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教材 史料改编(2024河北保定高二月考)雅典法律规定,凡父母双方皆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时在他们的村社登记造册。登记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如果裁决候选人不是自由人,此人可向公民法庭申诉,法庭判他胜诉,便有权入籍成为公民。造册完毕之后,议事会将检查入籍名单,发现不满年龄的登记者,为其登记的村民将被处罚。这表明古希腊( )A.法律烦琐、重形式 B.社会公正平等C.保护奴隶主特权 D.注重民主程序2.(2024天津河东高二期末)庄园是中世纪欧洲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在当时的英国,庄园管理包括耕种敞田、向领主缴纳租税、解决法律纠纷等,当庄园内部出现纠纷时,由庄园法庭进行裁决。这说明庄园( )A.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B.具有基层治理功能C.加重了对农奴的剥削D.体现封闭性自给性3.(2024河南洛阳高二期末)法国大革命后,制宪议会将全国划分为近百个省份,他们希望无论居住在何处,市民都能在一天内抵达省会;自治市镇是基层的政权单位,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这反映了近代法国( )A.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B.基层治理趋于民主化C.封建制度残余被清除D.市镇经济发展速度快4.(2025山西大同高二期中)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社区多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在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等的同时,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这种治理模式的转变( )A.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稳定B.呈现出地方政治权力扩大趋势C.减少了社会资源持续投入D.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失控风险题组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5.(2025山西晋城高二期中)1911年,英国自由党制定《国民保险法》,由国家出面组织社会保障,具体操作者是各种社会团体,覆盖面很小。1946年福利覆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国民,并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英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 )A.体现了民主程度日益提高B.使国民收入逐渐趋于平衡C.说明社会团体的作用减少D.反映出国家治理能力增强6.(2025河北质检联盟高二期中)据统计,2012—2021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87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元增长到179元;月人均失业保险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人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约4000元。这反映出我国( )A.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B.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形成C.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D.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2025山东临沂高二期中)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欧洲( )A.封建庄园趋于瓦解B.自由平等思想兴起C.政府控制力的下降D.基层治理的新发展2.(2025广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19世纪初,“(英国)市政当局与其说是公共机关不如说是私人机构;与其说是对全体市民负责,不如说是对市政当局成员和荣誉市民负责;与其说是致力于提高城镇福利,不如说是致力于整合有产者利益”。这说明当时英国( )A.城市治理机制存在缺陷B.城市自治市制度出现瓦解C.民主政治发展出现倒退D.有产者掌控市政决策大权3.(2025安徽阜阳一中高二期中,P205定点)下表是21世纪初美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美国( )类型 主要职能 数量非营利组织 为社区建设争取各类经费支持 150多万个社区企业 提供融资、培训、业务支持 约2000家志愿者 为所在社区组织或公益服务的机构提供无偿志愿服务 6000多万人A.福利国家规模不断扩大B.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和C.力求降低政府基层治理成本D.社区开始参与基层自治题组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4.(2025江苏南通如皋高二期中)1782年,英国法律准许教区救济壮健的贫民而不强迫其进入济贫院。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救济对象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获得救济。该院工作繁重,待遇极差,入院者将丧失人身自由甚至政治权利,贫民往往望而却步。这种变化( )A.体现了社会救济的市场化改革B.建立了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C.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需要D.反映了英国社会基层自治特点5.(2025湖北武汉重点中学高二期中)1996年,美国通过《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协调法案》,该法案规定了接受救济金的家庭妇女必须工作,在没有合适工作时也要参加每周40小时的职业指导,否则扣除救济金。而在此之前,低收入家庭妇女在孩子成年前无须参加任何工作,也可一直领取救济金。以此可推断美国当时( )A.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救助理念有所调整C.政府加强干预经济 D.妇女地位明显下降6.(2025福建龙岩一级校联盟高二期中)有学者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提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的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政府在保障和福利开支的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带着巨大惯性向前滚动,使福利国家面临着经济与福利、负担与稳定之间的两难选择。”这表明( )A.福利政策调整应适应经济发展水平B.西方国家将放弃福利国家政策C.福利开支迅速增长导致经济危机D.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整体稳定7.(2025山西晋中部分高中高二月考)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据此可知( )时间 农村贫困人口(万人) 贫困发生率(%)1978年 77 039 97.51985年 66 101 78.31990年 65 849 73.52000年 46 224 49.82005年 28 662 30.22010年 16 567 17.22017年 3 046 3.1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B.改革开放有助于解决贫困问题C.政府不断加大对扶贫的投入D.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题组三 思维训练8.(2025湖北荆、荆、襄、宜七校高二期中)瑞典前财政部长曾用“大黄蜂”来比喻“福利国家”模式。北欧国家就像大黄蜂,其中吃福利的人口,就像大黄蜂的身体;而干活的人口,则像那又薄又小的翅膀。按照常识,大黄蜂是飞不动的,但事实正好相反。该比喻意在说明( )A.福利国家缩小了贫富差距B.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国家负担C.公平和效率之间很难兼顾D.高福利并不一定意味着低效率题组四 综合题组9.(2025山东泰安高二期中,15分,P205定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国家的社区治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把城市分成为若干小区来负责救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在政府的管理和组织下,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各国政府还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摘编自姜芃《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等 材料二 西方国家社区治理概况表时期 社区治 理主题 国家 行为 主要行 动主体 指导思想19世纪 末到 1930年 社区睦 邻运动 基本 没有 社区组织 古典自 由主义大萧条 时期到 二战前 社区 救助 有限 介入 美国:国家 救济 英国:社会 自助 美国:凯恩 斯主义 英国:自由 主义二战后到 20世纪 70年代 社区 发展 积极 干预 国家+社区 发展公司 凯恩斯主义20世纪 80年代 以来 社区 复兴 弱化 非政府 组织+国家 新自由主义——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以英美国家的百年实践为例》(1)据材料一,概述西方社区功能的演变历程。