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 二 节 中 国 的 气 候第 1 课 时漠河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之一,冬天温度一般在-10℃到-40℃之间,极端寒冷时可达到-50℃。新课导入三亚三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冬季,全年1至2月一般最冷,平均温度17-27℃,年平均气温在21-29℃之间。新课导入目 录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习目标1.【新课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2.了解中国冬季、夏季的气温特点,温度带的划分。3.了解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PART01认识等温线及阅读等温线图。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所有点气温相等。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固定的,称为“等温距”。若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高于四周,可能是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于四周,则可能是低温中心。等温线越密集,该区域温差大;等温线越稀疏,该区域温差小。认识等温线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认识等温线及阅读等温线图。依据图例,读取数值。如左图,黄色和浅绿色分界线(粉红线)是0℃等温线。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突变部分。左图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在青藏地区有较大突变。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阅读气温极端数值。如左图,海口气温高于16℃,漠河低于-28℃。阅读等温线图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候有哪两大要素。气温降水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在左图描绘出-16℃、0℃、16℃等温线,说出1月气温的分布规律。在右图找出气温低于16℃的区域,简要说明其成因。比较三亚、漠河两地气温状况,填写表格。三亚气温/℃ 漠河气温/℃ 两地温差/℃1月7月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合作探究比较我国1月、7月南北气温的差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一描绘出-16℃、0℃、16℃等温线,说出1月气温的分布规律。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活动①:描画等温线,结合课本内容说出0℃等温线与我国哪些地理事物重合。16℃16℃16℃0℃-16℃秦岭淮河秦岭秦岭是1月份0℃等温线的核心分界线,由于秦岭山脉的阻挡作用,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难以翻越山脉南下,导致山脉南北两侧气温差异明显。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秦岭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一描绘出-16℃、0℃、16℃等温线,说出1月气温的分布规律。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活动②:分析我国1月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16℃16℃16℃0℃秦岭淮河-16℃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规律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纬度因素原因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气温低于16℃的区域任务二找出气温低于16℃的区域,简要说明其成因。低于16℃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因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三比较三亚、漠河两地气温状况,填写表格。三亚气温/℃ 漠河气温/℃ 两地温差/℃1月7月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活动①:填写表格16~24℃-32~-24℃40~56℃28℃16~24℃4~1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三比较三亚、漠河两地气温状况,填写表格。三亚气温/℃ 漠河气温/℃ 两地温差/℃1月7月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活动②:根据表格的数据,分析结论16~24℃-32~-24℃40~56℃28℃16~24℃4~12℃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小。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小结我国冬季(1月)、夏季(7月)气温分布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比南方近冬季,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短。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则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中国夏季南北温差小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方的太阳高度大,单位时间接受太阳热量比北方多,但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温差不大,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找出我国的温度带。根据各地的气温状况,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从南到北中国可划分为 带、 带、带、 带、带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我国的的温度带热亚热暖温中温寒温高原气候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找出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23.5°N带与 带分界线。亚热暖温广西虽然有北回归线穿过,但没有热带。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23487569111012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温度带与地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温度带与农业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作物:水稻作物:水稻、甘蔗、油菜作物:冬小麦(可过冬)、棉花、花生作物:春小麦(不过冬)、马铃薯、甜菜、大豆作物:青稞作物:春小麦(不过冬)、马铃薯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温度带地区耕作制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漠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亚西藏东北平原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三熟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PART02在图上勾画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说出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什么地理事物。800mm400mm秦岭-淮河线mm年等降水量线800200mm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据左图比较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地年降水量的差异,描述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据左图分别指出四地平均降水量最多的3个月,简述四地降水在季节分配上的共同特征。据右图比较北京不同年份年降水量的变化,说明其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合作探究归纳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四地降水差异任务一据图比较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地年降水量的差异,描述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空间分布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因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量最多的3个月任务二据图分别指出四地平均降水量最多的3个月,简述四地降水在季节分配上的共同特征。台北:6、8、9月武汉:5、6、7月西安:7、8、9月乌鲁木齐:4、5、6月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降水季节分布特征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任务三据图比较北京不同年份年降水量的变化,说明其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特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归纳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空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年际变化大。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小结找出我国的干湿地区。我国的的干湿地区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中国划分为 、 、、 四类地区。中国 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 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东南西北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阅读中国干湿区的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你发现什么联系 800mm400mm200mm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描出中国干湿区的分界线和降水量分界线,完成下表。干湿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区 年降水量 mm以上半湿润区 年降水量 mm— mm半干旱区 年降水量 mm— mm干旱区 年降水量 mm以下800400800400200200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东北山区降水量并不比华北地区多,为什么为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是半湿润区?800mm400mm200mm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东北山区降水量并不比华北地区多,为什么为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是半湿润区?东北山地纬度高,气温低(属于中温带甚至寒温带),水分蒸发慢,蒸发量远远小于华北地区。森林茂密(如长白山的原始森林),遮挡阳光、保持空气湿润,减少水分蒸发。冬季积雪厚、积雪期长,融化慢,增加了土壤中的水分储备。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蒸发量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除了与降水量有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除了与降水量有关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湿润区蒸发量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干湿地区与植被气候干湿程度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湿润区林木繁茂,干旱区主要适合草本植物生长。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我国的降水对传统民居有什么影响?广东降水较多,传统民居多采用砖石搭建,屋顶坡度较大,结构较开敞新疆降水较少,传统民居多采用泥土构筑,屋顶坡度小,结构较为封闭东南向西北,屋顶倾斜度越来越小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堂小结气温的分布与变化中国的气候气温分布特征:冬季、夏季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区降水的分布与变化降水分布特征:时间、空间干湿地区的划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对民居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