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知人论世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他亦被现实主义称为“诗圣“。诗风——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公元712~770年诗风:沉郁顿挫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沉郁:思想内容。“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本来约好与友人一同登高,但友人有事没有来,他只好独自一人前往。登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类型,常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解题登高登上高处所见——写景所感——情感——抒情品所见1、杜甫登高望远,见何景?请找出绘景的句子并且分析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找出首联的意象,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特征。品意象悟意境在一个秋风猛烈、天空高远的日子里,耳边传来猿猴凄厉的叫声,水中的小洲清澈,白沙闪烁,鸟儿在空中盘旋。风、天、猿、渚、沙、鸟凄凉孤独登高(2)找出颔联的意象,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特征。品意象悟意境落木、长江渚鬓浊这凛冽的秋风,那猿猴的啼叫声声泣血,飞鸟都在寒风中盘旋。天地虽广,却无一处安稳,再看那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而下,一片、两片…… 数不清的落叶,脚下的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去,永不停歇。此情此景怎不让人心生感慨······登高知人论世悟情感王国维说《登高》一首中“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请同学们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作者的悲愁之情。沉郁顿挫颈联中的“八重悲愁”风急写出了地域的辽阔,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万里,体现出羁旅之愁;1秋天万物凋零,景象肃杀,容易引发人们的伤感之情,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时光易逝,生命短暂,是为时光之悲;2一个“常”字表明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所,这种长期的流浪生活让诗人饱受思乡之苦;3悲秋万里常作客沉郁顿挫颈联中的“八重悲愁”风急指诗人已到暮年,岁月流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充满了迟暮之叹;4诗人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多病之痛;5在重阳节这个本该家人团聚的日子里,诗人却独自登高,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更显孤独寂寞,是为孤独之愁。6多病百年独登台沉郁顿挫颈联中的“八重悲愁”风急诗人一生胸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的理想一次次破灭。在这十四个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壮志未酬,但从他的愁苦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不甘和无奈。诗人一生充满了起伏和波折。他曾经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失望。在这十四个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叹息。壮志未酬之愁:隐含在诗句背后的抱负7人生无常之愁:综合情感体现出的对命运的感慨8这句诗十四个字写出了八重悲,我们一起找找。①一悲→“万里”:诗人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②二悲→“悲秋”:秋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给人一种凄凉之感。③三悲→“作客”:客居他乡。④四悲→“常”:客居他乡时间之久,悲上加悲。⑤五悲→“百年”:一辈子,晚年。⑥六悲→“多病”:百病缠身,病痛对身体的折磨。⑦七悲→“登台”:之前说过是九月九的习俗。⑧八悲→“独”:祈求长寿的竟是孤单一人。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尾联承接颈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悲秋苦恨之情。“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正是这种“苦恨”(人生艰难)使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无奈断酒后,悲愁越发难以排遣,独自登高望远,无限悲凉之意袭上心头。渚鬓浊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指的是诗人生活的艰难、国家的动荡以及心中的怨恨。艰难苦恨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本想借酒消愁,却因为穷困潦倒和疾病缠身,不得不戒酒,这种想借酒消愁却无法实现的无奈,更增添了他的愁苦之情。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愁苦而白发苍苍的样子。满霜鬓渚鬓浊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这一联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杜甫无论个人处境多么艰难,都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的思想境界超越了一般人,不愧被称为“诗圣”。破解 “悲” 的真谛渚清沙白文人担当苍生大爱自然之悲身世之悲家国之悲主旨探讨一、悲自然飘零之秋对眼前所见苍茫辽远、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象的悲叹;二、悲个人遭际之秋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三、悲国运衰落之秋对国家现实多灾多难的忧愁,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诗中所悲,远不止季节之秋。你从诗中读出了“悲秋”的哪些含义呢?登 高写 景抒 情首联仰观 高天秋风俯察 江水洲渚颔联仰观 无边的落木俯察 不尽的江水颈联尾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苦恨霜鬓新停酒杯肃杀萧瑟韶光易逝人生迟暮孤苦之愁惹恨添愁忧国忧民伤时叹己主题归纳《登高》通过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