(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西方国家在社区治理中角色的转变进行阐释。(12分)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D 2.B 3.B 4.A 5.D 6.A1.D 据材料可知,雅典法律规定,公民在登记造册加入村社时,需要有一系列的流程,并对入籍人员的身份进行检查,说明古希腊注重民主程序,D项正确。2.B 根据材料可知,庄园不仅管理经济事务(如耕种和缴税),还通过庄园法庭解决法律纠纷,这表明庄园作为西欧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具有基层治理的功能,B项正确。3.B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这反映出基层治理趋于民主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议会是权力中心,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后,封建制度残余仍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市镇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4.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社区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作用,而非地方政治权力扩大,排除B项;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增加而非减少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等社会资源的投入,排除C项;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能够降低而非增加中央政府财政失控风险,排除D项。5.D 根据材料可知,1946年即二战后,英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由社会团体具体操作到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一切责任,惠及全体国民,说明国家治理能力增强,D项正确。6.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等显著提高,说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A项正确。能力提升练1.D 2.A 3.C 4.C 5.B 6.A 7.B 8.D1.D 根据材料可知,南安普顿商人行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规定了贸易垄断权、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商人行会制定规章进行自我管理,这反映了当时欧洲在基层治理方面有了新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封建庄园的相关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商人行会的规章制定和管理,而非自由平等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控制力的变化情况,排除C项。2.A 3.C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利用一些非营利组织、社区企业和志愿者来协助社区治理,这节省了政府的基层治理成本,C项正确。4.C 1834年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济贫法(修正案)》规定救济对象必须进入济贫院才能获得救济,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救济的市场化改革,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建立起包含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B项;材料所述不属于社会基层自治,排除D项。5.B 材料表明《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协调法案》要求接受救济金的家庭妇女必须工作或参加职业指导,这说明美国政府对救助政策进行了调整,强调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反映了救助理念的转变,即从单纯的经济援助转向鼓励自力更生和就业,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救助理念的调整,不代表社会矛盾激化,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调整救助政策,鼓励家庭妇女就业,无法体现妇女地位明显下降,排除D项。6.A 据材料可知,社会保障和福利增长幅度超过经济增长幅度,使政府负担加重,经济是福利的基础,福利开支过重会让财政失衡,所以福利政策调整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平衡经济和福利,避免政府财政压力过大,A项正确。西方国家是在对福利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放弃”福利国家政策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福利开支增长加重了政府负担,并未涉及福利开支与经济危机产生的关系,排除C项;福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整体稳定,排除D项。7.B 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均大幅下降,这说明改革开放有助于解决贫困问题,B项正确。表格仅展示了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的变化,并未涉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排除A项;表格中并未涉及政府扶贫投入的情况,排除C项;贫困人口减少意味着部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并不能直接反映所有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升,排除D项。8.D 联想思维就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它们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材料主要涉及福利国家中福利人口、干活人口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而非贫富差距,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在高福利之下,经济仍可以保持高效运转,而不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国家负担,排除B项。9.答案 (1)工业革命后,社区作为救济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3分)(2)西方国家在社区治理中从最初的基本无干预到有限介入,再到积极干预,最终转向弱化。(2分)19世纪末至1930年间,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这一时期,国家对社区事务采取放任态度,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人自由。社会治理主要由社区组织自主进行,指导思想是古典自由主义。(2分)大萧条时期至二战前,为解决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西方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新时代。国家开始有限介入社区事务,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调节经济和缓解社会问题。(2分)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黄金时期,为国家介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国家的介入变得更加积极,国家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参与规划和决策过程,推动社区全面发展,形成了国家与社区发展公司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局面。(2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刺激经济发展,国家的角色逐渐弱化,非政府组织成为主要的行动主体,原本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交给市场和社会,鼓励社区自治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指导思想转向新自由主义。(2分)社区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在工业化、战争和经济危机等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也发生相应变化。(2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工业革命后”“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阶段概述。(2)根据表格中划分的四个时间阶段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在社区治理中的行为变化、变化原因、指导思想等角度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