。请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